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广义词:朝鲜族刀舞
剑舞相关词:朝鲜族舞蹈

十二律

shih êrh lü

音乐理论。中国明代朱载堉首创的乐律学名词,用以规定十二平均率中各律管长度的一套精密的比例数。从黄钟律标准音算起,按照一定的生律法,在一个八度之内连续产生十一律,使每相邻两律之间都成半音,称为十二律。在文献中最早记载,见于「国语‧国语下」周景王二十三年(西元前522)伶卅鸠论乐。十二律的名称由低到高依序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朱载堉用开方的方法来计算律管的长度,使十二律间的音程达到严格的均匀性,得出了精密程度达到二十五位数的数据,发表在其着作「律学新说」(1584作序)中,成为人类文化史上最早出现的十二平均律数学理论。〔参考《中国音乐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


广义词:乐律学名词
相关词: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十二马

shin êrh ma

歌舞名。傣族民间歌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州潞西、盈江、梁河等县傣族聚居区。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由六男六女腰间繫一竹篾和彩纸扎成的纸马道具,一手拿扇子,一手拉马绳,跑<半脚尖碎颠步>出场。队形有<两排走>、<穿花>、<绕∞字>等变换。内容一般唱十二个月的劳动生产或表现青年男女途中相遇的情景,也有表现傣族民间传说的。如演民间传说《帕罕的故事》时,除十二个骑马者外,还有一个王子骑着金戛拉(神鸟)和一个鬼出场。开场和结尾时,须演唱傣族山歌「喊麻」和十二马调「喊马西双」。用傣族弦乐锭(形似板胡)等伴奏,段落间用鼓、锣、钹、马铃等

打击乐间奏。

广义词:傣族民间歌舞
相关词:喊麻、喊马西双

十六天魔舞

shin liu t’ien mo wu

舞名。元代宫廷着名队舞。是具有浓郁佛教色彩的女子群舞。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十分迷恋此舞。《元史‧顺帝本纪》载:「时(约至正十四年、即公元1354)帝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为《十六天魔》」。该舞的服饰化妆是:「首垂髮数辫,戴象牙佛冠,身披璎珞,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裤,云肩合袖天衣,绶带,鞋袜。」舞时:「各执加巴剌般之器,内一人执铃杵奏乐」。由宫女十一人组成的伴奏乐队,其妆束打扮是:「练槌髻、勒帕、常服,或用唐帽、窄衫。」所奏的乐器有龙笛、头管、小鼓、筝、琴、琶、笙、胡琴、嚮板、拍板。舞时以长安宦官叠不花率领,在宫中做佛事时奏乐舞蹈。「宫官受秘密戒者得入,余不得予。」从各种有关记载看,这是一个作佛事的娱神之舞,同时又是十分美丽迷人的舞蹈。元人张昱的《辇下曲》诗,描写了宫中表演《十六天魔舞》的情景:「西天法曲曼声长,璎珞垂衣称艳妆。大宴殿中歌舞上,华严海会庆君王。」「西方舞女即天人,玉手悬花满把青,舞唱天魔供奏曲,君王常在月宫听。」元人张翥《张蜕庵诗集》中《宫中舞队歌词》也有「十六天魔女,分行锦绣围。千花织布障,百宝帖仙衣。回雪纷难定,行云不肯归。舞心桃转急,一一欲空飞」之句。舞者舞服十分华丽艳美。其艺术性和审美价值都比较高,已从娱神的殿堂,走进宫宴前,并迅速传至民间。以致宫廷不得不发出禁令;「今后不拣甚么人,《十六天魔》休唱者,杂剧里休做者,休吹弹者。如有违反,要罪过者。」(《元典章‧刑部》)这也从侧面反映此舞在民间盛

行的情况。

十部伎

shih pu chi

制度名。唐太宗贞观十一年至十六年(西元637~西元642)删除九部伎之礼毕;改清商伎为清乐伎,增添新创之燕乐伎和高昌伎,併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龟兹伎、疏勒伎、康国伎、安国伎等合称十部伎。〔参考《旧唐书‧音乐志》〕。

十部乐

shih pu yüeh

制度名。〔见十部伎〕。

三分损益法

san fen sün i fa

音乐理论。按振动体的长度来进行的律学计算方法,也是中国古代生律的方法,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所用的「定律法」和阿拉伯人所用的「量音学」,在数理上是相通的,近现代统称为「五度相生法」。三分损益法是根据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包含「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三分损一是将原有长度作三等分而减去一分生得的长度,三分益一是将原有长度作三等分而增添其一分生得的长度,两种方法交替运用、连续运用,各音律因此辗转相生。中国史书上最早记载见于《管子‧地员篇》和《吕氏春秋‧季夏记》、《音律

篇》〔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