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文明

wên ming

舞名。唐朝(西元618~西元907)礼仪舞蹈;宗庙乐舞之一。唐永贞元年(西元805),有关单位建议:德宗(西元780~西元804)庙乐请奏《文明》之舞。其乐章系由尚书左丞平章事郑余庆撰写。〔参考《旧唐书‧音乐一》、《唐会要‧卷三十三》〕


文殊奴(生年不详)

wên shu nu

人名。元惠帝(13331368)宫人,与三圣奴、妙乐奴同以善舞《十六天魔舞》受到惠宗的宠爱,经常赏赐丰厚的礼物。明周宪王朱有炖的「元宫词」描述最为详尽:「按舞婵娟十六人,内园乐部每承恩。缠头例是宫中赏,妙乐文殊锦最新。队里唯夸三圣女,清歌妙舞世间无。御前供奉蒙深宠,赐得西洋照夜珠。」〔参考《元史‧顺帝本纪》〕。


文康伎

wên k’ang chi

舞名。文康系东晋成帝(西元326~西元342)明穆皇后兄长庾亮(西元?~西元340)之谥号。庾亮的家伎为了悼念他,创作一首演述其故事的假面舞,故以《文康》名之。其乐器有笛、笙、箫、箎、铃槃、鞞、腰鼓等,乐工多至二十二人。隋初为七部伎之一部,炀帝大业(西元605
~西元618
)中,将之置于九部伎的最后一部,改名「礼毕」。〔参考《晋书‧庾亮传》〕。

相关词:假面舞

文康乐

wen k’ang yüeh

舞名。隋代宫廷用于宴享典礼的《七部乐》之一,名《礼毕》。是隋《七部伎》、《九部伎》的最后一部。本出自晋太尉庾亮家。亮卒,其伎追思亮,因假为其面。执翳以舞,象其容。《隋书‧音乐志》载:「文康伎有行曲《单交路》、舞曲《散花》,乐工二十二人,用笛、笙、箫、箎、铃、槃、鞞、腰鼓等演奏」。《文康伎》从公元340年起,历经东晋、南北朝、隋、唐、至唐贞观十一年(西元637)才从宫廷燕乐中废除。学者研究认为河南郑县出土的南北朝画像砖中,前舞老者似为庾亮形象。

广义词:七部乐
相关词:单交路、散花

文舞

wen wu

舞名。古雅乐舞蹈之一种。周初六代舞中的《云门》、《大咸》、《大韶》、《大夏》等四部乐舞属文舞类。后世宫廷雅乐舞也循例分为文舞、武舞,所谓「以文得之者必先乎文,以武得之者必先乎武」。(见陈晹《乐书‧乐舞》)。根据帝王的文治武功,祭以文舞或武舞。「文舞则夏翟苇籥,所以昭其德也」,「谦功揖让,所以着其仁也」(朱载堉:《乐律全书‧论舞学不可废》上)因文舞舞者手执籥翟作舞,故亦称《籥翟舞》。

同义词:籥翟舞

文德之舞

wên tê chih wu

舞名。宋朝(西元960~1279)、明朝(1368~1644)及清朝(1644~1911)之礼仪舞蹈。属文舞。宋建国后,于建隆元年(西元960)二月,翰林学士窦俨上言:改后周(西元951~西元960)文舞《崇德之舞》为《文德之舞》奏于朝廷礼仪及郊庙祭祀。高宗(1127~1162)南渡后,曾以《文德之舞》祭南郊。明洪武元年(1368)制定乐舞;凡祭太社、太稷、太庙、昊天上帝、历代帝王及朝日等祭祀之终献礼时,奏《文德之舞》。清朝时,《文德之舞》奏于祭祀之亚献及终献礼。〔参考《宋史‧乐一,乐五》、《明史‧乐一》、《清史稿‧乐八》、《玉海‧乐舞》〕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