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êrh t’ung kan sêng yüeh
tui

乐舞团队名。宋朝(西元960~1279)教坊小儿队舞十队之一。「儿童感圣乐队」于皇帝举行春、秋及圣节三大宴,御楼赐酺,崇德殿宴契丹使臣及上元观灯时,随小儿队舞其他九队依次表演乐舞。衣青罗生色彩,繫勒帛,总两角。﹝参考《宋史‧卷一百四十二》、《东京梦华录》﹞

广义词:乐舞团队名

儿童解红队

êrh t’ung kan hong tui

乐舞团队名。宋朝(西元960~1279)教坊小儿队舞十队之一。「儿童解红队」每于皇帝举行春、秋及圣节三大宴,御楼赐酺,崇德殿宴契丹使臣及上元观灯时,随同小儿队舞其他九队表演乐舞。衣紫绯绣襦,繫银带,冠花砌凤冠,绶带。﹝参考《宋史‧卷一百四十二》﹞

广义词:乐舞团队名

典乐

dien yüeh

职官名。一、古代掌乐舞的官员。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文献的典乐官,名字叫作虁。虁受帝舜之命担任典乐,职掌乐律,教导长子。使他们既正直又温和,宽大而能谨慎,刚强而不苛虐,不殷勤也不傲慢。学习诗歌乐舞,使社会和谐而有秩序。虁的答覆是:「啊!我重重地敲打石磐,又轻轻的敲打石磐,连各种兽类都舞蹈起来了。」二、典乐又称瞽师,瞽是盲者,中国古代多以盲人为乐官,遂成为乐官的代称。春秋时代(西元前770~西元前476)卫灵公(西元前534~西元前493)及晋平公(西元前557~西元前532)曾听琴鼓于师旷(生年不详)
及师涓(生年不详)两位盲人乐官。﹝参考《尚书‧尧典》、《史记‧卷一、卷二十四》﹞

同义词:瞽师
广义词:职官名

制氏(生卒年不详)

chih shih

人名。鲁人。善乐事。汉初聘为乐官,然制氏虽能晓雅乐声韵,仅能记其铿锵鼓舞,却不能言其义矣〔参考《汉书‧礼乐志》〕。

协律郎

hsieh lü lang

职官名。古代太常寺下设有协律郎之官职,掌管考定律吕、乐队之指挥。并担任乐人学课监试,如同今日乐团总监兼指挥。此职始设于汉朝(西元前206~西元220),该时称谓协律都尉。首任者为李延年。魏(西元220~西元265)时,由杜虁担任此职。晋朝(西元256~西元420)改称协律郎校尉。后魏(西元386~西元557)设有协律郎及协律中郎。北齐(西元550~西元577)及隋朝(西元581~西元618)时代,设协律郎二人。唐朝(西元618~西元907)承袭此制。此后历代均设有协律郎之职。至清朝(1644~1911)时,协律郎已增至五名之多,均属太常寺管辖。﹝参考《史记‧卷四十九、卷一百二十五》、《隋书‧卷二十二》、《晋书‧卷二十四》、《清史稿‧职官志》﹞

同义词:协律都尉、协律郎校尉
广义词:职官名

cho

舞名。藏族民间舞蹈。《卓》是指圆圈舞,其中又分若干不同的形式,分别称为《俗卓》、《求卓》、《卓选》等。《俗卓》流传于青海玉树藏区,通常是男女围成圆圈起舞,男子动作粗犷,穿长袖衬衫,双臂摆动幅度大,双膝颤动;女子则低头弯腰,起伏适度自然。男女对歌起舞,一般分慢板、中板、快板。开始平稳缓慢,曲调深情,舞姿矫健;中板舞姿粗犷奔放;快板飞腾激越,旋转灵活多变。多为寓情寄思、传情达意、沟通男女情感等浓厚的生活色彩为主要内容,即兴创作、临时表演,歌词中充满了对生活的赞美。《求卓》意为宗教舞,表演时间、场地、内容等受宗教的限制极严,对演员的要求也很高,只有成年男子参加,舞者声音洪亮,个头整齐,表演时舞袖宽长拓展,分慢板、快板。慢板步伐稳健缓慢,展现出庄重肃穆、古朴的气息;快板脚下顿挫有力,伸展双臂前后左右摆动,犹如雄鹰飞翔于蓝天。舞蹈及曲调的结构严谨,歌词深奥,运用大量的排比、比喻等手法,讲述佛教的教义、典故,歌颂宗教的威严和宗教人物的英明等。《卓选》是一种执鼓的舞蹈,通常称之为鼓舞,主要流行于西藏的山南、拉萨、日喀则等地,一般由若干男子执鼓而,节奏明快,舞蹈动作有〈左右旋转〉、〈跨腿跳〉、〈兔子跳〉、〈单腿跨转〉等技巧,表演无乐器伴奏,气势磅礡,厚重有力。多在隆重节庆和迎送宾客时表演。

同义词:圆圈舞
相关词:俗卓、求卓、卓选

叔孙通(生卒年不详)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