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广义词:隋唐乐舞
相关词:羌姆

金丝猴头舞

chin szǔ hou t’ou wu

舞名。羌族民间舞。流传于四川北部汶县、理县等地的羌族聚居地。由一名头戴金丝猴头帽,手持神杖、板铃、身挂鹰爪、熊掌等避邪吉祥物的大巫觋率领若干名分别敲打羊皮抓鼓和其它法器的巫觋(羌族称作:许。参与祭祀舞蹈人数以举办活动资金多少而定),进行驱鬼、逐邪、祈求保佑和悼念亡灵等活动的祭祀性舞蹈。作舞场地按祭祀内容而定。如在祭日需祭奠先人,便可在先人坟地进行。在大巫觋的带领下,以单人纵队排列,在行进中边舞蹈、边念咒语,按逆时针方向绕转坟墓后,便在墓前做模拟金丝猴和其它动物姿态的舞动,充分体现了在原始宗教中对动物图腾的崇拜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同时在整个舞蹈过程中,叙述了金丝猴对羌族所作的贡献和被崇为神灵的古老传说(远古时期,羌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和宗教经文,这些经文分别书写在一张张杨树皮上。有一年春天,先人怕经文经过冬季会潮湿受损,便拿到外面晾晒。不久一只山羊跑来,吃掉了所有的杨树皮书写的经文后便逍遥而去。日落时,先人发现遗失了所有的经文,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坐在树上的金丝猴,便把山羊如何吃掉杨树皮经文的过程告诉了先人,并带领和帮助先人去寻找山羊。经过了千辛万苦的寻找,他们终于找到了这只可恶的山羊,便剥下羊皮制成了羊皮抓鼓。后来只要先人一敲打抓鼓,抓鼓即会逐一道出杨树皮上所写的经文。所以羌族至今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用于各种祭祀、礼仪的经文都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下来。语言和经文的流传,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金丝猴,所以后来人们便把金丝猴视作可以驱邪的神灵来崇拜)。在表演这段古老传说的舞蹈之后,所有的大小巫觋,用长约二十至三十公分的铁钎,穿通两侧面颊和上肢、胸部的肌肉,以不流出鲜血和不疼痛为神灵附体、自己具有神力的象徵。然后再次舞蹈结束祭祀活动。

广义词:羌族民间舞

 

相关词:

长袖舞

ch’ang shiu wu

舞名。古代传统舞蹈。在汉画像砖中多有长袖折腰的舞蹈形象。汉赋中亦有对《长袖舞》的描绘,如张衡的《南都赋》:「修袖缭绕而满庭,罗袜蹑蹀而容与」。傅毅的《舞赋》:「罗衣从风、长袖交横」。崔骃的《七依》「表飞榖之长袖,舞细腰以抑扬」。舞袖这一古代舞姿至今仍在戏曲艺术与民间艺术中保留。

广义词:传统舞蹈
相关词:舞赋、七依

长发之舞

ch’ang fa chih wu

舞名。唐朝(西元618~西元907)礼仪舞蹈。贞观十四年(西元640)时,为「殷荐祖考、以崇功德」,特下令制定各先祖庙之乐舞。经议决皇祖弘农府君、宣简公,懿王等三庙之乐舞,均用《长发之舞》。天宝元年(西元742)有关单位建议祭德明兴圣皇帝庙用《长发之舞》,由吏侍郎李舒撰写乐章;祭懿祖光皇帝庙时亦用《长发之舞》。〔参考《旧唐书‧音乐一》、《唐会要‧卷三十三》〕


长鼓舞

chang ku wu

舞名。瑶族民间舞蹈。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广东等省的瑶族聚居区。是古老的传统活动跳盘王中的祭祀性男子舞蹈。可作为单人独舞、双人对舞和集体群舞等多种形式的鼓舞出现。长鼓的鼓身为长筒形,两端蒙皮革,以绳索固定、繫紧。鼓身中部称为鼓腰,细至可供一手握之。瑶族支系众多,因生活地域与文化氛围的差异,使舞蹈的风格、动作各有特色、不尽相同,有的表现生产劳动或造房子的动作、有的表现制造长鼓的过程,打法多种多样,有时以一手迅速挥舞长鼓,另一手随之以指尖、掌等不同部位弹敲、击打鼓面的高超技艺见长;有时以下肢动作的灵巧、高难和优美而赢得阵阵喝采。广东、连南、连山、湖南、江华,广西富川、贺县等地的主要步法有:〈跨腿转〉、〈蹲步转身〉、〈跳转击鼓〉、〈踢腿击鼓〉等;广西龙胜在步法上还特有:〈踏步击鼓〉、〈旁点步击鼓〉、〈盘脚〉、〈马步跳击鼓〉等;广西金秀的步法突出在:向左右送胯和跳起深蹲上。但各地击鼓作舞的动作中都有:矮、稳和颤动的共同特点。该鼓舞可在无其它乐器伴奏下作舞,也可有锣、鼓、芦笙等伴奏加入。

鼓舞相关词:祭祀性男子舞蹈

长鼓舞

ch’ang ku wu

舞名。又称《杖鼓舞》。属农乐舞类。朝鲜族民间舞蹈。表现朝鲜民族热爱农耕生活的思想感情。多为女性表演的单人舞蹈。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键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用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声、花样繁多的鼓点相映成。表演进入高潮时,常作连续性的行进旋转,技术高超的表演者可转几十圈之多。节奏多变,有12/818/84/4等节拍。杖鼓、即唐代盛行的《两杖鼓》。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唐人杖鼓,本谓两头皆用杖。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之,则唐之汉震第二鼓也」。朝鲜民族不仅保存这种古代乐器,并又创作发展为表演性的舞蹈形式。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朝鲜族聚居区。〔参考罗雄岩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