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锣鼓谱

lo ku p’u

乐谱。中国民间打击乐或戏曲的乐师,将各种锣点按其实际音响与节奏口头背诵,称为锣鼓经,把锣鼓经的音响、节奏、组合形式、谱式结构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便成为锣鼓谱。现行的锣鼓谱有如下四种类型:一、以汉字书写的锣鼓经谱:把锣鼓经所念的音响,用相应的同音汉字记录下来,板眼(见板眼)符号记于汉字右侧,按照旧式汉字书写格式直行书写,现代的锣鼓经谱与简谱结合,改为横式书写。二、以拉丁字母为音符的锣鼓音响总谱:吸取传统锣鼓经与现代流行的简谱的特点,将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以相应的打丁字母做为符号,代替锣鼓经谱的汉字,採用现代简谱中各种节拍符号。三、符号式的锣鼓谱:用○(武锣)、╳(小锣)、(钹)、(风锣)、◎(大锣)等符号来记谱,但无统一的规范,在现代国乐简谱记谱中常用之。四、分行式的打击乐总谱:吸取交响乐五线谱总谱的特点,将打击乐中各种乐器的演奏谱分行记录,每种乐器作为一个声部,由各声部的乐谱汇合起来构成总谱。锣鼓经的谱式如下图:〔参考《简明戏曲音乐辞典》〕

广义词:乐谱

相关词:锣鼓经、锣鼓经谱、音响总谱、锣鼓谱、打击乐总谱

p’u

舞蹈服饰。即包头之软巾,又称「幞头」。幞头有四带;二条带繫于脑后垂之,另二带反繫头上,其中一作折带,反繫头上,使令曲折附于头上。故亦称「四脚」、「软裹」、「折上巾」。幞头在汉朝(西元前206~西元220)时,即广为使用,北周(西元557~西元581)武帝(西元561~西元566)时加以改良;初期使用软帛垂脚;隋朝(西元581~西元618)时以桐木为骨架,使顶翘起。唐(西元618~西元907)时,始以罗代缯。惟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宋朝(西元9601279)时,幞头有种种不同的形式;如直脚、局脚、交脚、朝天(二脚呈上翘状)及顺风等幞头。以下各乐舞人员多着幞头;《打球乐队》、《诨臣万岁乐队》、《剑器队》、《乐音王队》、《礼乐队》等。〔参考《宋史》、《唐会要》、沈括《梦溪笔谈》〕

鉢头

po t’ou

舞名;乐曲名。〔见拔头〕


鬪角舞

tou chiao wu

舞名。水族传统民间面具舞蹈。流传于贵州省三都县水族聚居地区。水语音译为:水兜。源于水族居住地的周边其他民族均有在播种和收穫季节以真牛相鬪的习俗。其他民族鬪牛的热烈场面,促使爱怜耕牛的水族先民创造出了:以两人头戴四周围挂垂至肩部的彩绸或流苏、顶部缚牛角道具的斗笠(也可双手持牛角道具作舞)、身披彩色牛衣,各扮作一只耕牛,相互进行嬉戏、对角等模拟耕牛平日的劳动形态及「鬪牛」时两牛以角相碰撞的精彩场面。主要动作有:〈嬉戏步〉、〈鬪角步〉、〈回头步〉、〈碰角步〉、〈磨角步〉等。同时,另有男子芦笙队和盛装女子(人数均不限)围绕作舞的二牛,跳《芦笙舞》为其作陪衬。《芦笙舞》圆圈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整个舞蹈过程中,二牛可不时在舞队中穿行或与舞者逗趣,不时又回到圈中进行追逐、鬪角,使舞蹈表演气氛热烈、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和一定的戏剧色彩。该舞在近五十年来,为该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也常在其它喜庆、佳节时进行表演。多以铜鼓配合芦笙为舞蹈伴奏。1980年贵州省黔南
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根据此民间舞蹈素材编导的《鬪角舞》被收入北京电影制片场拍摄的艺术影片《奼紫嫣红》,并在出访拉丁美洲时受到热烈欢迎。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