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ch’ien tou jên

职称。﹝见内人﹞。


勇士舞

YEONGSHI WU. YAMI

舞名:勇士舞为臺湾原住民雅美族(Yami)近期编创之舞蹈。属男性青少年跳的舞蹈形式,象徵他们英勇的精神。许多动作摸拟捕鱼工作,其技巧与舞蹈结构都较传统雅美族舞蹈困难与复杂。速度变化较快,使用许多〈单足踢跳〉步法做快速大步伐的移动。舞队大部分向顺时针方向移动,然后再快速反时针方向变化移动,舞蹈的歌曲旋律与歌词受阿美族的影响很大。因此曲子旋律变化亦较传统歌曲丰富。该歌舞在全国舞蹈比赛曾多次获取冠军优等奖,是极受大家喜爱的原住民舞蹈。【参考:《全国民族舞蹈赛东区比赛影带资料等》(民国76)。】

广义词:雅美族(Yami)
近期编创之舞蹈

fêng ho

舞名。唐朝(西元618~西元907)礼仪舞蹈;郊庙乐舞之一。祭先农,奏《丰和》之舞;舞有二变。乐章三,系于显庆三年(西元658),太子洗马郭瑜撰写。〔参考《唐会要‧卷三十三》〕

转踏

chuan t’a

音乐舞蹈类型。宋朝(西元9601279)时代,一种歌舞表演形式。又称《传踏》、《缠达》。《转踏》的结构与歌舞配合形式,是以一诗一词交替出现为主体;即两首不同的曲词循环反覆。唱时伴以舞蹈。通常以一诗一词为一节,一节演一事件,也有合若干节而演唱一事,如《拂霓裳传踏》,即叙述开元(西元713~西元741)及天宝(西元742~西元755)遗事。〔参考《碧鸡漫志》、《梦梁录》〕

同义词:传踏、缠达

双人芦笙舞

shuang jên lu shêng wu

舞名。苗族传统民间男子表演性舞蹈。流传于贵州省丹寨、雷山、三都、榕江等县苗族聚居地区。是专门在年节、喜庆集会上,由技艺高超的青年男子的表演项目,也可作为竞技舞蹈参加比赛。届时由二至四名手持芦笙男子边吹奏芦笙边进行舞蹈。主要动作为:〈走矮步〉、〈蹲踢步〉、〈蹲跳步〉、〈竖蜻蜓〉、〈倒地旋转〉、〈翻滚〉,以及模拟山雀、锦鸡、水牛等飞禽走兽姿态和劳动生活中,数以百计的动态。舞蹈节奏欢快、多变,技巧性极强。舞者可同舞,也可对舞。舞蹈过程中芦笙乐曲不得间断。舞蹈者均戴锦鸡翎制成的冠帽,着苗族彩绣服装。一般没有其它乐器伴奏。

双管鼻笛

shuang kuan piti

乐器名。流行于台湾原住民的吹管乐器,由两支鼻笛组成,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由管径、长短,按孔数和距离相同的两支鼻笛并列绑扎而成。二、两支鼻笛分开吹奏,有的一管无按孔,奏筒音作为持续音,另一管有按孔,吹奏主旋律;有的两管按孔相同,吹奏同音;有的两管按孔多少各不相同,各奏各的旋律。演奏时,将两个鼻孔对着两支鼻笛的吹孔,唿气吹奏发声,在泰雅、赛夏、布农、曹、排湾等族的村社中经常演奏。〔参考《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

广义词:原住民的吹管乐器

额乎兰‧德乎兰

ê hu lan tê hu lan

舞名。颚伦春族民间舞蹈。流传于内蒙古唿伦欠尔,黑龙江的唿
玛、瑷珲、黑河等颚伦春族聚居区。《额乎兰‧德乎兰》为颚伦春语,原是该族民歌的名称,与舞蹈相结合形成的歌舞形式而得名。汉译为《篝火》,顾名思义,是围着篝火跳的一种舞蹈。颚伦春是狩猎民族,每当男子狩猎归来,妇女便将早已准备好的篝火点燃,大家围火而坐,拾柴添火,分食野味,祝贺狩猎丰收。随后众人便围着篝火拉手成圈翩翩起舞。一人领唱《额乎兰‧德乎兰》等歌曲,大家唱和而舞。主要步法是<踏步>,右脚向右迈一步,左脚随之向右脚靠拢,沿逆时针方向,踏步行进。双手按节前后上下摆动。舞至热烈时,步法由<踏步>换为<跑跳步>,上身前俯后仰,动作刚劲有力。音乐节奏为
4/4
2/4
3/8
6/8
拍。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