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六佾舞
变文
pien wen
唐代佛教寺院中由僧人向群众宣传佛教用的讲本,包含了散文和韵文两种形式,内容主要演译佛经故事、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演说变文的场合称为俗讲,通常由主讲和尚坐在中间,旁边有奏音乐的、帮唱的、还悬挂佛教故事图画,以辅助讲唱吸引听众。变文约产生于初唐,唐代末年流入民间,至宋真宗时禁止僧人讲唱变文,因此失传。十九世纪末在甘肃
敦煌的莫高窟藏经洞中,偶然发现大批的变文,有讲佛经的「维摩诘经变文」等,有讲佛经故事的「目莲变文」、「破魔变」等,有讲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的「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等。变文,意即把一种记载改变成另一种体裁的文字,其中并无深层的意义,「变」字仅是「改变」、「变易」的意思而已。〔参考《敦煌学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
广义词:佛教用的讲本
相关词:散文、韵文、佛经故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
惊鸿舞
ching hung wu
舞名。唐朝舞蹈。唐玄宗的宠妃梅妃善此舞。梅妃江采萍长于诗赋、善于舞蹈,开元初年,选入宫内,由于她喜爱梅花,故称梅妃。对她的舞蹈玄宗曾这样赞赏:「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在这里《惊鸿舞》是一个舞蹈名称,而在其它记载中则更多是对舞蹈姿态地形容,如《洛神赋》:「翩若惊鸿」。《乐府杂录》舞工条载:「舞者乐之容也,有大垂手、小垂手,或如惊鸿,或如飞燕」。刘禹锡的《泰娘歌》:「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蓝堂暮」句。《惊鸿舞》基本上是一个动作轻盈敏捷,模拟飞鸟翱翔的舞蹈。这种传统舞姿动作至今还保留在我国各地民间和戏曲舞蹈中,如〈双飞燕〉、〈大鹏展翅〉等。
广义词:唐朝舞蹈
讌乐
yen yüeh
乐舞种类名称。又书写为「燕乐」、「宴乐」。属仪式舞蹈。它的起源很早;一、自周朝历经汉魏至唐宋,其间二千年间,其乐曲结构、乐舞功能,均随朝代更替、帝王之喜恶,有不同的呈现。「燕乐」最早文献见于《周礼》,系指天子与诸侯宴饮时之乐舞,多为俗乐,非祭祀礼仪中所举行之「六大舞」及「六小舞」。至汉朝(西元前206~西元220)时代,宴会中宾主起舞,兼具社交礼节与娱乐功能〔见本辞典蔡邕不起舞、以舞相属、李陵起舞等则目〕。唐朝(西元618~西元907)是「讌乐」鼎盛时期,该时,藉其表演之功能性,以达成炫耀国力,敦睦邦交。二、贞观十四年(西元640)有祥瑞景云出现,张文收(?~西元670)作「景云河清歌」,名曰「讌乐」,奏之管絃,为诸乐之首。「十部乐」之第一部即是「讌乐」。「讌乐」包括四首乐舞:一、《景云乐》二、《庆善乐》三、《破乐乐》四、《承天乐》。这四首乐舞之歌颂焦点集中在唐王朝及唐太宗(西元627~西元649)。这四首乐舞也被列入「坐部伎」,其仪式性与欣赏性更形提高。大型的一百二十名舞者的《破阵乐》,也同时列入「立部伎」。「讌乐」的乐曲,形式上採用雅乐规范,乐调、乐曲均有胡乐及俗乐之成份。〔参考《周礼‧卷二十四》、《旧唐书‧音乐一》、《唐会要‧卷三十三》、《唐代音乐史的研究》〕
同义词:燕乐、宴乐、景云乐、庆善乐、破乐乐、承天乐
相关词:景云乐、庆善乐、破乐乐、承天乐
鹰舞
ying wu
舞名。哈萨克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新疆的伊犁、木垒、巴里坤等哈萨克族聚居区。通常在喜庆或亲友相聚时,表演这种自娱性舞蹈。表演者多为男子,人数不限。舞时,模拟雄鹰的展翅盘旋,或从空中俯冲直下,并有猎取狐狸和小兔的情景,充满生活情趣。舞蹈动作以模仿雄鹰的各种形态为主。舞姿中的肩、肘、腕有节奏的自然扭动,具有浓厚的哈萨克民族特色。该舞由哈萨克民间乐器冬不拉伴奏。
纛
tu
舞具。一、古代帝王乘舆上用牦牛尾或雉尾制成的饰物。二、军中或仪仗队的大旗亦称纛。三、礼仪舞蹈之领队者用之于入出场时之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