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an chao

舞名。土族民间舞蹈。流传于青海省的互助、甘肃省的天祝、永登等土族聚居区。《安昭》为土语,汉译为《圆圈舞》。据传,源于土族先民在游牧时期围着篝火跳的一种舞蹈。现每逢年节、婚嫁喜庆之日,人们欢聚于庭院或打谷场上,男女各半,围成圆圈,由一男子领唱领舞,众人随之唱和起舞。该舞没有严格的程式,当地土族,无论男女老幼几乎人人会跳。土族谚语中有:「饭可以一天不吃,歌不可一天不唱,《安昭》不可一日不跳。」舞中所唱的内容,大都为祝愿吉祥如意,人畜两旺,五谷丰收等。一曲一舞,主要乐曲有:《阿应阿拉来》、《安昭嗦啰啰》、《昭音昭》、《拉热烈》等。节奏大都为3/4
拍,也有2/4
拍。其特点是,上句为正词,下句为补词。曲调高亢、嘹亮,节奏平稳。每句末尾有一个滑音,也是舞步转圈的节奏。主要动作有:〈向前俯身双臂左右摇摆〉、〈挥臂转身退〉、〈半蹲转〉等。边歌边舞,歌声悠扬,舞步轻盈。无乐器伴奏。

同义词:圆圈舞

安国乐(伎)

an kuo yüeh(chi)

乐舞种类名称。又称「安国伎」。隋朝(西元581~西元618)「七部乐」、「九部乐」之一。唐朝(西元618~西元907)「九部乐」、「十部乐」之一。属仪式舞蹈。安国为粟特国(Sogdiana)之一部,位于今中亚Bukhara市附近。「安国乐」系经该国乐人来朝,其乐倍受皇室喜爱而着名,加之该国艺人安未弱、安马驹、安叱奴、安进贵等之技艺亦为贵族所肯定。另一说:南北朝之北魏(西元386~西元534)平北燕(西元407~西元436)时得其乐(伎)。歌曲有「附萨单时」,舞曲有「末奚」,解曲有「居和祇」。乐器有:琵琶、五絃琵琶、竖箜篌、箫、横笛、筚篥、正鼓、和鼓、铜拔、箜篌。乐工十二人,着皂丝布头巾、锦褾领、紫袖袴。舞者二人,着紫袄、白袴帑、赤皮鞋。〔参考《通典》、《旧唐书‧音乐》、《隋书》〕

同义词:安国伎

安摩

an mo

舞名;乐曲名。又名《阴阳地镇曲》。日本宫廷雅乐,左方舞乐名目之一。系由天竺传入日本。《安摩》系壹赿调,古乐、中曲,舞者二人,戴面具,右手持笏。舞乐顺序:一、<壹赿调调子‧音取>;二、<乱序>;三、<啭>,有三段,最初系无伴奏之舞蹈,第三段后半部时,始有笛及打物伴奏;四、<笏指手>有六段;五、<入手>。〔参考《舞乐图说》、《雅乐》〕

同义词:阴阳地镇曲

安乐

an yüeh

舞名。北周舞名,又名《城舞》。北周武帝宇文邕于西元576平北齐,次年为纪念他灭齐,佔领南朝长江北岸的功绩而作此舞。「行列方正,像城廓,周代谓之《城舞》,舞者八十人,刻木为面,狗喙兽耳,以金饰之。垂线为髮,画猰皮帽。舞蹈姿态,犹作羌胡状。」(《旧唐书‧音乐志》),史载宇文邕率领八万人,东西列阵二十余里,他骑着战马与几个随从在阵中来回巡行,并唿喊主帅的姓名以资鼓励。「将士感见知之恩,各思自厉。」终于取得胜利。这是一个纪功的舞蹈,象徵平齐之后永保平安,因之又名《永安乐》。从服饰、面具(狗喙兽耳),舞蹈姿态等可以看出它保留着北周鲜卑民族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游牧民族的精神风貌。唐朝时此舞属「坐部伎」。

同义词:城舞
广义词:北周舞名

成功舞

ch’êng kung wu

舞名。后晋宫廷舞蹈。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五年(西元940)作。《全五代诗》崔梲《成功舞歌》:「拨乱资英主,开基自晋阳,一戎成大业,七德焕前王,炎汉提寿远,姬周世祚长,朱干将玉戚,全蒙武功扬。」

广义词:后晋宫廷舞蹈

成均

ch’êng chün

学校名称;学派名称。一、古代中央政府所设置的大学之一,位于辟雍之南;二、董仲舒(西元前179~西元前104)认为成均系西元前11世纪之前的一种学派;三、郑玄(西元127~西元200)推论,成均是以乐()为教育手段的一种学派,成均的乐舞传统发展至周朝(西元前11世纪~西元前256)时,已成为教育主要课程之一。﹝见大司乐﹞,也是该时五学之一。﹝参考《周礼‧卷二十二》、董仲舒《春秋繁露》﹞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