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太常礼仪院

t’ai ch’ang li i yüan

机构名。元朝(1271~1368)中央机构之一。中统元年(1260)始设太常寺。至大元年(1308)将寺提升为院。至大四年(1311)后改为太常寺。延祐元年(1314)又将太常寺升为太常礼仪院。由大司徒统领,下有同知、金院、同金、院判等官职。辖有太庙署、郊祀署、社稷署及大乐署等机构。职掌大礼乐舞,祭享宗庙社稷、封赐谥号等事宜。﹝参考《元史‧卷八十八》﹞

广义词:机构名
相关词:大礼乐舞,祭享宗庙社稷、封赐谥号

太庙

t’ai miao

祭祀场所;宗庙祭祀礼仪舞蹈举行场所。太庙是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今存之太庙在北京天安门东侧。始建于永乐十九年(1421),嘉靖二十三年(1544)改建。明朝(13681644)及清朝(16441911)两代诸皇帝均在此举行祭祀祖先之礼。祭礼中有三献;初献、亚献及终献,乐六奏,舞八佾。洪武元年(1368)祭太庙初献礼,奏「寿和之曲」,《武功之舞》。亚献,奏「豫和之曲」,终献,奏「熙和之曲」,俱《文德之舞》。明初雅乐之乐舞人员,乐生仍用道童,舞生改用军民俊秀子弟。诸皇帝登基、太子大婚、摄政、凯旋献俘等大典及春、夏、秋、冬四季,均择日由皇帝亲临太庙告祭祖先。〔参考《明史‧礼五,礼七,乐一》、潘谷西等《中国建筑史》〕


太庙乐舞

t’ai miao yüeh wu

乐舞种类名称。太庙即当代皇帝供奉祖先牌位之庙宇。太庙乐舞即皇帝祭祖时所用之乐舞;亦称为宗庙乐舞。古代帝王举行祭祖礼仪所用之曲目、乐章、乐器、舞蹈名目,乐工、舞者及歌者人数等,各代均有定制,基本上均行三献礼,舞《八佾》之文舞及武舞。

同义词:宗庙乐舞
广义词:乐舞种类名称
相关词:三献礼、八佾

太乐令

t’ai yüeh ling

职官名称。大乐令即太乐署之首长。自汉朝(西元前206~西元220)设置,隋(西元581~西元618)(西元618~西元907)二代沿袭汉之旧制,设有太乐令一或二人。其职掌为国家祭祀、飨宴时乐舞安排事宜。﹝参考《后汉书‧卷二十五》、《隋书‧卷二十八》、《唐六典》﹞

广义词:职官名称
相关词:国家祭祀、飨宴时乐舞安排

太乐署

t’ai yüeh shu

机构名。自汉朝(西元前206~西元220)设置,隋唐(西元581~西元907)二朝沿袭其制度。太乐署由太常寺管辖,其属下有:大乐令、大乐丞、乐正、府、史、典事、掌固、文武二舞郎及太乐博士等九种官员。太乐署主要工作为掌理国家祭祀礼仪、飨宴乐舞事宜。每有郊祀及宗庙祭祀礼仪时,以乐悬、登歌及文武《八佾舞》供应。大宴会则安排乐舞表演。平日教授乐工及舞者音乐及舞蹈。至于府、史、典事及掌固,为太乐署行政人员。﹝参考《唐六典‧卷十四》、《新唐书‧卷九十八》、《通典‧卷二十五》﹞

广义词:机构名
相关词:八佾舞

孔丘(西元前551~西元前479

k’ung ch’iu

人名。鲁人,宋孔父嘉之后裔,字仲尼,或称尼父。为中国第一位平民教育家。所教学生有七十二贤者。学生将其平日言行的记录之,称为《论语》。其儒学思想影响中国的政治、学术思想至鉅,故世人尊称「孔子」。孔子曾随施襄学琴,造诣很深。创作「取鼠操」、「宣父操」、「龟山操」等琴曲。孔子删诗经,三百零五篇,并皆弦歌之,以求合于韶、武、雅、颂之言。孔子以乐舞作为教学的方法,以礼乐互相为用。认为乐舞可了解「一国人心之振靡,一国政治之隆污」。舞的俯仰疾徐和歌的抑扬抗坠,不独涵养性灵,而且于身体极有益。其对乐舞的影响尚经子夏的阐扬,公孙尼子着『乐记』,使之儒家精神发展臻至完备。〔参阅《礼记》、《春秋》、《孔子》〕。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