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相关词:爵弁、韦弁

皮尔

p’i êrh

舞名。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新疆的和田、洛浦、莎车、库
车、哈密等维吾尔族聚居区。《皮尔》属于萨满教的舞蹈形式。古代维吾尔族先民曾信仰萨满教,十一世纪伊斯兰化以后,宗教信仰虽已改变,但萨满教的一些风习,仍继续流传。跳神治病即是萨满教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维吾尔族称此为《皮尔》。跳神治病是在萨满
(巫师)主持下进行,巫师有男有女,人数不限。开始,巫师先默念祈祷神灵的颂词,然后一手持长约三十公分的神刀,一手持神鞭(即绳状的鼓槌),在单面皮鼓(维吾尔族称手鼓)的伴奏声中起舞。巫师边舞边跳到病人身边,挥刀耍鞭表示驱邪。随后,病人在巫师的扶助下起身,走动,这时鼓声更加激烈,巫师和鼓手还伴以歌唱或唿喊声,激励病人一起舞蹈。该舞的内容由于是治病,为此舞者的神态虔诚,整个舞蹈的气氛肃穆,充满浓郁的神秘色彩。主要动作有:〈单臂俯仰步〉、<转走步>、<晃身小跳步>等。伴奏乐器是三~十面手鼓不等,鼓手为男子(不一定是巫师)。鼓点变化丰富,节奏明快热烈,一般多为2/4拍。


皮影戏

p’i ying hsi

剧种名。一种用皮或纸制的平展玩偶演出的戏剧形式,又称「影戏」、「皮影灯」、「纸影戏」、「影子」、「照条儿」等,借助灯光把玩偶投射在半透明的布幕上,在中国传说起源于西汉,唐、宋时期已相当盛行,并流传到国外。分佈地区涵括河北、山西、黑龙江、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青海、陕西、甘肃、台湾等,遍及大江南北。玩偶的质材分为皮影和纸影两种,皮影有羊皮、牛皮、驴皮等种类,纸影是将纸裱煳三、四层,阴干后再雕刻。传统皮影玩偶高约七、八寸、现代皮影玩偶增至二尺左右,分为头、上身、两臂、两手、两腿五个部分,表演时使用三根杆子将玩偶控制住,可做出许多动作。皮影戏是一种傀儡艺术,有三种特色:一、玩偶形像是人造的,由人来操纵表演,具有傀儡艺术的特点;二、玩偶出现在布幕上是半侧面的形象,人物和景物均依附在平面的布幕上,具有平面艺术的特点;三、玩偶和景物的雕镂、色彩透明,具有透视艺术的特点。伴奏乐器有二弦、月琴、三弦、笛子、唢吶和打击乐器,幕后持玩偶表演者,身兼演唱者和演奏者,故演出人员非常精简,七、八人就可演出,舞台、道具简便灵巧携带方便,故流传久远。〔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

同义词:影戏、皮影灯、纸影戏、影子、照条儿
广义词:剧种名
相关词:羊皮、牛皮、驴皮

立部伎

li pu chi

制度名。〔详见「二部伎」〕。

伊州

i chou

舞名。唐朝大曲名。唐代有以地名为舞名的习惯。《伊州》就是以地名为乐舞名的。古伊州在今新疆的哈密一带,《伊州》是具有新疆少数民族民间乐舞风格的大曲。据宋‧李上交《近事会元》卷四载:「此舞在天宝年间(西元742755)由西凉节度使盖嘉运进献」。《教坊记》载:「每逢宫中表演时,教坊舞人只是翻来覆去地舞《伊州》、《五天》两曲」。《伊州》舞蹈技巧要求不高,一般群舞演员均可胜任。此舞一直保留到宋代,并被宋杂剧所吸收。如宋官本杂剧段数《食店伊州》、《铁指甲伊洲》等。

广义词:乐舞

伊州

i chou

乐舞名。唐代歌舞大曲。伊州即今新疆哈密,唐代属西凉府所辖。《伊州》以地名为歌舞大曲名。唐玄宗开元中期由西凉节度使盖嘉运所进(全唐诗一函七册《伊州歌第一》註)《伊州》传入宫廷后经常演出,深得皇帝的喜爱。崔令钦《教坊记》:「戏日,内伎出舞;教坊人惟得舞《伊州》、《五天》,重来叠去不离此曲。」宋王灼《碧鸡漫志》:「《伊州》见于世者凡七商曲:大石调、双调、小石调、歇指调、越调。」又说:「唐史及传载称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为名,若《凉州》、《甘州》、《伊州》之类,曲遍声繁。」可知《伊州》是多段体音乐和数首歌曲组成的音乐作品,敦煌石室遗存乐谱中有《伊州》两首。唐变文《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有:「谁家丽质好姿容,南国西施貌不及。拽紫拖绯当二八,云鬓凤髻胜三千。绿窗弦上拨《伊州》,红锦筵中歌《越调》。」〔参考郝毅《西凉乐舞史》〕


广义词:唐代歌舞大曲

伊堪舞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