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mu na chia t’i

舞名。乌兹别克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新疆的叶城、莎车等乌兹别克族聚居区。《木那加堤》原为乌兹别克族民间乐曲的名称。据宋‧陈旸《乐书》中描绘《屈柘枝舞》「帽施金铃,扑转有声」。与《木那加堤》舞时响铃声有共同之处。汉译为《铃铛舞》。舞者多为女子,单人舞形式。逢年节、喜庆聚会时均要表演。舞时,表演者的手腕、脚腕及肩部皆繫数枚铜铃。舞蹈动作中时而绕腕、挑腕,时而抖肩、跺脚,使铜铃叮噹作响,气氛非常热烈。常用步法有:<单脚移步>、<单脚跺步>和<单脚蹲步>。铜铃声与优美多变得舞姿,加以灵活眼神的运用,使该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伴奏乐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多为2/4
拍。伴奏乐器主要有:独它尔、弹布尔、手鼓等。

同义词:铃铛舞
相关词:屈柘枝舞

木脑总戈

mu nao tsung ko

舞名。景颇族民间舞蹈。也是景颇族最具群众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流传于云南省潞西、瑞丽、盈江、陇川、梁河等县景颇族聚居区。木脑为景颇支系称谓,总戈为载瓦支系称谓,近几十年,通称木脑总戈。意即聚集在同一地方跳舞。最早是为祭祀木代鬼(天神)的仪式。相传在古代,只有太阳神的子女才会跳舞,有一次,太阳公公邀请地上的万物去参加他举办的舞蹈盛会,万物派鸟雀作代表去参加,盛会结束后返回的途中,在一棵大树上憇息,树上结满了熟透的菓子,恩年念雀向大家建议:像太阳神一样,举行一次舞蹈盛会再吃菓子。大家同意,并推孔雀带头起舞。景颇先民看见了,也来参加,景颇族改天换地的英雄宁贯娃就在木转省腊崩山脚下,划了一块场地,在这里举行了第一次人间的《木脑总戈》盛会,从此景颇族也才有了《木脑总戈》。舞蹈场地中央,竖立高约二十公尺的木脑柱四棵,上绘有表示祖先迁徙路线和创世纪功绩的花纹,木脑柱中间交叉两把长刀,象徵景颇族人英勇善战、刚毅不屈。届时,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男子手拿长刀,女的手拿花环或手巾、扇子,在菫萨(祭司)带领下起舞。菫萨身穿长袍、头插羽毛、手拿长刀,踏着鼓的节奏,按木脑柱上提示的迁徙路线绕场地边歌边舞,气势壮观,队形变化有序,即使上百上千人共舞,也不会走乱。舞蹈强调整个身体的顺边前后摆动,情绪高涨时,鸣枪放炮,妇女们肩上银泡的甩动声、伴奏的木鼓声、鋩锣声、洞巴竹笛声,加上人们「窝然……窝然」的歌声,显示了对祖先的怀念与崇敬,对本民族迁徙鬪争历史的回顾与赞颂,对民族团聚的欢乐,以及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祝愿。近几十年来,景颇人逐渐去掉了其中祭祀木代鬼的内容,保留了其中民族团聚、祝愿丰收,发达兴旺的内容。并定为全民族最重大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同义词:聚集在同一地方跳舞
广义词:景颇族民间舞蹈

木鼓

mu ku

乐器名。流行于中国云南沧源、西盟佤族等地区的打击乐器,佤语称「克拉」、「库络」,用整段红毛树、红椿或花涛制成,上方挖一中空直槽,两侧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围为共鸣腔,横截面直径约五十至六十厘米,重可达一千至一千五百公斤。演奏时,两手握两头粗、中间细的鼓槌,左手执蔑片,配合敲击鼓槽两边的中间部位,常由一至四人击奏。木鼓之用途,在部落或民族间发生纠纷或宣传时,击之以传递消息;当猎手猎获虎豹鸣枪归来时,击木鼓表示敬意。平时不可随便敲击,仅逢年过节或宗教活动中用之。近年来佤族人民将木鼓加以改良,制作小型木鼓,可架于木架上用两支短棒敲击,音色清脆明亮,用于娱乐活动或歌舞表演。〔参考《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中国音乐词典》〕

同义词:克拉、库络
广义词:乐器名

木鼓舞

mu ku wu

舞名。佤族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双江、耿马、镇康等县佤族聚居区。木鼓是佤族崇拜之物,视为通天鼓、通神器,也是财富的象徵。过去每个村寨都设有专门的木鼓房,每年十二月都要制作木鼓,并视为全村寨最隆重的大事。木鼓制成后,要举行上架仪式试敲木鼓,此时全村男女老少盛装打扮,蜂拥而来,木鼓房前犹如闹市,大家围成圆圈,合着鼓点起舞。1958年前,有的佤族地区,还保留着砍头祭的原始习俗,每年春播前和秋收前都要猎头,猎到头后,在木鼓房供奉十多日,这期间要在木鼓房前跳《迎头舞》、《供头舞》、《剽牛舞》等,以此祈求五谷丰登、山寨兴旺。1958年后,取消了砍头祭这一习俗,也解除了《木鼓舞》的神秘色彩,不仅祭祀时由祭司打木鼓,平时节日集会,丰收喜庆大家都可打木鼓。人们合着木鼓声欢乐起舞,并由佤族舞蹈工作者加工改编后搬上舞台表演。他们紧紧把握木鼓响是山寨兴旺的象徵,这一主题,表现佤族山寨五谷丰登、人畜安康、兴旺发达的喜庆和欢乐。咚咚的木鼓声伴着激昂奔放粗犷的舞蹈,较好地表现阿佤山的发达兴旺和佤族的性格特徵。

同义词:佤族民间舞蹈
相关词:迎头舞、供头舞、剽牛舞

比依

pi i

舞名。柯尔克孜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新疆的阿图什
、阿合奇 、乌
恰等柯尔克孜族聚居区。《比依》为柯尔克孜语,汉译为舞蹈。每逢年节、喜庆婚礼,及人们欢聚场合,均要表演《比依》。该舞属即兴表演的自娱性舞蹈。为男子独舞。边舞边与围成圆圈的观众交流逗趣,舞到尽兴后下场,另一舞者接着上场表演,如此不断反覆,通宵达旦,尽兴方散。舞者风趣幽默的表演,不断引起围观者哄堂大笑;娴熟高超的舞技,人们赞不绝口,击掌助兴。该舞的主要动作有:<动肩>、<绕臂>、<掏手>、<动胯>等,步法以<单步>、<点步>、<行进步>为主。多在原地面向四周,或行进绕圈中表演,舞姿洒脱、舒展,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的粗犷风格。无乐器伴奏,由围观群众演唱的民歌为该舞伴唱,气氛热烈、欢快。


毛古斯

mao ku szŭ

舞名。亦称《茅谷斯》湖南省土家族传承的一种民俗祭祀活动,亦可认为是一种民间舞蹈。《毛古斯》为土家语,就是《全身长毛的祖先》之意。表演人为十几人,扮演者赤身裸体,再用一些细长麦稭作成几条草鞭子,下身用一根又长又粗的麦稭象徵男性生殖器。舞者赤足而舞,动作简单朴素。从《毛古斯》舞者的装扮来看,突出反映了土家族人祈求丰收、繁衍子孙、祛病除灾的民俗生活,亦可看作生殖崇拜的遗留。多在春节或有《摆手舞》活动时穿插演出。流行于湖南湘西古丈、龙山、永顺等土家族地区。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