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天乐署

t’ien yüeh shu

机构名。元朝(1271~1368)礼部凤仪司所属之机构。始设于至元十七年(1280)。初名为昭和署,至大四年(1311)改为天乐署。主管置有令二名,下设署丞、管勾、协音、协律等官职。管领河西乐人。﹝参考《元史‧卷八十五》﹞

同义词:昭和署
广义词:机构名

天坛

t’ien t’an

祭祀场所;郊祀时礼仪舞蹈举行场所。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场所,是坛庙祭礼中最隆重的一项礼仪。元‧成宗(12951307)即位,建天坛在大都城南七里,约即今北京天坛的位置。现在北京天坛,建筑宏伟,是明朝(13681644)重要工程之一。自永乐四年(1406)设计施工,历时十四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始行完工。天坛面积有二百七十三公顷。天坛建筑以蓝色为基调,象徵殿宇建于「天」中。天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坛及斋宫等。天坛的位置原在北京南郊,明朝嘉靖二十二年(1553)北京加筑外城,才将天坛包括在外城之内。北京天坛自1420年建成后,明清两代诸帝王,每年正月上辛日均到天坛祈年殿祭天、祈求五谷丰收,礼仪过程中依古制均在献祭时举行乐舞;洪武元年(1368)所定之乐舞曲名:迎神,奏「中和之曲」。奠玉帛,奏「肃和之曲」。奉牲,奏「凝和之曲」。初献,奏「寿和之曲」,《武功之舞》。亚献,奏「豫和之曲」,终献,奏「熙和之曲」,俱「文德之舞」。彻豆,奏「雍和之曲」。送神,奏「安和之曲」。望燎,奏「时和之曲」。遇大旱时,在此举行祈雨活动,称谓常雩。清建国之初依满族旧制,迎神祭天用《莽式舞》,旋即採用明制;初献,用《干戚舞》,亚献、终献舞《羽籥》。〔参考《明史‧礼一,乐一》、《清史稿‧礼二,乐一》、萧默《中国建筑史》〕

天灯舞

t’ien têng wu

舞名。京族民间舞蹈。流传于广西防城地区的巫头、山心、澫尾三岛上京族聚居区。亦名《跳天灯》、《烛光舞》。于京族的传统节日「哈节」的祭祀活动中表演。内容是祈求白龙镇海大王和本地的土地神保佑人寿年丰。兼有点烛成光,引领海上捕鱼亲人平安返航之意。舞者为四名桃姑(京族称谓,即女民间艺人),着紧身窄袖白色长衫礼服,顶着头灯,托着手灯表演。「头灯」是将小碗反扣在头上,碗的底部上再放一小碟,碟内置三至五支点燃的蜡烛,「手灯」是小碗中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双手各捧一盏。随着鼓的节奏和伴唱声,婆娑起舞。开始节奏缓慢,抒情柔美,而后速度逐渐加快,情绪欢快热烈。舞者一面转动手腕,一面纵横交错的变换队形,最后两手同时伸出以优美的造型静止结束。基本动作有:<绕灯花>、<圆场步>、<三角步>等。伴奏乐器有:大鼓、大锣、小鼓、小锣、钹、木鱼、竹板等打击乐。节奏中速平稳,为2/4
拍。

同义词:跳天灯、烛光舞

天鹅舞

t’ien ê wu

舞名。赫哲族民间舞蹈。流传于黑龙江省的富锦
、同江等地赫哲族聚居区。多在喜庆或捕鱼归来人们饮酒祝贺丰收时由女子表演。天鹅在赫哲族人民心目中是纯真美好的象徵。赫哲族民间传说中的天鹅,也是勇敢、善良女性的化身。《天鹅舞》的产生和流传,与赫哲族人民的信仰、传说有着密切关系。舞者人数不限,表演时,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时而模拟天鹅飞翔、跳跃、站立,时而发出模仿天鹅的嗫嗫叫声,载歌载舞,抒情优美。主要动作有:〈单飞〉、〈双飞〉、〈喝水〉、〈展翅飞〉、〈叉步〉、〈打旋>、<单腿飞>等。曲调上下两句,中速
2/4
拍。与舞蹈配合默契,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太平洋崇光百货公司

t’ai p’ing yang ch’ung kuangpai
huo

机构名。成立于民国七十六年(1987)十一月。该公司文化会馆佔地二百二十坪,有舞臺设备,适宜于小型戏剧、音乐会、舞蹈表演等活动,场地可供各界租用。地址为臺北市忠孝东路四段45号十二楼。


太平鼓

t’ai p’ing ku

舞名。民间舞蹈。也叫《单鼓》、《扇鼓》等。此舞主要特徵是手执一种有柄的单面扇形鼓,以鼓锤或鞭击之而舞。有人认为是古代《鞞扇鼓》的传承与演变。清代《听雨丛谈》一书记载了太平鼓的形制:「以驴、羊之皮冒于铁圈,作纨扇式,柄末有大圈,贯以铁环,随挝随摇,铮铮聒耳」。「小者如盘如镜,更有大如石瓮者」。在除夕、上元、燕九期间,街市上常有表演《太平鼓》的舞蹈队伍。当舞者敲击作舞时,鼓声、环声、喧笑声、哄闹声,耳为之震」。巫师所舞《太平神鼓》,其鼓式及舞法大体与民间相同,但舞技更高,有〈掬腿击鼓〉、〈旋转击鼓〉、〈吸腿跳后跪地击鼓〉及〈乌龙绞柱〉击鼓等。还有的可做出〈耍鼓〉、〈击鼓下腰〉、〈数鼓相互抛接〉等高难度技巧。

同义词:单鼓、扇鼓、鞞扇鼓
相关词:鞞扇鼓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