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广义词:唐代软舞
相关词:高唐云

可怜的秋香

k’o lien tê ch’iu hsiang

歌舞剧名。儿童歌舞。黎锦晖于1921年创作。上海国语专修学校附小歌舞部演出。黎明晖(黎锦晖之女)主演。该剧描述一个孤苦穷困的牧羊姑娘秋香的悲惨遭遇,以及富裕幸福家庭金姐银姐的欢乐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分三个场景,表现秋香的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时代。以歌队伴唱配合哑剧和舞蹈表演。黎锦辉为普及国语以白话文谱曲,曲调哀怨动人,内容深刻,情节简明,一时流传全国,广为传唱。灌制成唱片并拍摄了影片,歌舞剧本1929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发行,附有登场人物、佈景、动作表演、舞台调度的说明,极易普及,收到良好的效果。


广义词:歌舞剧名、儿童歌舞
相关词:黎锦晖

古琴

ku ch’in

乐器名。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亦称琴、七弦琴。古琴有七根弦,全身是扁长的共鸣箱,面板就是指板,琴身宽的一端为头,窄的一端为尾;琴面多用桐木、松木、杉木,背板用梓木,琴身刷漆,以黑色为主,也有红色和棕色者,琴身的漆经过百年左右开始产生断纹。其形制有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蕉叶式等,琴面外侧有十三个圆点称为徽,标示音位和泛音之用。琴的演奏方式,在敦煌壁画中,一端置于膝上,一端落在地上,如早期其它乐器一般跼坐斜放演奏。至宋代之后才平放桌上弹奏,演奏者右手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拨弦,左手以拇指、无名指按弦、拨弦打弦之外,还可左右移动改变音高,产生连贯的旋律。据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琴的构造,在琴面内侧的边上(五十点八釐米处)开有一个洞,可插入左手小指,左手拇指与无名指可在琴面上按出四、五度音高,也可进行滑奏,舞者可用此法将琴斜置胸前边舞边奏。几千年来,历代琴师对琴曲的流传和发展贡献颇丰,至今流传上百种琴谱,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敦煌学大辞典》〕

广义词:乐器名
相关词: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蕉叶式

古装新戏

ku chuang hsin hsi

剧种名。由平剧大师梅兰芳首创演出的一种以旦角着古装并以歌舞表演为主的平剧新剧目。1915年由齐如山与李释勘合作编写一齣神话故事平剧「嫦娥奔月」,梅兰芳饰剧中嫦娥,造型参照国画中古装仕女图像,并配以简单的佈景和灯光。戏中嫦娥有一套歌舞表演《花镰舞》,使当时的观众耳目一新。不久,梅兰芳及其合作者,又依据小说「红楼梦」中的章节,先后编演了「黛玉葬花」与「千金一笑」,均以歌舞并重为特色。此后,梅兰芳在他陆续编演的新戏如「天女散花」、「洛神」、「廉锦枫」以至「霸王别姬」等剧中,更进一步发展了古装新戏的艺术特色,这些剧目至今依然为梅派演员必演之拿手好戏。尔后,其他一些旦行着名演员如冯子和、欧阳予倩等,也进行过类似的改良表演。〔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

广义词:剧种名
相关词:梅兰芳

古筝

ku chêng

乐器名。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已流行于今陕西省,史称秦筝,是因其弹奏之音响效果而命名。古筝的面板由梧桐木制成弧形,音箱成长方形,底板平直,开设两个音孔,汉、晋以前为十二弦;唐、宋以后增为十三弦,明、清以来有十五弦、十六弦、二十弦等形制,近年来逐渐增至十八弦、廿一弦、廿五弦,传统筝弦为丝弦,现代筝弦改为钢丝弦及尼龙缠弦,并有机械变音装置,便于快速转调。古筝按五声音阶solladoremi定弦,如欲弹奏七声音阶的fasi两音,须由左手按筝柱的左侧弦段而得之。弹奏方法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四指拨弦发声,控制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左手用食指、中指或中指、无名指两指捺弦,控制音高和音色的变化,常用于独奏、重奏、歌唱伴奏及器乐合奏。在敦煌壁画中,从北周至元代均见古筝的图形,演奏形式为跼坐,置于腿上平放或斜放均有,近代演奏古筝置放桌上或筝架上。〔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敦煌学大辞典》〕

广义词:乐器名
相关词:秦筝

古瓢舞

ku p’iao wu

舞名。苗族传统民间自娱性舞蹈。流传于贵州省丹寨
、雷山 、三 都
、榕江等县苗族聚居地区。因以男子奏瓢琴(亦称:古瓢)伴舞而得名。苗语音译为:吼鸥琴。主要作为青年未婚男女的择偶社交性舞蹈。每逢初春至播种前和农闲时节的夜晚,未婚青年邀集一起,男子拉瓢琴在前,女子紧随其后,成一圆圈(男女分别围圈成同心圆亦可)在月下歌唱、作舞。动作随乐曲而定,时快时慢。主要动作为:〈踏脚跳〉、〈拖步〉、〈跳圆〉、〈对肩跺步〉、〈寻友〉等。女子两臂在身体前后自由摆动、两腿自然微屈富有弹性。男女舞中相遇时,踏脚、逗趣。舞蹈气氛欢快、热烈、风趣。

同义词:古瓢、吼鸥琴
古瓢相关词:吼鸥琴

右方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