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广义词:学校名称、学派名称
相关词:乐()为教育

朱载堉(15361611

chu tsai yü

人名。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曾名狂生,山阳酒狂仙客等。河南怀
庆府(沁 阳
)人。系明太祖(
13681398)第四子郑恭王厚烷之长子。学识渊博,精通乐舞和律历。凡此皆出自其父与舅祖何塘的精心培育。当郑恭王无罪被拘禁期间,载堉即搬离王府闢室而居,潜心于学术钻研长达十九年。至其父获释復爵后,始迁回王府,继续其研究工作。所着《乐律全书》,共四十七卷,是部兼论乐、舞、律、历诸学的百科全书。自1595年刻印至1606年成书,历十一年之久。晚年更辞去承袭爵位,可谓祉求学问,不恋富贵。《乐律全书》不但阐述中国的乐理和律历,并详载其发明之「平均律」,还以拟古与仿古的方式,使中国的古代舞蹈再现,更绘图谱以利学习与保存。计有《六代小舞谱》、《乡饮酒诗乐谱》、《小舞乡乐谱》、《二佾缀兆图》、《灵星小舞谱》等,无不为研究中国古代舞蹈极珍贵的史料。除《乐律全书》外,尚有其他音乐类着作如《律吕正论》、《琴谱》、《律吕类辩惑》等。〔参考《四库提要》〕。


朱离

chu li

乐舞种类名称。﹝见侏离﹞

江采苹

chiang ts’ai p’ing

人名。堂玄宗李隆基(西元712
~西元755
)嫔妃。莆田人(今福
建莆田县)。父江仲逊,世代为医。开元间(西元
713~西元741)高力士出使福建
、广东一带,选她入宫。深得玄宗之宠爱。由于采苹特别喜爱梅花,故称之梅妃。她淡妆雅服,姿态秀丽。既精通诗文,又擅于舞蹈,以《惊鸿舞》最具特色。但是自杨玉环入宫渐受宠后,玄宗对其爱也渐废弛。有次玄宗派人送一斛珍珠给梅妃,当下题诗将珍珠退还,玄宗得后怅然,乃令乐府谱新曲《一斛珠》。(这首诗曾由歌德自英译本译为德文,并发表在杂志上,是中国古诗最早译为德文的一首。)安史之乱(西元
756~西元763),长安城陷,梅妃死于乱兵之中。玄宗返长安后曾题诗于其画像上,并将其遗体改以妃礼葬之。有关梅妃的故事也成为诗人与戏曲家的重要题材,明代《惊鸿记》传奇、清代《长生殿》及今日京剧《梅妃》。其他诸多剧本皆不离《惊鸿舞》的表现。〔参考《唐语林》〕。


百戏

pai hsi

乐舞技艺总称。是一种综合音乐、舞蹈、武术、特技、幻术及说唱等多种技艺演出形式的总称。秦朝(西元前221~西元前206)称「散乐百戏」、汉朝(西元前206~西元220)称「角祇戏」或「百戏」。南北朝(西元420~西元589)称「散乐」。隋唐(西元581~西元907)时,乐舞机构中有专门从事表演「百戏」之艺人及学生。宋朝(西元960~1279)之「百戏」项目包括:蹴毬、踏蹻、藏擫、杂旋、狮子、弄鎗、铃瓶、茶盌、氊龊、碎剑、踏索、上竿、筋斗、擎戴、拗腰、透剑门、打弹丸等类。辽(西元916~1125)时有「杂戏」。元(1271~1368)之后较少使用「百戏」名称。今将其称谓「杂技」、「特技」或「技艺」。海峡两岸均在大专或职业学校设有该类科系,并组特技团巡迴世界各地演出。﹝参考《秦会要‧卷九》、《汉书‧帝纪》、《教坊记》、《宋史‧卷一百四十二》、《辽史‧卷五十四》﹞

广义词:乐舞技艺总称
相关词:散乐百戏、角祇戏、散乐

竹竿舞

chu kan wu

舞名。黎族民间舞蹈。亦称《打柴舞》、《打竹舞》。广泛流行于海南省保亭、东方、乐东等地区。多在农闲或收割季节跳,人们相约在选好的空地上摆打竿架,首先在地上平行摆两根竹竿,然后再在竿上横摆六至八根竹竿,六至八人分两边相对蹲下,手握竿端,随节拍击地、互击、分合,男女舞者随节拍在竹竿张合的空隙中上跳下踩,或边跳边转,或模仿猴子採果、抓痒。舞姿优美、节奏感强、重在合拍,稍有疏忽就易被竿子夹住。气氛欢快热烈,常用二胡、笛子、唢吶、鼓、铃等伴奏。

同义词:打柴舞、打竹舞
广义词:黎族民间舞蹈

竹竿舞

chu kan wu

舞名。布朗族支系空格人舞蹈。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布朗族聚居区。是老人死后跳的一种丧葬祭祀舞蹈。产生于佛教传入布朗族村寨前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时期,表现了布朗族古老原始的生活。竹鼠是布朗山老曼峨一带的崇拜物,他们认为竹鼠是祖先的灵魂,很早的时候,有不能打竹鼠的禁忌。后来演变为竹鼠可以打,也可以吃,但必须举行一种仪式,即每年四月和九月,人们集体去挖竹鼠,挖到后,栓在一跟竹竿上,戴上鲜花,由两人抬起,后面一人拿根竹竿不停地摇动,绕寨一周,然后抬到一人家,将竹鼠头砍下留给头人,其余砍碎分给各家,各家带回竹鼠后,要朝火塘上的三脚架拜谢三次,拜谢竹鼠带来了榖魂(谷子可穫丰收),由此演化为《竹竿舞》。内容为送死者灵魂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动作为模拟途中要经过的沟沟坎坎、荆棘丛林……等。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