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a li li

舞名。纳西族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阿哩里是虚词,一般与花华色联起来用。内含高兴、欢乐之意。临近中甸县三坝纳西族聚居区流传的民间歌舞《牙丽哩》于改编后。变成柔和抒情,节奏缓慢,以歌唱爱情生活为主的舞蹈,改编者为了表现人们喜悦之情,将某些低音区改为高音区,某些段落作了紧缩,反覆唱「哩里呀花华色」,即欢乐、喜悦、美好之意。舞步亦作相应变化。改编后的《阿哩里》,旋律流畅明快,节奏轻盈,舞蹈活泼清新,流畅易学,很快就流传开来。至今,每逢节日集会欢乐喜庆的日子,不论白天夜晚,不分室内室外,男女老少手拉着手,围成圆圈,欣然起舞。舞蹈开始,由一人领唱六小节,众人齐声接唱后四小节。舞步始终为六拍组合(个别地区也有八拍组合的),即左脚开始顺时针方向走三步(八拍组合者即走五步)后,左右腿各抬一次,抬腿时,主力腿跳离地面。舞步与乐句不完全一致,但由于舞步简单,故也不影响群众参与。舞蹈无队形变化,无复杂动作,无乐器伴奏,无特殊技巧,但因它适应了今天人们的需要,反映了人们新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极受群众欢迎。

广义词:民间舞蹈
相关词:牙丽哩

阿细跳月

a hsi t’iao yüeh

舞名。又称《跳乐》,彝语称《文斯比》。是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省路南、弥勒、邱北等县阿细人、撒尼人聚居区。因多在月光下围篝火起舞,故名。据传,古时彝族以狩猎和刀耕火种维生,为赶节令,常不等树木燃尽、炭火冷却,就堀坑播种,因地烫,劳动中不时换脚跳。又传:古时,犀牛和山羊格鬪,蹄子碰击石头出火花,森林顿时变成一片火海,阿细人都在火海里丧生,只剩下一对青年男女,他们来到被烧过的土地上整地种庄稼,因地烫,他们只好换着脚劳动,以后逐渐演变为舞蹈动作,现在跳此舞时,换脚跳后蹬两下脚,同时嘴里发出阿啧啧之声,即是烫着脚和把黏在脚底板上的炭灰抖下来。并形成了换脚跳三步蹬两下脚的五拍组合的基本舞步。早先用于谈情说爱,只在村寨公房或树林中跳,动作较少,曲调优雅,三弦也很小,后来有了发展,每逢节日集会或喜庆之时,人们都盛装聚集跳月场,热烈愉快起舞。舞时,男的身背大三弦,一人吹竹笛,女的与男的相对踏着节奏拍掌起舞。队形可为一排、两排、四排、圆圈等。高潮时,大三弦声音合着掌声、歌声、乐曲,伴以大幅度移动的队形及热情奔放的舞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同义词:跳乐、文斯比
广义词:彝族民间舞蹈

阿连

a lien

舞名。唐代健舞。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健舞曲有《稜大》、《阿连》、《柘枝》、《剑器》、《胡旋》、《胡腾》。」《阿连》健舞仅存舞名。

广义词:唐代健舞
相关词:稜大、阿连、柘枝、剑器、胡旋、胡腾

阿路嘎玛克

a lu ka ma k’ê

舞名。塔吉克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新疆的塔什库尔干一带塔吉克族聚居区。《阿路嘎玛克》为塔吉克语,汉译为《马舞》。舞者为一男子,腰繫特制的马形道具(如竹马),边歌边舞或先歌后舞。歌词内容,主要是称赞马如何善走山路,如何矫健顽强等。舞中表现马的奔跑、缓行、登峰、越涧等情节,模拟马的形态,生动逼真。主要动作有:跑、跳、闪、转等。表演时,可单人(马)或双人(马),也可配合其他歌舞形式交叉进行。该舞有专门的曲调,节奏为7/8
拍。节奏乐器有:鹰笛、手鼓、热布卜(弹拨乐器)等。

同义词:马舞

阿嘎

ê k’a

舞名。藏族民间舞蹈。《阿嘎》意为土石工程,在建造房屋时为使屋顶和地面平整,由数十人各自手持一种打夯的工具,排成横队边歌边舞边打夯,汉语习称《打阿嘎》,目的是协调劳动动作,在欢快的歌声中减轻劳动疲劳。此种舞蹈男女各站一排,右手紧握打夯工具(一种为一根长形木棒,下端套一圆形平底木砣;另一种为短柄弯形细长条平板),左手叉腰,脚步有节奏地前后踢、踏,唱到情绪激昂处,松开手中的工具,向右转一圈,再回到原处。打屋顶边沿处时,则是跪坐在沿边,边唱边打实房沿。歌曲内容多为赞美故乡、传播劳动知识等,通常以齐唱和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为主,广泛流行于西藏
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

同义词:打阿嘎
广义词:藏族民间舞蹈

阿辽

a liao

舞名。又称《阿连》,属唐代健舞类。据《教坊记》说:「凡棚车上击鼓,非《柘枝》即《阿辽破也》」。由此可知,《阿辽》的乐曲是一种鼓吹乐,《阿辽舞》的体态动姿是威武雄壮的,情绪是激昂热烈的。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