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二佾舞

êrh i wu

舞名。礼仪舞蹈。﹝见佾﹞

二部伎

êrh pu chi

制度名。唐代燕乐依其不同的表演形式分坐部伎、立部伎二部。是在九部乐、十部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确实创制时间虽不可考,然就元稹咏《立部伎》诗句「昔日高宗常立听,曲终然后临玉座。」知唐高宗李治时,已有坐、立部之分。再由二部伎的内容看,皆为歌功颂德之作。立部伎有八部:《安乐》、《太平乐》(隋唐旧乐)、《破阵乐》、《庆善乐》(唐太宗时作)、《大定乐》、《上元乐》(高宗时作)、《圣寿乐》(武后时作)和《先圣乐》(玄宗时作);坐部伎:《燕乐》(太宗时作)、《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武后时作)、《龙池乐》和《小破阵乐》(玄宗时作)。它们是依照创制时间的先后而排列,就创作时间的排比看,无论坐、立部伎最晚至李隆基朝,即可知二部伎的形成是在盛唐之际,唐太宗至唐玄宗(西元627~西元755)年间逐渐完备。二部伎的形制:坐部伎,堂上坐奏,在室内厅堂演出。规模小,表演人数少,最少只有三人,最多才有十二人。立部伎,在室外广场庭院演出。规模大,表演人数多,舞人最少有六十四人,最多可达一百八十
人。二部伎之成员隶属太常寺,平时经过严格的训练,每年要参加分级考试;十年还有一次大典校。白居易《立部伎》诗将二部伎之伎艺的分级说的很清楚;「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坐堂下立。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立部又退何所在,始就乐悬操雅音。」二部伎至德宗(西元
780~西元804)时还存在,但已不及玄宗时那么完整,乃至杂技也归于立部伎之列。〔参考《旧唐书,音乐志;职官志》、《唐会要》、《全唐诗

》〕。

相关词:坐部伎、立部伎

二部乐

êrh pu yüeh

制度名。〔详见「二部伎」〕。

二舞

êrh wu

舞名;乐曲名。日本宫廷雅乐左方舞乐名目之一。经常与《安摩》连接表演。《二舞》系杂舞,并有故事流传至今。据云:「昔龙宫有宝玉,欲取之,无其术,传闻龙女爱雀,因集鸟毛,作雀头,学鸟啭,至彼处,则开门令入于龙室,遂盗彼玉去,模此时之状,作此曲,今藏面者,摹雀象也。」《二舞》舞者二人,戴假面,右手持捊。乐舞顺序:一、〈出手〉;二、〈咏〉;三、〈啭〉;四、〈当曲〉演奏〈安摩乱声〉。〔参考《日本史‧乐志》、《乐家录

》、《舞乐图说》、《雅乐》〕

相关词:杂乐

人舞

jên wu

舞名。礼义舞蹈。明朝(13681644)朱载堉(15361611)作。周朝(西元前11世纪~西元前256)有《人舞》,属六小舞之一。周时之《人舞》舞法已不可考,据郑玄(西元127~西元200)註释:《人舞》不持任何舞具,以袖袍表现威仪。该时,亦用《人舞》祭祀宗庙及星辰。朱载堉所作之《人舞》,舞者二人并列,相距三步,四人为一基本小组,成方形。全舞有八个基本姿势,分别表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第一势:转初势,表现恻隐之仁;第二势:转半势,表现羞恶之义;第三势:转週势,表现笃实之信;第四势:转过势:表现是非之智;第五势:转留势,表现辞让之礼;第六势:伏睹势,表现尊敬于君;第七势:仰瞻势,表现爱于父;第八势:回顾势,表现和顺于夫。以上八势,经由上转、下转、内转及外转等变化,产生三十二个动作。以「立我蒸民」为其歌谱。之后,再以「日出而作」为歌谱,反覆以上三十二个动作,为六十四势。每一动作,均以二人对称方式呈现。刘凤学(1925~)于1963年,依据朱载堉《人舞》之绘图谱,重建此舞,舞者四人,成方形,採其基本姿势作抽象变化,形成一个纯以动作、时间及空间变化的抽象舞蹈。同年六月,首演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首演时所用之音乐,系古琴曲「阳关三叠」。1972年委託刘俊鸣为《人舞》配乐。1971年刘凤学在德国福克旺音乐、舞蹈、戏剧学院(FolkwangHochschule
Essen)
,用拉邦动作谱书写。﹝参考《周礼‧卷二十三》、《乐律全书》、《律吕精义》、《古今图书集成》、

刘凤学《伦理舞蹈「人舞」研究》﹞

广义词:礼义舞蹈

人芦笙舞

kê jên lu sheng wu

舞名。人民间舞蹈。流行于贵州省的黄平、凯里一带人聚居区。每当年节或时逢农历九月间的〈芦笙节〉,□人最爱跳《芦笙舞》。这种舞蹈非常丰富,形式多样。一种是表演竞赛形式,舞者多为青年男子,人数不限,模仿各种动物的型态,如猴子捉斑鸠、猫捉老鼠等。动作以腿部为主,蹲跳踢腿,屈身仰卧,倒立旋转,加之边吹芦笙边舞,具有一定的技巧。另一种为自娱形式,男女老幼均可参加。舞时,男一至数人吹芦笙在前领舞;女子舞花帕及众人在后踏节跟随起舞;或是男吹芦笙在圈内原地不舞,为舞者伴奏,众人围圆逆时针方向欢舞。这种形式,参加者众多,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到千,场面壮观,气氛热烈,每遇夜晚,圈内逐渐起篝火助兴。舞步以〈三步一踏〉为主,加以六步、二步、三步的变化。上身平

稳,双臂下垂自由摇动,舒畅自如。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