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广义词:丧葬祭祀舞蹈

竹马舞

chu ma wu

舞名。京族民间舞蹈。流传于广西的防域山区京族聚居区。亦称《火把舞》。在丧葬仪式中表演。按京族的传统习俗,母亲死后三年,后代要请师傅做斋,超度亡魂。舞者男女不拘,人数不限。表演时,舞者右手执一根一公尺多长的木棍,棍的两头扎油棉或其他可燃物品,舞时点燃,边唱边舞。主要动作是左手叉腰,右手执火棍在身边周围上下左右舞各种棍花,其中有:〈迎面花〉、〈掖花〉、〈噼花〉、〈翻花〉等。难度较大,有很高技巧。多是由主人家特请来的男女民间艺人表演。舞的过程中,腰部随之左右、前后扭动,是京族舞蹈独有的风格特点。伴奏乐器为:锣、鼓、钹等打击乐,节奏多为2/4
拍。

同义词:火把舞

竹捣筒

chu tao t’ung

流行于台湾日月潭原住民的打击乐器,原住民语称之为「塔利」,意为竹子。用带节的竹筒制作,上端有凹形缺口,长短不一音高各异,常用两个或三个一组构成同度或三度的音程关系,演奏时蹲地执筒跺地,在地上铺设专用的石板发声,主要配合杵乐或伴奏歌舞。〔参考《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

同义词:塔利
广义词:原住民的打击乐器

竹制口簧

chu chih k’ou huang

乐器名。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宁夏、陕西、广东、广西、台湾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弹拨乐器,汉族称「口弦」、「口琴」、「口弓」、「口衔子」、「竹弦」、「嘴琴」、「篾片」等,台湾原住民称「笛丢」、「哈翁哈翁」、「布鲁」。竹制口簧一般为「自簧」,即用带皮金竹削薄后,从竹片本体的中间刻制出簧舌,其音高与簧的长短、厚薄、宽窄有关。口簧的演奏方法是以左手持口簧根部,将口簧上部轻咬于上下牙齿之间,右手以手指拨动簧舌自由端,或拉动繫于右端之细线使自由端发音,有时伴以哼吟声。口簧是利用人的口腔为共鸣箱,借助口腔、唇、颊、舌的位置改变而发出基音上方的不同谐音,音色浑厚低沈。台湾原住民地区流行半管状多簧口簧,琴体有管状和半管状两种。竹质口簧的主要奏法有两种:一、拉綫鼓簧:怒、白、彝、回、原住民、羌、藏等族的单片口簧用之,拉蔑头部中间穿一小孔,奏时左手拇指、食指执拉蔑尾部,将簧舌靠近唇间,右手食指、中指缠线,拇指压住食指有节奏地拉动引线,使簧舌振动发音。二、手指弹击:此种方法为多民族採用,分食指弹、拇指弹、拇指食指交替弹、食指中指交替弹、食指中指无名指交替弹多种。口簧可用于独奏、伴奏及合奏。〔参考《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

同义词:口弦、口琴、口弓、口衔子、竹弦、嘴琴、篾片、笛丢、哈翁哈翁、布鲁
广义词:乐器名

羊皮鼓舞

yang p’i ku wu

舞名。羌族民间舞蹈。流传于四川北部汶县、理县等地的羌族聚居区。羌语音译为《布兹拉》或《莫恩达沙》(即《丧舞》)。由一至二名巫觋(羌族称作:许)主持,用于驱邪、占卜、举办男子成年礼、丧事礼仪和超渡亡灵等仪式的古老传统祭祀性舞蹈。舞蹈场地按需要而定室内或室外。开始多以单一节奏鼓点为祷词或咒语伴奏,然后,边舞边敲打羊皮抓鼓。鼓点的强弱与节奏变化,与舞蹈动作的幅度和速度相对应,同时口中唸唸有词。舞蹈中每种动作均做四方,按逆时针方向稳而下沉地旋转。动作时而缓慢、细腻,时而粗犷、豪放,气氛始终保持在庄严、肃穆之中。在二人共同作舞时,有:左右穿梭、和相对而舞的动作组合。主要步法有:〈深蹲大跳〉、〈蹲跳步晃击鼓〉、〈深蹲步击鼓〉、〈蹉步击鼓〉、〈拧身击鼓〉等。在从头到尾的舞动中,双腿始终保持着屈膝姿态和不停地颤动。作为丧事礼仪时,该舞在第二天进行。舞者缠白色大包头、在蓝色长衫外,腰繫白色百褶裙。民国二十年左右巫觋戴有彩色布条或纸条头盔、上身斜挂大马铃,其他装束与现在相同。无乐器伴奏。

同义词:布兹拉、莫恩达沙、丧舞
丧舞相关词:布兹拉、莫恩达沙

羽旄

yü mao

舞具名称。即乐舞时舞者所执的羽及旄牛尾。古代儒家舞者跳《文舞》时,舞者树雉尾于竿,执而舞之。〔参考《礼记》〕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