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pa yü wu

舞名。汉代着名舞蹈。此舞根据巴地(四川)渝水(嘉陵江)沿岸少数民族宾人的勇武精神和舞蹈素材编成,用于鼓舞兵将士气,以压倒和制服敌人。舞蹈极有特色,巴渝人勐锐善舞,早在商朝末年已为人知,曾对推翻纣王暴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华阳国志‧巴志》载:「宾民多居(渝)水左右,天性勤勇」。「锐气喜舞」,「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汉高祖招募宾人为前锋,观其作战勇勐,又善歌舞,十分喜爱,认为此即「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并将此舞归入乐府(见《汉书‧礼乐志》)。其舞蹈内容是宣扬武功威德,类属武舞。《晋书‧乐志》记载该歌舞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总四篇」因歌词难懂(疑用巴渝宾人族语编成),于魏初由王粲向巴渝首领李管(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作「李管、种玉」清酌)种玉了解歌的含意经考校后将其改为「矛渝新福歌曲」、「弩渝新福歌曲」、「安台新福歌曲」、「行辞新福歌曲」。行辞以述魏德,其表演方式为舞者皆执羽籥,或用牟弩、干(盾)、戚(斧)。《巴渝舞》下传多代,曹魏黄初三年(西元222)改其名为《昭武舞》,晋代又改称《宣武舞》(《晋书‧乐志》)唐列《巴渝舞》入「清商乐」中(《旧唐书‧音乐志》)。历代虽有更名改辞者,却始终舞相传习,不变其舞。《巴渝舞》是古代西南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舞蹈,从汉至唐流传千年,在我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另有史书称《巴渝舞》即《鞞舞》如《隋书‧音乐志》载:「《鞞舞》汉《巴渝舞》也。」《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称:「《鞞舞》梁谓之《鞞扇舞》即《巴渝》是也。」但郭茂倩据考证否定此说,认为汉魏二歌舞词各异,非一舞二名,只因梁陈时代「鞞舞前作巴渝弄」,而误认为是一合理可信。

同义词:昭武舞、宣武舞、鞞舞
相关词:鞞扇舞

巴谐

pa hsieh

舞名。藏族民间舞蹈。汉语习称《弦子舞》或《巴塘弦子》。主要流行于西藏的昌都、四川的巴塘、云南的中甸等藏语康方言地区。尤以巴塘地区的弦子最负盛名。表演时,男女各半,通常由一、二名男子操胡琴领头起舞,女子挥动长袖,由左向右围成圆圈,向顺时针方向缓缓起步。舞步有〈拖步〉、〈勾点〉、〈小撩腿〉、〈辗转〉等,手臂舒展,舞姿秀媚、抒情。曲调悠扬,歌词多为赞美家乡、歌颂爱情、祝福吉祥、嚮往美好未来等。

同义词:弦子舞、巴塘弦子
广义词:藏族民间舞蹈

手帕舞

shou p’a wu

舞名。锡伯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新疆的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聚居区。锡伯语为《丰库依玛赫欣》。通常在年节、喜庆聚会时表演自娱。男女不拘,人数不限。表演者一手或双手持手帕。舞时,由一人领舞,众人随后自由参加。手帕的舞法,主要有:绕、换、扔、甩、摆、摇等,甩帕动作又分单手甩和双手甩。舞步稳重而有力,主要步法是侧身横步、一步一跳、两步一停、三步一停、一步一转等。舞至高潮时,领舞者带领众人为围成大圆圈跺脚转胯,情绪激烈,场面壮观。该舞节奏性强,动作矫健奔放。由该民族弹拨乐器东不尔伴奏。


手鼓舞

shou ku wu

舞名。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新疆的伊犁、库车、莎车、和田
等维吾尔族聚居区。因用手鼓伴奏而得名。据传,始于「巴克西」(维吾尔语,汉译为巫师)活动。以前,巴克西为人驱邪治病,边念咒语边击鼓,环绕病人起舞。后来,手鼓逐渐使用于更多的场合,现多为民间音乐,歌舞伴奏。该舞通常由女子独舞和一名男子击鼓伴奏共同表演。舞蹈情绪热烈奔放,节奏急促,动作自由灵活。舞中的小腿步法和手势变化尤为敏捷,常用动与静、快与慢、大与小等对比鲜明的手法抒发情感。鼓手击打方法灵活,富于变化。根据舞蹈的情节,舞者的动作,採用拟声等方法击打,使鼓点节奏、声响与舞蹈融为一体。经验丰富的表演者和鼓手,动作多有灵活的即兴发挥,配合默契。舞的最后,多以高难技巧或连续多圈旋转作为结束。


文成

wên ch’êng

舞名。唐朝(西元618~西元907)礼仪舞蹈;宗庙乐舞之一。唐元和十五年(西元820)有司奏请以《文成》之舞,祭文宗庙。但,据《唐会要》载: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室酌献,奏《大成》之舞。由中书侍郎崔珙撰乐章。〔参考《旧唐书‧音乐一》、《唐会要‧卷三十三》〕


文始舞

wên shih wu

舞名。传说中此舞原为舜时代之《招舞》,于汉高祖六年(西元前201)改称《文始舞》。传说中创舞者为蘷或质。《文始舞》舞蹈空间结构为八佾,六十四名舞者。舞器为羽和籥。汉高祖(西元前206~西元前196)、汉文帝(西元前179~西元前157)及汉武帝(西元前140~西元前87)诸帝宗庙祭祀礼仪中舞《文始舞》。〔参考《汉书‧礼乐志》、《册府元龟‧掌礼部》〕

广义词:宗庙祭祀礼仪
相关词:招舞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