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shao wu

舞名;乐名。又称《酌》。属少年之文舞。《勺舞》创于周朝(西元前11世纪~西元前256)初期。《勺舞》之创作者,被认为是周公,也有另一说法,此舞系成王所作。《勺》与《酙》同义,意思是「取其善者」。因此《勺舞》被认为表现周公遵循文王,以武王为楷模,协助年幼的成王治理国家大事。周朝重视舞蹈教育,贵族子弟于十三岁时,首先学习《勺舞》及吟诗。《勺舞》的配乐用的就是《诗经‧周颂‧酌》。〔参考《礼记‧内则》、《汉书‧礼乐

志》〕

同义词:酌
广义词:少年之文舞
相关词:少年之文舞

土尔扈特舞

t’u êrh hu t’ê wu

舞名。蒙古族分支土尔扈特人的集体自娱性舞蹈。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土尔扈特人的聚居区。是当地喜庆佳节和集会时必跳的舞蹈。舞者多为青年男女,舞蹈时边歌边舞。舞蹈队形以排列在队首的领舞者决定。有:圆圈式、斜行交叉式、横排方阵式等多种变化。舞者以相互牵手、两臂左右搭肩等形式相连接。主要动作为:〈摆头〉、〈耸肩〉、〈甩臂〉、上身左右扭动等。步法以〈踢踏步〉、〈顿跺步〉、〈蹲踢步〉、〈跑跳步〉、〈慢步〉为主。舞蹈的形式和律动受俄罗斯等民间舞蹈影响。舞蹈情绪欢快、活泼而风趣,节奏从缓慢至激烈,动作幅度大。舞蹈至高潮时,伴以唿号助兴。歌词内容多以歌颂爱情和家乡为主,优美而动听。

大仁之曲

ta jên chih chü

舞名。宋朝(西元960~1279)礼仪舞蹈;宗庙乐舞之一。英宗(1064~1067)时代,以《大仁之曲》尊仁宗(1023~1063)。高宗南渡后,于绍兴十五年(1145)改以《美成之乐舞》祭仁宗庙。〔参考

《宋史‧乐一,乐五》、《玉海‧乐舞》〕

大司乐

ta szŭ yüeh

职官名。周朝(西元前11世纪~西元前256)设有大司乐之职官,隶属于执掌邦礼之春官宗伯之下。负责礼仪、音乐及舞蹈教育事宜;教授贵族子弟六大舞如:《云门‧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及《大武》。并率领贵族子弟参加各种典礼、祭祀等活动。教授贵族子弟乐德—中、和、祇、庸、孝;乐语—兴、道、讽、诵、言、语。周之后,历代乐舞事宜归太常寺掌管。如汉朝(西元前206~西元220)之太常寺设有太乐令,掌管乐舞。北宋(西元9601126)时曾设大晟府,有大司乐之职官,主领宫廷乐舞事宜。清朝(16441911)设乐部,主管为总理乐部大臣。﹝参考《周礼‧卷二十二》、《汉书》、《宋史》、《清史稿》﹞


广义词:职官名
相关词:乐德、乐语

大安之乐

ta an chih yüeh

舞名。宋朝(西元960~1279)礼仪舞蹈。用之以祭祀宁宗(1195~1224祔庙。〔参考宋史‧乐六〕、《玉海‧乐舞》〕

 

大成

ta ch’êng

舞名。唐朝(西元618~西元907)礼仪舞蹈;宗庙舞蹈之一。贞观十四年(西元640)时,议请奏《大成之舞》,祭世祖元皇帝之庙。〔参考《旧唐书‧音乐一》、《唐会要‧卷三十三》〕

大成殿雅乐舞生图

中国古代歌舞介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