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戌大定乐
舞名;乐名。武舞。唐朝(西元618~西元907)宫廷乐舞。又名《大定乐》、《八纮同轨乐》,属立部伎。唐太宗(西元627~西元649)平定辽东时所做。又一说,此舞系高宗(西元650~西元683)时所作,出自《破阵乐》。高宗于龙朔元年(西元661)三月一日,召李勣、李义府、任雅相、许敬宗、许圉师、苏定方、阿史那忠、于阗王伏阇及上官仪等,宴于城门,观看屯营新教之舞,名曰《一戌大定舞》。舞者一百四十人,披五彩文甲,持槊。该时,高宗正欲亲征辽东,故以此舞象徵用武之势。﹝参考《新唐书‧礼乐十二》、《唐会要‧卷三十三》、《通典‧卷一百四十六》﹞
同义词:大定乐
广义词:武舞
相关词:破阵乐
一曲
i ch’ü
舞名;乐曲名。日本宫廷雅乐舞乐名之一。系杂乐。舞者二人,其中一人为左方舞舞者,一人为右方舞舞者。左方舞舞者着袭装束,胸前挂一鸡娄鼓,右手执捊,左手持鼗鼓。右方舞舞者着右方袭装束,胸前挂一支壹鼓,右手执捊。舞乐顺序:一、<盘涉调调子‧音取>;二、<当曲>(《鸟向乐》);三、<重吹>重吹《鸟向乐》,舞者边击鼓,边配合笛之音头退场。〔参考《舞乐图说》、《雅乐》〕
相关词:杂乐
一鼓
i ku
舞名;乐曲名,一、日本宫廷雅乐舞乐名称之一。系杂乐,左方舞乐。舞者二人,第一人胸前挂一个壹鼓,第二人胸前一面二鼓,手持捊。舞乐顺序:一、<平调调子‧音取>;二、<当曲>(《裹头乐》);三、<重吹>,最初以太鼓,其次为三管助奏,舞者边击胸前所挂之鼓,边退场。二、据说此舞系中国古代天子祭神之舞乐,但缺少具体文献,姑存其说。〔参考《舞乐图说》、《雅乐》〕
相关词:杂乐
七夕雨
ch’i hsi yu
舞曲名,郑思森作曲,许惠美编舞,1984年由陈澄雄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和许惠美舞蹈社于台北市立社教馆首演。叙述牛郎和织女仙凡相恋的中国爱情故事。全剧分成楔子、第一幕仙女之舞、第二幕牛郎织女的故事、第三幕喜鹊舞、尾声。作曲者以大钟、钟琴与磬代表了天庭的庄严和深不可测,古筝与笙的行云流水、笛声的悠扬,交织出一幅如真似幻的仙境。乐曲中的第一主题与变奏,表现出牛郎与织女的重逢,婚后甜蜜的生活,乃至生离,牛郎奔上天庭等舞蹈段落。第二主题着重描写七姐妹的性格—稳重的大姐、活泼的二姐、温柔的三姐、俏皮的四姐、忧郁的五姐、六姐以及明亮可爱的七妹—织女。其余的舞蹈,如牛郎与老牛的对舞、村男村女的劳动群舞,七仙女下凡戏水之舞、喜鹊在天上的群舞,都赋予独立的主题。尾声摘取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加上「地老天荒情未了,人间年年七夕雨。」以女高音心酸、凄凉的独唱结束全剧。1985年由郑思森指挥录制录
音带,福茂唱片出版社出版发行。
广义词:舞曲名
相关词:仙女之舞、牛郎织女的故事、喜鹊舞、尾声
七部伎
ch’i pu chi
制度名。隋开皇(西元581~西元589)初年制订之。七部伎系国伎(西凉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等,其中唯清商伎与文康伎为中原之舞蹈,余以国名命名者,皆为外族或外国之乐舞。〔参考《隋书‧音乐志》〕
相关词:国伎(西凉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
七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