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海防

中国古代是什么时候开始海防的?
在唐朝以前的王朝还没有海防这个概念,这也是因为当时的古代王朝最主要的威胁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海上几乎没有较大的威胁。

到了唐朝时期,曾建立了一支水师部队,当时主要是为了攻打百济,当时的日本支持百济,为了削弱百济的力量,在公元663年,唐朝的水师部队曾经在朝鲜地区击败了日本水军部队,此后,唐朝在山东登州地区驻扎了一支水师部队,这也是为了防备海上敌人。
在北宋时期,辽军不但从路上进攻北宋,还组建了一支水师部队,为了抵御辽朝的水师,北宋在山东半岛设立水师防御辽军的入侵。
虽然北宋在浙江地区也建立了一支水师力量,但浙江的水师兵力远远不如山东地区的水师,这也是因为当时几乎没有从浙江入寇的敌人。
到了南宋时期,因为“背海立国”的原因,南宋开始在浙江地区大规模设立海防,当时的海上航线主要有两条,分别是:
一是抛大洋至洋山、二孤、宜山、岱山、猎港、岑江,直至定海县。此海道一也,系浙东路。二是自通、泰州南沙、北沙转入东签、料角、黄牛垛头,放洋至洋山,沿海岸南来,至青龙港;又沿海岸转徘徊头至金山,入海盐县澉浦镇黄湾头,直至临安府江岸,系浙西路。
为了抵御金朝和蒙古人的海上进攻,南宋在绍兴二年设立了“沿海制置司”,专门管理海上来袭的敌人。当时的“沿海制置司”设立了两处,分别位于福建和浙江,后来福建的“沿海制置司”遭到废置,最后只有浙江地区的“沿海制置司”保留了下来。

南宋的都城位于临安,因此南宋十分重视海防,并设立了多支水师部队,其中包括“定海水师”,这支水师部队麾下士兵超过万人,拥有数百艘战船。其他的还有“许浦水师”、“澉浦水师”、“金山水师”等等,这些水师部队的人数都超过了万人,是南宋最主要的海上防御部队。
当时的南宋因为频繁遭到入侵,因此十分重视防御,其水师部队每月都要定期进行海上巡逻,尤其是舟山地区,日夜都有水师部队进行巡逻和侦察。同时在沿海的制高点设立“烽燧”,一旦有敌情,立刻放炮或者举火,用以示警。
在南宋时期,水师部队屡立战功,在抵御金朝入侵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绍兴三十一年,金军水师想要攻打临安,结果遭到了南宋水师的顽强抵抗,一举在山东密州地区全歼了金朝水师。除了水师之外,南宋还在沿海地区设立了完整的海防体系,这也是南宋水师屡战屡胜的原因。
在元朝灭宋之后,元朝继承了宋朝强大的水师力量,获得了大量的战船,这也是元朝借此从海上进攻日本、安南等地的主要原因。
不过,元朝的海上战争大多以失败告终,因为两次“征日”失败,元朝不再主动进攻日本,反而开始担心日本从海上入寇,因此在至元十八年,元朝下令“征日”返回的军队留在沿海地区,用于充实海防。此后,元朝多次抽调军队加强海防力量。

虽然当时的日本没有能力大规模入侵,但是经常有日本商人一边做生意,一遍在沿海地区大肆劫掠,这就是早期的倭寇。在至元二十九年,曾有日本商船前往沿海地区请求互市,但这首日本商船“甲仗皆具”,元朝官员担心他们趁机生乱,因此上奏朝廷设立“督元帅府”,专门用于海防。此后多年,元朝不断加强海防力量,但是海域辽阔,难以彻底解决倭寇问题。
比如在至大元年,曾有日本商船在庆元地区大肆劫掠,当地的元朝军队难以抵挡,为此,元朝又抽调了一部分军队,专门用于加强海防。
不过,此后的元朝逐渐走向了下坡路,对国家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因此,逐渐失去了对沿海地区的控制力,倭寇问题越发严重。

后来到了明朝,海防制度更加完善,为了解决倭寇问题,明朝在浙江等地修建了大量的卫所城池,极大的壮大了海防力量。
这就是清朝以前的中国古代王朝的海防!

古代中国的海防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