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生平

我们不知道多加的身世,也许她本身就是个海员的寡妇也说不定。但从她住的两层楼的房屋,可以知道她是位有产阶级的富妇。她不但富足,而且聪慧。她知道单用金钱赒济穷人,不是持久的办法,要让寡妇们自力更生,学一门手艺,才是根本之道。因此她开办了一所妇女缝纫学校,用今天的术语来说,就是服装设计中心,解决了许多寡妇的生活问题,这真是了不起的一件事。

保罗在罗马书郑重举荐非比,而非比名字的意思是「发光的、明亮的」,正合基督徒生命的本质和特性。保罗介绍说:「她素来帮助许多人,也帮助了我。」(罗十六1-2)使徒行传提到:「保罗因许过愿,就在坚革哩剪了头髮。」(徒十八18)非比既是坚革哩教会中的女执事,保罗在那里传道时,得到非比爱心的照顾,因此这里说,她也帮助了我。保罗既然说她素来帮助许多人,她爱心的服事为众人所认同。

箴言书说:「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你那里若有现成的,不可对邻舍说:去吧,明天再来,我必给你。」(箴三27-28)又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十九17)行善的意义虽甚广泛,但简言之,就是怜贫救苦。(可十四7、提前六18)人若有行善的力量,而斤斤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是决不会行善的。但行善的人,必蒙神大大赐福报答。

多年以前,法国巴黎有一个着名的画家叫士查科。他要把一个乞丐画在一幅杰作上,正苦无适当的模特儿。一日他的画室里来了一个乞丐,这乞丐的衣服、容貌、表情,都十分适合画家心意。不料留神一看,原来这乞丐乃是他的朋友律士才,一位有名富甲天下银行家。士查科见老友如此乐意帮忙,也就不客气地挥毫绘画了。正当他聚精会神地工作的时候,忽然来了另一个朋友,这人平素乐善好施。他看到那个作模特儿的乞丐那副可怜相,便动了慈心,于是悄悄地把一枚金币放进他手中。

很希奇!那伪装乞丐的富翁,竟没有道破真相,还表示欣喜收下了。十年之后,那位乐善好施朋友,忽然接到一封奇异的信,信里夹上一张一万法郎支票。信上写着:「先生,很久以前你在士查科画室里,把一枚金元送给律士才。他为你把这枚金元作为投资本钱,今天要将你託付的资本,连同利息送回给你。」善行必得善报。

   二、患病而死

「当时,她患病而死,有人把她洗了,停在楼上。吕大原与约帕相近,门徒听见彼得在那里,就打发两个人去见他,央求他说,快到我们那里去,不要耽延。彼得就起身和他们同去,到了,便有人领他上楼,众寡妇都站在彼得旁边哭,拿多加与他们同在时,所做的里衣外衣给他看。」(徒九37-39)

疾病从那里来?虽然圣经没有很清楚的启示,但我们可以作一个合理的推想:亚当夏娃在堕落以前是没有病的,身体的疾病是罪的咒诅的一部分。雅各书说:「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雅五16)医治承接上文,是指身体疾病的医治。(当然也可以包括属灵的医治在内)可见罪与病有关。

在旧约中,耶和华特别警告以色列人说:如果他们不遵行祂的诫命,祂要刑罚他们,包括疾病在内。从根本意义来说,疾病与罪有关系,这是人从亚当承受的,以个别的情况来说:并非一切的疾病都是从罪而来,有时神要藉着疾病显出祂的荣耀,有时神用疾病来对付罪,有时神藉疾病来叫人领受更深、更高、更完全的属灵功课。

多加是位有钱的妇人,因此她可以运用自己的财富和积蓄,帮助供给有需要的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用自己的十指为穷苦的人缝制衣服,多加所缝制的衣服,代表她用实际行动,实践主对彼此相爱的教导。她以金钱和针线手艺服事基督,她那源于对主感恩的心,使她的善行既「广」且「多」,相信所有受她影响和帮助的人,都在她身上看见了耶稣的良善。

行善并非买卖,是要付出代价帮助人,而不求自己的益处的。主耶稣曾说过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讲及一个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旅客,中途遇着强盗,把他打个半死,又剥掉他的衣服,就丢下他在路旁。如果没有人及时救助他,他必将性命难保。

幸而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祭司是神的僕人,本该有很丰富之同情心。那人也许满以为这回得救了。不料那祭司却熟视无睹地从那边过去了。那祭司不是没有力量救助这个人,也不是绝对没有恻隐之心,只因顾虑自己的安全,计较自己的利害,便置别人死活于不顾。

后来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不料那利未人竟充耳不闻地从那边过去了。他也是过分重视自己的利害得失,以致见死不救。最后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经那里。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是有素仇的,那个奄奄垂毙的犹太人,对他是不会寄予什么厚望的了。不料他竟见义勇为地为那人裹创疗伤,又把他带到客店里照顾他。他行了善事。

多加虽然是这样一个好人,还是会患病,甚至会死亡。许多弟兄为她奔走,许多寡妇为她哀哭。这实在是信徒的好榜样。看起来,多加必是中年以上的女人。她患病而死,不知是甚么病。有人按着洁净的条例,将她身体洗干净了,放在楼上,吕大原与约帕相近,门徒听见彼得在那里,就打发两个人去见他,央求他快去,不要耽延。

   三、叫她起来

「彼得叫他们都出去,就跪下祷告,转身对着死人说:大比大,起来!他就睁开眼睛,见了彼得,便坐起来。彼得伸手扶她起来,叫众圣徒和寡妇进去,把多加活活的交给他们。这事传遍了约帕,就有许多人信了主。以后彼得在约帕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住了多日。」(徒九40-43)

慕迪年轻之时,曾在芝加哥忽然被人请去领一丧事聚会,赴会之人多半都未信主。慕迪想讲一篇完全合乎圣经的道理,于是就在圣经里面,去找一篇主耶稣在丧事聚会的讲词。但他找遍圣经,却未找到,因为主耶稣从未领过丧事聚会,只有解散丧事聚会,主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约五25)

「有一个管会堂的人,名叫睚鲁,来见耶稣,就俯伏在祂脚前,再三的求祂说,我的小女儿快要死了,求去按手在她身上,使她痊癒,得以活了。」(可五22-23)这个小女儿路加说是这个焦急父亲的独生女儿,(路八41-42)当然是宝贵的。他一定请过当地的名医,用过各种的良药,都不见效,而且快要死了,最后他想到主耶稣。

正因为睚鲁的信心不足,再三的求主去「按手在女儿身上」,这是他的模式,主无法行神蹟。主藉血漏妇人得医治作见证,加添睚鲁的信心,给他忍耐等候的功课。当家里的人来报信说,女儿死了,何必劳动先生呢?这时的睚鲁没有慌张,甚至一句话也没有说,更没有懊恼。

当主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和睚鲁到了他的家里时,就看见有许多人在那里乱嚷、哭泣和哀号,还有吹手,(太九23)都没有信心,主耶稣把他们都撵出去。主只带着三个门徒,与睚鲁夫妇,一同进了孩子所在的地方,七个人信心的祷告,主拉着孩子的手,并吩咐她起来,那闺女立时起来走,众人大大的惊奇!主又吩咐人给她东西喫。

彼得生平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