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人成为“最不团结的民族”的原因

在传说中,斯拉夫民族中有三个兄弟,他们由于意见不合,于是分道扬镳,寻找各自的领地。三人朝着不同的方向行进,分别称为西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

每一分支的斯拉夫人的信仰有所不同,信仰上的差异是斯拉夫人越来越不团结的一个重要原因。信仰天主教的波兰和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势如水火,更要命的是,南斯拉夫的一些分支是虔诚的穆斯林!

斯拉夫人从宗教信仰上大体可分为三类:

1.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新教,使用拉丁字母的西斯拉夫人,西斯拉夫民族包括:捷克人(被认为基本己日尔曼化),斯洛伐克人,波兰人;

2.信仰东正教,使用基里尔字母的东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

3.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主要是生活于巴尔干的部分南斯拉夫人。

南斯拉夫人宗教信仰最为复杂:

1.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与西斯拉夫人相似,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新教,使用拉丁字母;

2.塞尔维亚人、黑山人、保加利亚人、马其顿人与东斯拉夫人相似,信仰东正教,使用基里尔字母;

3.波黑穆斯林(即所谓波斯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使用基里尔字母。

斯拉夫人成为“最不团结的民族”的原因

斯拉夫人分布范围广阔,不同地区产生了文化的差异,各分支的斯拉夫人建立各自国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各分支的斯拉夫人都要各自为自己的国家“谋福利”。所以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是否同一民族被抛诸于脑后,国家利益是合作与冲突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所以国家利益与文化差异也进一步造成了斯拉夫人民族的不团结。

俄罗斯属东斯拉夫人,波兰属西斯拉夫人。在蒙古入侵统治罗斯国时期,波兰人趁火打劫,奴役着罗斯国人民,但并没有彻底成功掌握罗斯国。后来的一个世纪,罗斯国逐渐发展壮大,波兰却渐渐衰弱。罗斯国趁此机会与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了波兰,导致波兰直接灭国。“新仇旧恨”的累积,让俄罗斯与波兰间的战火愈演愈烈,延续至今。

国家间合作的前提并非只有共同利益,还应该着重注意的是以相互信任作为打开合作大门的敲门砖。俄罗斯与波兰经过多次“互相伤害”,已经失去了对彼此的信任,但后续如何,目前无从得知,大概率和睦相处是不可能的!

捷克斯洛伐克是斯拉夫人组成的国家,在1992年以前是一个共和国,后来捷克与斯洛伐克分裂成两个国家。虽然同是斯拉夫国家,但两个国家的结果却迥然不同。在未解体前,捷克追随了奥地利,而斯洛伐克被匈牙利吞并。追随与吞并的待遇自是不同,奥地利经济快速发展,捷克在带动下也迅速的发展壮大。斯洛伐克在匈牙利的控制监管下,与捷克的差异越来越多,教育、经济等各方面的差距,为之后的解体埋下的伏笔。

由这四个斯拉夫国家的关系可以看出,斯拉夫国家形成过程中主动或被迫的接受和发展了不同的文明,导致他们越走越远。

并非同属于一个民族就会和睦友爱,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会对民族观念造成影响,宗教、历史恩怨也会造成国家间的对立,这些都导致今日斯拉夫人成为“最不团结的民族”。

斯拉夫人成为“最不团结的民族”的原因 
  关于俄罗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