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和女真的关系 总结篇

元朝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主要传承自契丹辽国时期的五国部,再往前是唐时期的拂涅等靺鞨(靺羯),在女真金国时期,他们虽然没完颜部那么核心,但也是金国女真主要来源之一,并非边缘女真(如兀狄哈/乌德盖)。

明初南迁的胡里改、斡朵怜、桃温等原五国部女真,与长白山地区包括核心的完颜部在内的中心女真部融合,成为后来的建州女真。

留在松花江流域的虎尔哈、瓦尔喀等,后来被明人视为东海女真。

蒙古元国时期的野人指吉里迷等黑龙江下游的民族,不一定是女真人,也不一定是通古斯语族民族,比如尼夫赫。

而明初时,成为后来建州女真一部分来源的斡朵里、胡里改等部,不被视为野人女真,因为明确记载他们这几部由于受北边的野人女真(朝鲜人记载的嫌真兀狄哈等)侵袭,以及自身改善生存环境的原因从松花江下游南迁到长白山等地,说明他们本身不被视为野人女真。

在明初,南迁的斡朵里、胡里改、桃温等部被明朝设建州卫,这几部融合长白山等地原住女真,成为明朝视角的建州女真。

而未跟随南迁留在松花江流域等地的胡里改、斡朵里、桃温等部,成为后来记载的虎尔哈、瓦尔喀等部,和之前被称为野人女真的诸民族合到一起笼统称为东海女真(野人女真)。

如果把中国东北地区周边全部满-通古斯人群看做四个一环一环套在一起圆圈,那么,完颜部是最里边的核心,再外层是五国部等(也就是后来的胡里改、斡朵里等),再外围是黑龙江流域的兀狄哈、赫哲等,最外围是鄂伦春、鄂温克等,那么建州女真是以最里边的两圈为主体,也就是朝鲜半岛北部女真和松花江下游出自五国部的胡里改、斡朵里等女真。

从语言等方面也能证明,满洲语属于通古斯语族南支,这一支只有满洲语(包括锡伯话)和女真语,而满洲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更接近女真,如定居、农耕、骑射等,既不同于驯养驯鹿部的通古斯,也不同于沿江渔猎的通古斯。

满洲和女真的关系 总结篇 
  关于满-通古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