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与武清

不久,更始帝命刘秀、王凤出征,攻下昆阳(今河南叶县北)、定陵(今河南舞阳县北)、郾(今河南郾城县南)三县;刘等则率主力攻宛城(今河南南阳市)。王莽看到起义军已威胁到他统治的心脏地区,慌忙派王邑、王寻率领四十二万军队南下,妄图一举消灭起义军。昆阳被王莽军围困,形势危急。农民军将领王凤、王常率八九千人守城,刘秀带十三骑突围至郾、定陵,发兵救援。他自率三千人直冲王莽军中坚,杀王莽将王寻,城内守军出城合击,莽军大乱。昆阳一战,歼灭了王莽主力。昆阳战后,更始政权内部发生了分裂,更始帝杀了刘。刘秀由于力量薄弱,不敢公开决裂,赶到宛城(更始政权都城)向刘玄请罪,他不提昆阳战中的功劳,也不为刘服丧,饮食谈笑都和往常一样。不久,更始帝封他为武信侯,拜破虏大将军。但农民军将领对他并不放心,几次反对派他到黄河以北地区拓地。后来,刘秀听从冯异的计谋,向左丞相曹竞和其子尚书曹诩行贿,才获准去河北。

当时,河北地区有两股势力,一是铜马等各自为政的农民起义军,一是王郎等地主割据势力。刘秀先消灭了王郎,扩大了自己的实力。已迁都长安的更始帝见此情况,怕刘秀势力膨胀,难以控制,派使者封刘秀为萧王,并命令他立即返回长安。刘秀接受了萧王的封号,却以河北地区尚未平定为借口,拒不返回。他继续打着更始的旗号,采用军事进攻和分化瓦解的手段,将铜马等十几万起义军吞并掉,因此被称为“铜马帝”。终于在河北地区站稳了脚跟。

此后,刘秀趁更始军与赤眉军斗争之际,坐收渔人之利。他派邓禹率军尾随赤眉军西入关中,以便伺机进攻;又乘赤眉军在关中大败更始军之际,派冯异率军攻击洛阳的更始军。与此同时,他为自己做皇帝大造舆论。公元25年6月,刘秀在鄗县(今河北省柏乡县北)千秋亭五城陌即位皇帝,定都洛阳,建立东汉王朝。

九月,赤眉军攻下长安,更始政权灭亡。刘秀估计长安饥馑,赤眉不能久留,定要东归,就在赤眉军东归路上作了一系列军事部署。除邓禹早在关中与赤眉军周旋外,刘秀又派冯异到华阴、湖县(今河南灵宝县西)一线阻击。在渑池以东,他派重兵把守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和宜阳(今河南宜阳西),从南北两面截断赤眉军归路。建武二年(公元26年)2月,赤眉军被迫撤出长安东归,落入刘秀预先设置的包围圈中。是年,刘秀封颖川太守寇恂为雍奴侯,并亲自巡幸雍奴,了解地方情况,布置军事力量,夜宿于大宫城雍奴侯别馆为行宫。第二年闰五月,刘秀又亲自在宜阳将赤眉军迫降。此后十多年时间,他又消灭了张步、彭宠、公孙述等地方割据势力,至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刘秀在位33年,是历代开国皇帝中统治时间较长的一个。公元57年2月,病死于洛阳南宫。

唐太宗李世民巡幸武清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公元559年1月),李世民生在李氏家族的京光(今陕西武功西北)旧宅中。其父李渊给爱子取名“世民”,是取“济世安民”之意。如其所说,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全国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他就是在这样一个动乱年代走上了历史舞台。跟随父亲李渊南征北战,东讨西杀,在二十岁时已经成为一个很有经验的年轻统帅了。

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三天,即六月六日,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李渊传位于太子世民,自己当太上皇。李世民登上皇帝的宝座时年仅二十九岁,他励精图治,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恢复和发展了生产,社会秩序安定。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一年中全国只有29人被判死刑,刑罚用得很少,家居不必关大门,远行不必带粮食。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著名佛学家玄奘在中印度会见羯若鞠阇国戒日王时,戒王在谈话中郑重地指出,他曾经听说过“秦王天子”所开创的种种光辉事业,又听说那里的人民都爱唱《秦王破陈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太宗的声望已远播域外。

国泰民安时,太宗自信有了发展,要对外用兵了。贞观十八年(644)准备东征高丽,召见了曾随隋炀帝东征高丽的郑元询问有关情况。元如实相告:“辽东道路遥远,运粮困难,高丽将士善于守城,不易立即攻下。”太宗听后自信地说:“现在已经不是隋朝了,你只管听我的胜利消息吧。”于是发大兵东征高丽。中途曾在县北河西务、马起泛(时属武清)一带扎营。翌年,太宗亲征高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正月,太宗作《帝苍》十二篇(君体、迷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赐给太子李治,并对李治说:“个人修养、治理国家都写在书里了,你应当从历史上寻找古代贤哲的帝王作为榜样,像我这样是不足以效法的……我继位以来做了许多错事,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劳民伤财。这都是我的大错,你不要以为这些都是正确的也跟着去做。”其言甚重,其情至深,表现极可贵的自省精神。贞观二十三年太宗拖着沉重的病体,来到显道门,宣布了他最后一道敕令。五月病情急剧恶化,弥留之际,他向太子李治和爱臣长孙无忌、诸遂良一一交待了后事。永远告别了他统治二十三年的盛唐皇朝。

太宗去世后百年左右,史学家吴兢撰写了《贞观政要》,序中写道:“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著名诗人杜甫在《北征》一诗中吟道:“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这些是唐人对太宗的一生评价。

辽太宗耶律德光巡幸武清

辽太宗是辽王朝的二世皇帝,汉名耶律德光。是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与述律后萧平的亲生子。生于唐昭宗天复二年 (公元902年)。二十六岁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自己的才能、智慧,荣登帝位,执政二十年,励精图治,开拓疆土,显示出独有的才华。

耶律德光在天赞元年 (公元922年)十一月刚满二十岁,就出任太祖朝中天下兵马大元帅。天显二年(公元927年)十一月,正式登基,仍用天显,尊封述律后为应天皇太后,开始了辽太宗的一代帝业。初登帝位的太宗不能立刻全操朝政,由“勇决多变”的述律太后全权“摄军国事”。不过数年,太宗和述律太后在军国大政上产生了矛盾,太后主张占东北全境,大力发展畜牧,要契丹奴隶主贵族永在塞外活动。说:“草原上有数不尽的羊马,其乐不可胜穷,何必劳师远伐中原。”天显三年(公元930年)任命才能不佳的小儿子耶律李胡兼任兵马大元帅。太宗看出太后欲分散自己的权力,在东北国土上毫无施治的机会,便借中原骄兵悍将各霸一方的局势,不停地攻打五代的汉主,取得了赫赫战绩。天显十一年(公元936年)石敬塘降契丹做了儿皇帝,将幽云十六州献给了辽太宗。幽州“水甘土厚,人多技艺”,为辽国首屈一指的封建大都会,不仅“陆海百货,聚于其中”,而经辽一代,“秀者学读书,次者习骑射”,成为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太宗顺应时势,于天福三年(公元938年)下诏升幽州为南京,改元会同。成为太宗直接统治的政治中心。“山后之名藩大郡,尽入封疆,中华之精甲利兵,悉归庐帐”。奠定了“南北开疆五千里,东西四千里”的辽国疆域版图。会同六年(公元943年)太宗回忆起南征军屯太子务的情景,那时“宫卫骑军”驻扎在太子务行宫的周围。东有齐东营(实为骑兵屯驻),前所屯,北有仓上(储粮仓)后所屯,南马房(骑兵屯驻),西有西仓(储粮仓,在太子务村西北)大小谋士屯,西马房(骑兵屯驻)。联想到太子务村南半舍之地的浑河套中的一片高地,春为遍地黄花,秋冬一片荒草,四面水围,是一块囚禁有罪者的绝好地方,便于会同六年在此处建“省抑宫”一处,以囚禁有犯宫禁的嫔妃。

大同元年(公元947年)正月灭后晋,进军汴京“服通天冠,绛纱袍”登上崇元殿,接受了中原百官朝贺。成为契丹贵族饱尝皇帝风味的第一人。二月改元大同。好景不长,太宗刚刚坐了三个月的中原“大皇帝”,就被迫撤兵北退。四月患病,驾崩于河北栾城杀狐林,年仅四十六岁。太宗遗体运至上京临潢时,述律太后见之无动于衷,指其尸说:“待国中人畜增多了,我的治国之策实现时,再埋葬你吧。”可见生前母子间矛盾之深。太宗亡故后,追随他的汉官,伪造遗诏,拥立耶律倍的长子,太宗心腹耶律阮为皇帝,史称世宗。述律太后欲用三子耶律李胡为帝的阴谋破灭后,兵败被孙子耶律阮终身囚禁于“省抑宫”,后人称黄花遍地的“省抑宫”所在地为“皇后店”或“黄花店”。

辽萧太后巡幸武清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其弟太宗即位。弟承兄志,继续完成统一大业。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率大军,征服了十国中的最后一国南唐,从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对北方较强盛的辽国,亦不甘示弱,宋太宗亲自督战,发起了“高梁河战役”,然而出师不利,遭到了辽军有力反击,最后无功而归。到982年,辽帝景宗死,宋太宗感到时机已到,欲乘机北伐,夺取幽云地区。

辽国景宗皇帝驾崩,由年仅十二岁的圣宗继位,原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即是历史上有名的萧太后,在群臣的拥戴下总理朝政。景宗刚刚死去,朝野内外,人心浮动,且有许多政务待办,就在这纷乱时刻,宋国发来战表:如辽国无意归还幽云十六州,誓与辽国一决雌雄。 

辽史载:萧太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竭尽其忠。”平日还“习知军事,指挥三军”,对将士“赏罚分明,将士用命”。可见萧太后胸怀文韬武略,不但治国有方,又能指挥三军,驰骋疆场。

当时,萧太后召见辅佐大臣耶律斜轸、韩德让等,议定退敌之策,萧太后毅然赴前沿,指挥三军战斗,就在武清萧家庄驻跸。

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与武清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