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与武清

明宣宗朱瞻基巡幸武清

明宣宗朱瞻基,仁宗长子,母诚孝煦皇后。生后弥月英气溢面,幼年嗜书,智诚杰出。颇受成祖宠爱。永乐九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仁宗继位立为太子。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六月即位,翌年为宣德元年。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汉王高煦造兵器,立五军四哨,发动叛乱。帝亲征。据清顾祖禹编著《读史方舆纪要》载:宣德初,驾征高煦驻于杨村。于道中行宫帝与群臣曰:“高煦外强中干。敢为者,以朕年少新立,众心未附。又谓晚不能自引。他将来以甘言厚利诱之。冀侥幸成事,今朕来已胆落,敢出战争,至即成擒耳。”京营四卫兵临乐安(今山东惠民)高煦徙间道出,为官军所擒。帝遂班师。

宣德十年正月崩于乾清官,年三十有八。有文赞曰:“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先羡,闾阖乐业,岁不能灾。明兴至是历六十年,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气象。”

明英宗朱祁镇巡幸武清

英宗名祁镇,宣宗长子,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三年二月六日立为皇太子,十年正月十日即皇帝位。翌年改元正统。年方9岁。

英宗尚幼,由贤明的太皇太后辅佐,委以杨荣、杨溥、杨士奇(号称三杨)三大学士总理朝政。后,太皇太后年老多病,对朝政日渐乏力,“三杨”亦年老势孤,居心叵侧的司礼太监王振,恃英宗庞信,渐控朝政,把持大权。英宗自觉得意,对太监王振专权乱政任其所为,并经常褒美。

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刺部落大举进犯,昏聩无能的英宗仍听信于王振的花言巧语,御敌失利,致使明军全军复没,一代皇帝当了瓦刺部的俘虏。媚宦官王振被愤怒的护卫将军樊忠一锤打死。京都重地,由英勇善战的兵部侍郎于谦率兵防守,且有京城居民的全力配合,才不至失守。此谓“土木堡之变”。

英宗被俘异国,朝廷无君,皇后孙氏下诏,命英宗之弟成王朱祁钰监国,总理朝政。后来,众臣合辞呈请成王即皇帝位,皇太后孙氏同意,被俘在蒙的英宗也传来口信,命王“继统以奉祭祀”。成王遂于九月六日即位,并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英宗释放回京。

英宗回京不久,又与宦官曹吉祥及其党羽徐有真相勾结,在镇朔大将军、武清侯石亨的鼎力相助下,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发动宫变,英宗重新登上皇帝宝座。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史称“夺门之变”。

英宗复辟后,仍然宠信宦官,重用奸佞,将抗击瓦刺、保卫京都有功的将军于谦杀害,还为在“土木之变”中被打死的王振雕刻木像,招魂以葬。从此,朝廷政治日趋腐败。

重登皇帝宝座的英宗,在政治上腐败无能,生活上更加贪恋酒色,游玩享乐。

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武清境内连日暴雨,导致无定河(永定河)泛滥成灾,受灾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英宗御驾视水。武清地处京南,沿路皆古迹名胜或游猎场所,英宗名曰巡视灾情,实则沿途游玩享乐。

一日,大祀天地于南郊,遂到南海子猎场游猎享乐,而后顺驿路抵至武清城西,观赏西郊花柳,凭吊了燕长城,南行至太子务,英宗游兴大发,登上了凤凰台,观赏乡景。顺驿路再南下,到了黄花店村,观看了辽代建筑“玉皇阁”之后,西行五里,攀登解口古塔。在高耸入云的古塔上饱览乡野风光。一路游山玩赏风景,享乐至极。数日后抵达重灾区汊沽港驻跸。灾区一片汪洋,百姓早已逃荒在外,背井离乡。英宗视罢,下诏免粮税,并发粮赈之。后驾幸泉州故城,乘大舟回京。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英宗病危,临终遗诏称“殉葬非古礼,仁者所不忍,众妃不要殉葬”。从此结束了残酷的宫人殉葬制度。史称“罢官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君世。”

清顺治帝福临巡幸武清

清世祖(1638-1661),即顺治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44年至1661年在位,为满族入主中原、君临全国的第一代皇帝。六岁即位,帝号顺治。由叔父多尔衮摄政,母后博尔济吉特氏在幕后也发挥了一定作用。统治大权操纵在睿亲王多尔衮手中。

顺治元年(1644)九月,定鼎北京,诏告天下,清朝正式实行对全中国的统治。由于满族在关外以游牧为主,因此,尤重骑射。少年皇帝倾心于骑射,经常行围打猎,在亲政后仍热衷于此术,仅去南苑猎场就不下35次。骑术高超,弓法娴熟,保持了满族人的尚武精神和善于骑射的传统。七年(1650)十二月,多尔衮突然去世。翌年十二日,十四岁的福临亲政,不久就以多尔衮“谋逆”的罪名,削其尊号并抄家籍产。独揽朝纲后愤发读书,领悟儒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并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为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摆脱入关后的困境,在军事上采取剿抚并用的方法,加快统一全国的进程。统治期间,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郑成功之外,其他抗清势力都先后被平定。在经济上实行招抚流民、奖励开荒、大兴屯田等一系列政策,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并经常蠲免受灾地区的赋粮,以减轻百姓负担。元年(1644)清军入关时,烧、杀、劫、掠,强令关内人“剃发”;为满足贵族对土地的贪欲,大肆“圈地”,武清良田十之八九被圈占,直隶“极目荒凉”, “百姓流亡十之六七”。引起了武清人民的反抗斗争。二年(1645)秋,杨村、蔡村等地人民手持长矛大刀,到处捕杀清军。五年(1648)二月初六,东西标垡及小南旺一带,兵马步卒540余人与安次县义军协同抗击清军,王千总、陶典史所带官军被起义农民打散,典史落荒,“存亡未卜”。六年春四月帝谕曰:“兵兴以来,地荒民逃,流离无告。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给以荒田,永为民业。六年之后,方议征租。各州县以招民劝耕之多寡,道府以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岁终,抚按考核以闻。”可见他对清军入关后引发的激烈矛盾,引起了高度的警觉。并且再三颁诏:“朕日夜心神焦虑,总想拯救穷苦百姓于水火。凡河南、江北,以及江南地区的官员、百姓,由于受人煽动而犯了错误的,全部给予赦免。所有过去属于横征暴敛的赋税,全部给予免除。大军所过之地,免除额税一半,其余地方免除三分之一。”他还注重对吏治的整顿,严惩贪官污吏。八年(1651)春二月,谕曰:“国家纪纲,首重廉吏。迩来有司贪污成风,百姓失所,殊违朕心。总督、巡抚任大责重,全在举劾得当,使有司知所劝惩。今所举多冒滥,所劾多微员,大贪大恶乃徇纵之,何补吏治?吏部其详察以闻。”他还亲自主持官员的革退晋升,重申:“自今以后,其淬砺前非,各尽厥职。若仍上下交欺,法必不贷。”帝善于处理好民族关系,尤其是对蒙古、汉人的关系给予高度的重视。是年四月,下诏:“今后,皇帝行幸所过之地,官员们不得进献礼物。”遂后行幸了上都、漠护里伊扎里河、库尔奇勒河、西喇塔、孙河等少数民族地区,遍访民瘼,现场办公,亲免武清等一些地区因灾荒而拖欠的赋税。在返宫途中,宿于杨村,参观了清真寺。龙舟行至八孔闸,顺治帝弃舟登岸,浏览两岸的旖旎风光;亲手栽下一棵国槐。120年后的1770年,即乾隆三十五年,高宗弘历南巡至宝稼营,拴马于此,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蹄痕,在君臣戏对时,因乾隆脚登槐树,亦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1990年,编修(武清县志)时,天津《今晚报》记者,前往八孔闸考察高宗弘历南巡时书写的“导流还济运”碑文,观看了顺治亲手载植、已有340年树龄的国槐,出现了惊人的奇迹:在乾隆留下的“脚印”中,出现了一尊三花顶的大肚弥勒佛像的纹络;在龙驹的蹄痕里,映出了一组仙女散花的图像。记者们迅速将这一奇异景观摄入了镜头,此照今仍存于县志办公室。这棵古槐,至今仍根深叶茂,郁郁葱葱。这次出巡,顺治还参观了河西务镇和关帝庙,为关羽加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其号竟长达26字。

世祖一生身体孱弱,性情暴燥,易动感情,经常多愁善感。十七年(1660),宠爱的董鄂妃去世,从此他消极厌世,甚至产生了出家为僧的念头,不久身染重病,于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驾崩,终年二十四岁。

清康熙帝玄烨巡幸武清

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与武清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