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与藏经洞的历史

西夏:
西夏大庆元年(1036)——宝义二年(1226)
*蒙古军队占领

蒙古、元: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至正二十八年
*元朝灭亡,非明军收复

十六国时期

由于崖面有限,许多洞窟曾经历代翻建,加上长期以来自然、人为因素造成的倾塌、毁损,莫高窟初创时期的洞窟已无法寻觅。

乐僔、法良所开凿的洞窟固然无从考证,那个时期开窟的数量、规模也没有确切记载。根据敦煌研究院的考订,现存洞窟中:267、268、269、270、271、272、275七窟,是十六国晚期,北凉时期开凿的。

(实为三窟:267、269、270、271四窟为268窟内的禅室)

南北朝

存留下来的,北魏有十窟,西魏有十一窟、北周有十六窟。

#
北魏时期,河西佛教发展有一些波折。从河西向东移民,“沙门佛事俱东”,影响最大的是凉州;太平真君七年(446),太武帝在长安灭佛,屠杀沙门,焚经毁像;西域柔然势力强大时,敦煌镇一度岌岌可危。这些都对莫高窟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方的佛教重新兴盛起来,莫高窟也留下不少遗迹。

东阳王元荣任瓜州刺史时,因崇信佛教,在敦煌主持抄写过很多佛经,当时凡洞窟的兴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他有关。

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有确切建窟年代的,是西魏时期的285窟,有大统四年、五年(538、539)题记。而且画风新颖,技法高超。有可能是元荣(出资、组织人力)修建的。

#
北周时期,交通畅达,敦煌又一直是宇文王朝的边陲重镇,虽然北周武帝也有过灭佛的举动,但一来并不彻底,二来时间短、禁令随北周武帝去世而失效。所以虽曾波及敦煌,但对莫高窟的镌龛造像似未发生影响。

即如《莫高窟记》所谓“建平、东阳弘其迹”。建平公于义奉佛不下于元荣,北周开凿的428窟是早期洞窟当中规模最大的,供养人像达1200余身。东壁窟门南侧第二身供养人题名为“晋昌郡沙门比丘庆仙供养”,遗书S2935亦有庆仙题记,时间为569年,则其在敦煌的活动时间与于义任职时间大体相仿。因而有人推测,428窟就是于义所开的“一大窟”(其第一身供养人及题名已漫漶,不可知)。

隋代是莫高窟的一个重要的兴盛期。

隋文帝生长在佛寺,大力弘扬佛教。开国当年就普诏天下:听任出家,不加限制;计口出资,营造佛像。仁寿二年(601),诏令天下各州建舍利塔,并分送舍利到30个州。其中有瓜州崇教寺,即莫高窟。

隋炀帝也曾派使者到敦煌建讲堂,在崇教寺修舍利塔。

隋朝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几年,莫高窟有隋代遗迹的洞窟上百个,其中新建九十四个。

隋代前期洞窟的风格,如窟形、内容布局、人物造型、色彩及装饰纹样的运用,都与北周接近。但隋统一后,文化艺术出现新的演变,反映在莫高窟,就是后期、即隋代极盛时期的作品,有明显的内地新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的影响。

敦煌莫高窟与藏经洞的历史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