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与藏经洞的历史

藏经洞,即莫高窟第17窟的俗称。该窟为第16窟甬道北壁上的小窟。东西长2.7米,南北长2.8米,壁高2.5米,顶高3米,覆斗形顶。用于收藏经卷之前,为高僧洪
的影堂,即纪念堂。


,俗姓吴,又被称为吴和尚、吴僧统。生活年代大体与张议潮相仿。其父吴绪芝,唐大历元年(766)杨休明移镇沙州时,随军移镇敦煌。洪

自幼出家,精通佛典,吐蕃时期曾任“知大蕃沙州释门都法律兼摄释门副教授”、迁“释门都教授”。张议潮起事后,遣弟子悟真随使者同赴长安。大中五年(851)被朝廷授予“京城内外临坛供奉大德”的称号,充“河西释门都僧统。是归义军时期的首任河西都僧统。约咸通三年(862)年卒于沙州。

*16窟及其上的365(七佛殿)、366二窟,都是由洪

主持开凿的,民间又称“吴和尚窟”。这三个洞窟倚山崖统建三层木构建筑,又称“三层楼”。16窟规模相当大,其主室面积在莫高窟诸窟中居第一。后经西夏、清代重修,今四壁为西夏时的绿底千佛,其下有色彩鲜艳的晚唐经变画,甬道两侧现存西夏壁画,上层说法图,下层为供养菩萨。有马蹄形佛坛,彩塑则为清代改修。

17窟的形制:

西壁嵌有唐大中五年洪
告身碑。

北壁画有两株枝叶交加的菩提树,西侧树下画侍女各一身,执巾、杖,树间挂布囊。东侧树下画比丘尼一身,双手执对凤图案的纨扇一柄,树间挂一水壶。壁下地面上有一禅床形式的长方形低坛,侧面、前面画有壸门、衔灵芝的鹿,云头僧履等等,说明这个低坛确为禅床。禅床上是洪
的坐禅像,塑于晚唐,背后封有骨灰袋。

2、藏经洞的发现

公认的发现时间是1900年6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见叶昌炽《缘督庐日记》、1906年《重修千佛洞三层楼功德碑记》、王道士《催募经款草册》。

《王道士墓志铭》称光绪二十五年(1899),可备异说。

发现人:王圆箓,(又作元录、圆禄),湖北麻城人,家贫,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退役后,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曾远游新疆,约1897年至莫高窟,在今南区北段清沙供奉香火,接受布施,小有积蓄后,建立了太清宫道观(下寺),位置在16窟前。曾致力于募集资金,对莫高窟进行修整。

发现经过:

*《催募经款草册》,某年某月某日清晨“忽有天炮响震,山裂一缝,同工人用锄挖之,欣出闪佛洞一所,内有——”

*《王道士墓志铭》:“以流水疏通三层洞沙,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

*当地传说

——清理16窟积沙后偶然发现的。

藏经洞中的文书文物流散于世界十几个国家,除中、英、法、俄、日、美之外,丹麦、瑞典、德国、奥地利、韩国、印度等国家也有收藏。因过于分散,且有些国家对他们的藏品长期没有公布,部分私人收秘不示人、无法了解,因此至今没有确切的数目。

3、藏经洞的封闭原因

敦煌莫高窟与藏经洞的历史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