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蒙古互称南北朝,为满清统一打下基础( 03-27)
明朝和蒙古互称南北朝,为满清统一打下基础-民族史分裂时期,一个政权在南方一个政权在北方,这种情况可称为南北朝。互称为南朝北朝,表达了对彼此政权的尊重,以及对回归大一统的期待。一明朝使臣自称大明为南朝朱元璋及其后裔未能兼并北元——蒙古政权,迫使蒙吉政权称臣纳贡,也只是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局部地实现过,南北对峙的局面延续下来,明朝君主们不得不习惯于这样的局面。永乐六年,明成祖朱棣致书本雅失里云云“我太祖高皇帝于元氏子孙,加意抚恤,来归者辄令北还,如遣脱古思帖木儿归,嗣为可汗,此南北人所共知。”此似为以“南北”来称呼明、北元两个政权之始。不过处于优势的明朝一方总不肯直截了当地使用“南北朝”这个词,太祖、成祖...
玉龙杰赤屠城,成吉思汗三子间的争斗( 03-25)
玉龙杰赤屠城,成吉思汗三子间的争斗-民族史库尼亚-乌尔根奇古称玉龙杰赤,又称玉里健、乌尔达赤、兀笼格赤、花剌子模城、乌尔坚奇等,在公元10世纪时,成为花剌子模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丝路在中亚地区的重要交易都市之一。12世纪时,花剌子模王国兴起,玉龙杰赤成为该国的首都,但是到了阿拉乌丁·摩诃末苏丹时期,因为政治上的因素,而将帝国首都由乌尔根奇迁到撒马尔罕。1220,玉龙杰赤遭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队的侵略,进行顽强抵抗后最终于1221年沦陷,惨遭屠城。在蒙古西征期间,屠杀被征服城市的居民是蒙古军队惯用的做法,而玉龙杰赤大屠杀便是第一次蒙古西征时爆发的惨剧。蒙古帝国的对外扩张战争是十分残酷的,因为蒙古士...
贵由之后,为什么蒙哥继任蒙古大汗?( 03-13)
贵由之后,为什么蒙哥继任蒙古大汗?-民族史蒙哥继承汗位,实际上是宣告窝阔台系和拖雷系的长期斗争,拖雷系最终获胜。拖雷(1227--1229监国)。1193年生,成吉思汗第四子,他是成吉思汗最宠爱的儿子,也是最善于打仗的儿子,只是成吉思汗认为其政治才能不及窝阔台。成吉思汗在世之时只封了三个汗国,将前三个儿子封到了征服地区,建立三大汗国。长子术赤由于不是亲儿子,封得最远。三儿子窝阔台被指定为继承人,封得最近。拖雷留在成吉思汗身边,帮父亲管理蒙古国本部并打理军队。老二和老三关系最好,一直与老大不和。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约12.9万人,其中大部分都由拖雷继承,这就为后来拖雷系与窝阔台系争夺汗位埋下隐患...
准噶尔的战斗力为什么那么强?致命短板是什么?( 02-28)
准噶尔的战斗力为什么那么强?致命短板是什么?-民族史满清八旗兵比起蒙古骑兵的战斗力,应差距不大,但是蒙古人有了火器加持,情况就不一样了。清朝前期的蒙古问题,非在东蒙古,而在西蒙古。这时漠南、漠北蒙古皆己归顺,惟厄鲁特蒙古恃其强盛,四出劫掠,与清朝为敌。历康、雍、乾三朝,经略漠西蒙古,然后平定之。厄鲁特蒙古中尤以准噶尔部最为强盛,它内部侵凌卫拉特其余各部,外部更与周边各民族为敌,不惜发动战争以获取利益。自成吉思汗时起,蒙古族就以骑射著称于世。骑兵是蒙古族的主要兵种,准噶尔继承了这一传统,“大多数蒙人自幼即习于马上生活,不惯步行,所以长途跋涉实力彼等所短,然其骑术甚精,老幼皆能纵马疾驰,是行数百里,为极寻常之...
朱元璋十三次北伐和朱棣五次亲征,为何明朝消灭不了蒙古( 02-23)
朱元璋十三次北伐和朱棣五次亲征,为何明朝消灭不了蒙古-民族史明朝两位帝王近二十次北伐,为何始终没能消灭蒙古明朝初期,为了彻底解决北部边患,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先后发动了近二十次北伐战争,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蒙古各部,但却始终没能消灭北部威胁,这又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应当有以下几点原因:1、蒙古战略纵深太大。作为游牧部落,机动性便是蒙古各部的天然优势,纵观历朝历代对北方草原部落的进攻,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便是寻找敌军主力。如果游牧民族不想交战,诚心在大草原上和你“躲猫猫”,那么便很难取得战果。而明朝时期的蒙古,相较于此前历朝历代的游牧民族,其战略纵深更大,原因在于蒙古在强势崛起之后,已经将整个北方草...
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北伐蒙古( 02-23)
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北伐蒙古-民族史明成祖北伐又称明成祖北征、永乐北伐,明成祖在位期间,先后五次亲征,北伐蒙古。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居岭北行省,史称北元。朱元璋连续对北元进行了13次北伐,极大削弱北元,安定了北部边境。但不幸的是朱元璋死后明朝廷发生内讧,好几年间完全无暇外顾。因此,太祖晚年煞费苦心所建立的对外威力,基本丧失殆尽。就场内讧就是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之间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这期间,北元分裂为瓦剌、鞑靼两部,相互之间争斗不断。1402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经过洪武时期的多次打击,蒙古人已经基本退出了漠南,对明朝边境威胁小了很多。成祖在靖难时期就与号称“鞑靼可汗...
辨析:元顺帝是宋恭宗的儿子( 02-21)
辨析:元顺帝是宋恭宗的儿子-民族史崖山海战之后,被称为“宋末三杰”之一的陆秀夫背着7岁的小皇帝宋怀宗赵昺投海自尽,赵宋王朝三百年基业就此覆亡,其实早在三年之前,蒙古大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之时,宋怀宗赵昺的哥哥宋恭宗赵显就已经出城投降了,沦为了蒙古的阶下囚被押解至元大都,开始了长达47年的传奇的俘虏生涯。据明宋濂《元史》记载,赵显到了元大都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很快就召见了他,还封其为瀛国公。这样的待遇相对来说还是算好的了,不像北宋那两个,一个昏德公,一个重昏侯。宋恭宗赵显在元大都被幽禁,生活必然是枯燥而单调。赵显18岁的时候,元世祖忽必烈不知葫芦里卖着什么药,“赐瀛国公赵显钞百锭”。果不其然,...
元朝是如何迅速衰落的( 02-21)
元朝是如何迅速衰落的-民族史元朝只有98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一般来说,对于强盛的大一统王朝,在经历了初创时期的强基固本、稳定阶段的励精图治和机制体制的日趋成熟,百年内应该处于社会上升期。像汉武帝大一统时期、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等大体都在这个时间范围。但是,元朝起点就是巅峰,直接就是衰落,98年戛然而止,原本纵横无敌的蒙古骑兵也十分窝囊地被赶回了大漠荒原,一切繁华都成了过眼云烟。是什么让这个曾经耀眼辉煌的朝代迅速走向了衰亡呢?我们梳理一下元朝速朽的原因。首先,元朝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朝代,对于已经成为欧亚大陆征服者的蒙古人来说,对土地的扩张有着狂热的追求。然而,无休止的征战,势...
蒙元时期各被征服民族的价值和地位( 02-20)
蒙元时期各被征服民族的价值和地位-民族史“四等人制”,是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所建立的制度,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并认为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其实学术界并没有发现元代发布过四等人制的明确法令,但这种划分却反映在实际政策和规定中,例如汉人打死蒙古人需要偿命,而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蒙古人给被征服民族的待遇地位,实际不是取决于征服时序,而是取决于蒙古人眼中该民族的可利用价值,如突厥人勇猛彪悍,弓马娴熟,是天然的好...
外蒙古对中国友好吗?( 02-15)
外蒙古对中国友好吗?-民族史蒙古国的国民,如何看待我们中国和中国人?2017年,有一家加拿大的民调公司,以蒙古国的国民作为问卷对象,列出当时世界上的十一个大国,要他们根据从好评到差评,对这十一个国家,进行排名。民调结果显示,在十一个大国当中,蒙古国的国民对俄国的好感排第一,日本次之,印度排最后,中国排第十。其中,蒙古国民关于中国的点评一项中,10%评价为“很好”,33%评价为“还不错”,31%评价为“不太喜欢”,22%评价为“讨厌”,4%评价为“不愿评论”。以下这个截图,就是这次民调的结果(深蓝色为“很好”,浅蓝色为“还不错”,粉红色为“不太喜欢”,深红色为“讨厌”,灰色为“不愿评...
蒙古骑兵靠什么克制欧洲重骑兵,创不败神话( 02-12)
蒙古骑兵靠什么克制欧洲重骑兵,创不败神话-民族史欧洲重装骑兵被誉为移动的堡垒,骑兵全身都裹在厚厚的装甲之中,骑兵的坐骑也都身披重甲,只有马的小腿裸露在外,马眼外也都罩有防止弓箭设计的眼罩,装备一个重装骑兵的资金可以装备一小队的轻步兵。换一种说法,重装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是国家战略力量,在冷兵器战场上是一种重要的突击力量,欧洲重装骑兵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不过碰到蒙古骑兵就趴下了。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武器。蒙古骑兵远程武器以弓箭为主。据《考工记》记载,蒙古的复合弓,由干角,牛筋,胶丝还有漆构成,制作工艺复杂,结实耐用。制作一把好的蒙古复合弓需要2年的时间,主要是因为组成弓的材料要在不同的季节进行粘和。这种弓可轻...
成吉思汗喜欢什么样的美女( 01-19)
成吉思汗喜欢什么样的美女-民族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豪爽有气概,做他的女人,注定不一样。那么,成吉思汗的铁血柔情给了谁?是哪位美女陪伴成吉思汗征战沙场呢?这个女子就是忽兰妃,她多次伴驾出征,也是仅次于嫡后孛儿帖的第二皇后,是第二斡儿朵的首领。西征七年,成吉思汗只让忽兰一人跟随,是成吉思汗最宠爱的女人。为什么说她就是一代天骄最爱的女人呢?不妨看看嫡后孛儿帖,她虽是成吉思汗的正妻,也是第一斡儿朵排在首位的皇后,年老色衰时,也依然是最受敬爱的皇后,可这不等同于就是最爱,毕竟嫡后的身份很尊贵,尊贵到岂能用儿女私情来混淆?别忘了,孛儿帖也是一个特别杰出的女政治家。忽兰是蔑儿乞人答亦儿兀孙之女,“...
蒙元收继婚:窝阔台察合台争夺庶母( 01-18)
蒙元收继婚:窝阔台察合台争夺庶母-民族史古代的草原牧民中,通行婚俗“收继婚”。汉代及其后的匈奴、乌孙、乌桓、鲜卑、突厥等北方民族都实行收继婚制。汉文史料中将这种风俗称为“烝母报嫂”,即父亲死后,儿子可以纳父亲的妾室为妻。兄弟死后,可以续娶嫂子或弟媳。收继婚其目的无非有二:一防止家族财富外流;二促使人口增长。即使作为部落的首领或者汗王,也不能例外。在蒙元时代的文献中,一个贵族有几十个妻子的记载是屡见不鲜的。按照当时的风俗,平民也可以娶有多妻。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曾为此立法:“只要其种类子孙蕃衍,不许有妒忌者”(《黑鞑事略》)意思是只要有利于人口增长,娶多少个老婆,别人都不能妒忌。这个“妒忌”分明有着...
乾隆平定准噶尔后,为什么不再向西吞并哈萨克呢?( 01-13)
乾隆平定准噶尔后,为什么不再向西吞并哈萨克呢?-民族史哈萨克汗国紧邻准噶尔,饱受欺凌,哈萨克的战斗力远逊准噶尔,乾隆平定准噶尔后,为什么不再向西吞并哈萨克呢?大清距离哈萨克确实有点儿远,在西域作战,清军的粮食、军饷、武器全部都来源于几千公里外的内地,在对抗准噶尔的60多年中,这个后勤补给始终就是个难题。但如果清廷有打准噶尔的这种劲头,哈萨克必然不是对手。那么大清平定准噶尔汗国后,为什么不再继续向西攻打哈萨克汗国呢?关于这一点,我们要先弄明白大清不遗余力坚持近70年也要消灭准噶尔的原因是什么。明末清初的时候,蒙古主要分为了漠西、漠北、漠南三大块。至于漠西这一支,在明朝的时候就曾经强盛一时,被称为瓦剌,只不过衰...
西迁的土尔扈特都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东归?( 01-11)
西迁的土尔扈特都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东归?-民族史土尔扈特部在西迁伏尔加河流域后后,对金帐汗国解体后的各鞑靼部落,带来很大冲击。金帐汗国在公元14世纪初转信伊斯兰教之后,其境内的蒙古后裔很快与周边的突厥和斯拉夫族群混血,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族群鞑靼人(跟中国古籍里指代蒙古人的鞑靼人不是一回事),到土尔扈特西迁的公元17世纪,这个族群和蒙古人已经完全分化,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上乃至族群认同上都已经不是一回事了。比如,土尔扈特等卫拉特族群在欧洲被称为卡尔梅克人,有些观点认为这个词最早就是鞑靼人对卫拉特各部的称呼,意思是“分离的人”或是“剩下的人”,也就是指没有像他们一样转信伊斯兰教的游牧族群。这也说明当时他们是将...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