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虎与拔野古历史

我们知道,在呼伦贝尔盟,有陈巴尔虎和新巴尔虎。这个巴尔虎是蒙古人中最古老的一支。巴尔虎人的先祖拔野古,不属于鲜卑,而属于铁勒。巴尔虎部历史悠久,比蒙古早。元入蒙古,称其巴儿忽。

巴尔虎,历史上专指大兴安岭以西广阔的草原地区,也称呼伦贝尔。现主要分布于中国呼伦贝尔草原及蒙古国东方省。巴尔虎部历史悠久,比蒙古早。中国巴尔虎地区在陈巴尔虎草原、新巴尔虎草原,均属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铁勒是怎么来的呢?
起初,鲜卑人在北匈奴灭亡后席卷草原,并开始同化匈奴人,产生了一些新部落,譬如混血的拓跋、铁伐、以及本就是匈奴摇身一变自称鲜卑的宇文等等。然而这时候鲜卑人文明落后,各自为战,形成的檀石槐政权、轲比能政权都是昙花一现,尚未形成政权基础,自然也就没有构建大民族的基础。

等到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初步统一草原后,北魏介入十六国混战入主中原,其重心从内蒙古迁移到了山西河北,最后又干脆迁移洛阳以政治手段强制汉化。自然也就丧失了构建新草原民族的基础。

那么这一片混乱的草原,则崛起了两个强权,一为柔然,一为高车。于是柔然人和敕勒(铁勒)人逐渐形成。

柔然人,重心在漠北偏东,上层贵族为留居草原的落后鲜卑,其文化基本照抄北魏,也有一定的汉化进程,譬如他们的可汗居然还有年号。其民族构成,大抵是上层鲜卑裔,下层匈奴杂部。

而敕勒(铁勒)人,其来源就比较杂了。大伙都知道,突厥人的构成是蓝突厥和各种各样的黑突厥组成的。而匈奴呢?匈奴相关文献严重不足,没有文字,仅有汉文史料的零星记载。所以匈奴的民族构成,基本而言就是一个谜。然而通过敕勒人和丁零人以及战国时期北狄人的零星联系,大抵能推断这么一个不大靠谱的结论:

匈奴上层,尤其是南迁的虚连提氏、呼延氏、兰氏、须卜氏、乔氏等等,大略类似于突厥人中的蓝突厥,随着五胡十六国的战乱,陆续汉化或者鲜卑化后再汉化。

匈奴下层,尤其是并未迁徙的漠北各部,他们的祖先或许来源于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被匈奴征服的部族。其中由于丁零人来源于中原,文化较为先进,可能在其中多为上层贵族。所以这些匈奴杂部在匈奴崩溃后,就有了丁零人的自我认同,逐步发展为敕勒人,也就是铁勒人。然而匈奴鼎盛时征伐范围极广,这些匈奴杂部也是有许多不同人种组成的。这一点类似于突厥人中的黑突厥人。
拔野古就是敕勒人中的一种,而为什么他们会叫拔野古呢?

大抵是来源于一个传奇人物,拔也稽。

柔然汗国统一草原的雄主是丘豆伐可汗,丘豆伐可汗统一草原的标志性战争就是击败了匈奴余种拔也稽。如果类比的话,如果将丘豆伐可汗比作铁木真,拔也稽就是札木合一样的人物。而这一股匈奴余种尤其是拔也稽的亲族部落,就形成了最初的拔野古人。

匈奴余种对柔然的反抗不绝,兹后还有匈奴贵族后裔的悦般国、匈奴杂部后裔的高车国与柔然对抗。期间还有回纥祖宗回纥树者对柔然的反抗。

这些反抗柔然统治的匈奴余种,大致就因此形成了最初的民族认同,外界将他们统称敕勒(铁勒)人。
到了突厥统治时期,拔野古人开始有了最初记载,他们居住在土拉河以北,贝加尔湖以南,和同属铁勒部落的仆骨(仆固)、同罗、韦纥(回纥)为邻,被东突厥汗国统治。

随着唐对东突厥战争的不断胜利,西突厥下属的铁勒人薛延陀部开始东迁,入侵东突厥统治的漠北。薛延陀部落号召铁勒人建立自己的汗国,于是在薛延陀首领夷男和回纥首领菩萨的率领下,铁勒各部纷纷反叛东突厥统治。在这个时期,拔野古人也随着铁勒人对东突厥战争的不断胜利而迁徙南下,逐渐占据了克鲁伦河到呼伦贝尔一带。
兹后,拔野古人追随铁勒各部中较强大的回纥,开始依附唐朝。
到了后突厥开国的时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咄禄亲自率军经略漠北,留阿史德元珍率军在漠南打游击,牵制唐军主力。

然而……阿史德元珍带着几千人横行漠南,击溃唐朝名将张虔勖,杀王德岚。漠南被这位搅成一锅粥,唐朝不得不起用大杀器薛仁贵来对付他。然而薛仁贵虽然在云州战胜了阿史德元珍,但阿史德元珍牵制唐军主力的使命可以说是百分之一千地完成了。
于是就在阿史德元珍率偏师牵制唐军主力的时候,骨咄禄开始向铁勒各部发起决战。亲唐的铁勒各部一盘散沙,不能统一号令,于是公推回纥首领比粟为可汗。比粟也迅速制定对策,向唐朝求援,并请求唐朝征调契丹人一起对付后突厥。
然而大伙知道,唐军被阿史德元珍玩得团团转,来不了漠北。在唐朝可能征调契丹人与铁勒联手的情况下。骨咄禄的谋臣暾欲谷自告奋勇,偷袭铁勒圣山于都斤山,斩首三千。回纥可汗比粟不敢救援,导致铁勒各部离心。武则天似乎也懒得管,比粟请求的契丹援兵也不来。
骨咄禄很快病死,新的突厥可汗默啜发动了对铁勒“总瓢把子”回纥的决战。很快斩杀比粟可汗,并立下杀人石标榜武功。

比粟可汗死后,回纥分崩离析。一部分回纥人投降突厥,一部分回纥人在比粟之子独解支率领下南逃,被唐朝安置在河西,成为较早的一批募兵。后来骨力裴罗能逃入后突厥之后,篡夺突厥汗位,就是因为骨力裴罗是独解支的嫡太孙子,手中有回纥裔唐军,也有较早降服突厥的回纥人支持。当然这是后话。
随着回纥的崩溃,其他铁勒各部也纷纷投降后突厥,然而后突厥汗国时期。民族压迫更重,甚至将铁勒各部区分于黑突厥人之外,视为非我族类。于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铁勒人不反才就怪了。

而第一个反的,就是拔野古人。

拔野古人的首领胡禄俟斤首先反抗,被默啜残酷镇压。胡禄俟斤仅率数十人逃走。

此后,虽然还有零星反抗,比如拔野古人就一直反抗突厥,但后突厥基本上算是安定。于是默啜开始西征,先洗劫了西伯利亚的黠戛斯,再洗劫了新疆西北的突骑施,最后还进军中亚招惹了阿拉伯帝国一把,因为对阿拉伯帝国战争失败,默啜放弃所有西方领土,率军突袭北庭,却受挫东归。

默啜西征虽然武功辉煌,但对整个后突厥来说,结果是没啥益处。唐朝开始安定,并向后突厥用兵。默啜的妹婿石阿失毕在进攻北庭受挫后不敢回去,投降了唐朝。唐朝的三受降城在漠南建立,如三支剑一般插入后突厥腹部。
于是,铁勒各部开始又反抗了。

唐朝开始用兵,唐军统率薛讷(薛仁贵儿子)向铁勒各部派遣了一些低级军官做顾问。拔野古人得到了一个叫郝灵荃的顾问。

默啜决定先镇压拔野古人,于是率军在土拉河和拔野古人决战。郝灵荃自告奋勇去向回纥(留在漠北投降后突厥后又反的回纥)求援。

结果,兵力不多的拔野古人被默啜击溃。默啜自以为独孤求败,自信心爆棚于是不设防备。结果柳树林里窜出一个拔野古士兵,一刀结果了默啜的性命。当时拔野古的首领是谁都没有记载,但这个拔野古小兵的名字,留下了,他叫颉质略。

然后郝灵荃与回纥人援兵到来,失去可汗的突厥人大败。
后来,新任突厥可汗毗伽可汗在阙特勤和暾欲谷的辅佐下,击败反叛势力。而唐军统帅对铁勒不信任,

对,唐军统帅王晙的“皇汉”政策,导致被突厥镇压后投降唐朝的铁勒人与唐朝为敌。暾欲谷率后突厥主力在张掖击败唐朝精锐河西军。导致唐灭后突厥的时机完全丧失。随后后突厥主动与唐朝和好,然后就是骨力裴罗入后突厥,逐渐击败拔悉密人,废突厥可汗,自立为回纥可汗了。而拔野古人,就成了回纥的二等公民了。回纥有内外九姓之说,内九姓就是菩萨、吐迷度时期,参与组建回纥部落联盟的九个部落。是回纥汗国的统治阶层。

外九姓,包括仆固、拔野古等其他铁勒部落,视为回纥人,但地位低于内九姓。
于是拔野古就成了回纥人。
回纥完蛋后。草原上没了大汗,因为新的强权变成了内核汉化的辽朝和金朝,这两个朝代对草原各部的政策基本就是抓丁、驱逐。金朝甚至会减丁……

所以拔野古人并没有被契丹人和女真人划进去,而是视为奴隶兵来源。

等蒙古人崛起的时代,拔野古人的名字就被翻译为巴尔虎人了,自然也就加入蒙古人了。

到了清朝,雍正的时候,为了充实呼伦贝尔地区,防止沙俄南下蚕食,从喀尔喀蒙古部迁入巴尔虎到呼伦贝尔,自此,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成了古老的巴尔虎人(拔野古)的家园。

巴尔虎与拔野古历史 
  关于阿尔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