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间400年儒家思想发展史

从184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到581年隋朝建立,中间赫然有400年!在这400年里,国家分裂(虽然有过短暂的统一)、战争频繁、无数生灵涂炭。它夹在强盛的汉朝和隋唐之间,显得特别卑微,许多历史书都一笔带过,不忍多说……

很多人不禁想问,这场折磨中国长达400年的巨大“浩劫”,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背锅的宦官和黄巾起义】

最常见的答案说:是东汉末年宦官和外戚轮流干政导致的!

可是这个说法,有很大的疑问。因为宦官和外戚干政,从来就是常见的政治模式。之前有,之后也有,没道理这一次就格外惨烈!具体到东汉,宦官和外戚轮流上台,从东汉的第4个皇帝就已经开始,历经了100年、共有6次更替。可见,这种机制大致是没有问题的!

有人说,因为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越来越腐败,最终不可救药了嘛。可是在189年,外戚何进被杀死,袁绍便封锁宫城,一举将所有宦官都杀光了!!居然能这么“轻松”地将宦官全部杀光,说明宦官的势力还相当有限,离“权倾朝野”还相当远。但更大的问题是,400年的浩劫才刚开始,宦官就已经死光了,如何承担得起“背锅”的大任呢?

还有一个答案说: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使社会混乱导致的!

黄巾起义涉及十几个州郡、几十万人,确实规模浩大。但是,仅仅一年,起义就被平定了。虽然几年后,各地黄巾军再起,但相当分散,规模远不如第一次。在这400年里,有数不清的战争,可是有多少次,战争的一方是黄巾军或者“暴民”呢?简直少到可以忽略不计!黄巾起义同样也背不起个锅。

那么,到底是谁躲在这口大锅的后面呢?只有重回历史,去找寻答案……

【难题下的独尊儒术】

快闪回到三国的400年前,在秦末的大起义中,汉高祖刘邦率领一帮真正的平民子弟(贵族极少,屈指可数),摧毁了几乎所有贵族势力,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平民政府——汉朝,史称西汉。

西汉有两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一个是政府的合法性的问题?刘邦可以在短短数年内,从一个地方小官吏,起兵推翻皇帝,自己称帝。那么其他人是不是可以依样画葫芦,来推翻你呢?

另一个是政府的后备人才的问题?在秦朝以前,贵族子弟接受教育,能识字读懂公文,可以到政府做官。可是到了西汉,贵族阶层在战争中被彻底摧毁,而靠战功兴起的开国功臣,都是平民出身,人数很少,也没有教育子弟的习惯。因此,人才极度匮乏。

到汉武帝时,独尊儒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董仲舒在儒学中,融合阴阳五行的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解决了政府合法性的问题。

额外说一句,用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来解读世界,在今天看来颇为可笑,但在当时恐怕是最合理,最“科学”的解释了。直到2000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人说某某心火太旺、肾水不足……可见它影响力,深远得可怕。

独尊儒术能够成功,最最关键的举措是建学校。核心的逻辑是:只有从学校毕业才能到政府当官,而学校里只教儒学。学校解决了培养后备人才的问题,而只教儒学,则使其他学说失去了发展的土壤。可以说,儒学抓住了历史机遇!

当然,独尊儒术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汉武帝起,经过了大约100年,到汉元帝后,满朝官员几乎全是儒家学校的毕业生,独尊儒术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

【读书人都是贵族】

在当时,能进学校是一件非常、非常“奢侈”的事。蔡伦发明“便宜”的纸是东汉以后的事,要真正得以流行,还要很长的时间。西汉就只能用竹简、木简,或者更贵的丝帛来写字,普通人家根本无法承受。因此进学校、受教育是一个极少数人才能玩的“游戏”。这群能读得起书、玩得起“游戏”的人,垄断了政府当官的资格,成为新的贵族,也就是“读书人贵族”。

当时选拔官员是采用察举制,也就是推荐。理论上,这个制度的确能选出优秀人才,没什么问题。但时间一长,就慢慢变味了。读书人越来越多,这个一年一次的推荐机会,就太珍贵了。于是,官员们大多只推荐“自己人”,如学生、朋友、亲戚等等。于是,许多州郡的推荐名额,就被少数几个大家族给垄断了。这些大家族被称为士族。

士族世代在中央政府任高官,是“读书人贵族”中的贵族。而其他读书人,很难得到推荐机会,被称为庶族或寒族。寒族从学校毕业后,要么是给官员僚属,要么隐居起来做研究,要么结成团伙(党人)、评论朝廷(清议)、做点出格的事,引起注意,以博取被推荐的机会。

也就是说,同样是读书人贵族,又分成了士族、寒族两个阶层。士族、寒族虽然一起在学校学习,却有着不同的命运。随着东汉末年学校大幅“扩招”,寒族的人数越来越多,这种不公平的矛盾就越发凸显。

【儒学的分路口】

再看看儒学本身的发展。秦始皇焚书坑儒,毁掉了一些民间书籍,再加上战乱,尤其是项羽攻破咸阳后,一把大火把皇家收藏的书籍全烧了。这使得到西汉时,许多书只能靠老儒生背下来,因此难免残缺不全,互相矛盾

因此必须要重新解读这些儒家经典。这带来一个好处,就是在重新解读时,比较容易融入新思想。比如,董仲舒就在儒学中融入了阴阳五行的“新”思想。这种用新思想来重新解读“旧”经典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要在旧东西上融入新思想,难免牵强附会,这是一大缺陷。但优点也很明显,就是能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因此今文经学是非常关注现世问题,是支持改革的。

可是作为一个学问,既牵强附会,又时常变化,就不得不让人质疑了。到西汉末年,有人发现了秦朝以前、用篆文写的古书。古书和“今书”的不同,就更让人质疑了。随后,出现了大量古书(后世证明大多是伪造),于是古文经学兴起。它的主要思想是:溯本求源,寻求经典的本来意义,而不管时代的变化。

今文经学是学校的官方教材,一直到东汉都是如此,而古文经学则在民间流传。

西汉末年的王莽改制,让学遭到巨大挑战。王莽是当时儒家学者一致认同的“新圣人”,按儒家的“天道”轮替,和平地取代了西汉。然后,他又按儒家的理想,进行社会大变革,结果却是“前所未有”的大失败。这场失败可以说是儒学的一次“完败”,刻骨铭心。

自王莽以后,儒家学者就闭口不再谈“天道”,也不谈改革了。今文经学不再谈改革,就只是官场的敲门砖,没有了活力。而“读书人贵族”也失去了改造现实世界的宏伟志向,人生奋斗的目标变得模糊。“与世无争”的古文经学就更加盛行了。

【宗教笼罩下的东汉】

建立东汉的刘秀,是个从儒家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上台后,更加强化了儒学的地位。公元56年,他“宣布图谶于天下”,将谶纬之学官方化了。谶[chèn]是预示吉凶的隐语,也就是预言,发展到现代就是求签。纬是纬书,与经书并列,是将孔子神化的一类书。说白了,纬书就是孔子创造世界的“《圣经》”。

公元79年,东汉召开全国经学讨论会,即白虎观会议。会议统一思想,将谶纬与原来的今文经学融合,成为了学校的法定教材。与此同时,基于儒学的国家祭祀体系也建立起来了,如封禅、明堂、郊祀祭天等等。可见这时,儒学的宗教氛围非常浓厚,已经变成了“儒教”,并且是东汉的国教。

与西方做一个对比,儒教相当于“基督教”,儒家学校就相当于“修道院”,而读书人就是“修道士”。东汉的政府官员清一色全都是“修道士”,可见东汉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儒教的专政!其中士族相当于“红衣主教”,是儒教专政中最核心的权贵。

如同西方的“中世纪”,在政教合一的体制下,“两手都抓,两手都硬”,思想上“不可置疑”,武力上也“无可匹敌”。因此这种体制,就像是一块大铁板,难以撼动。西方用了整整1000年才走出中世纪,中国又会如何呢?

【艰难走出“中世纪”】

我突然明白了,这场折磨中国长达400年的巨大“浩劫”,就是中国人试图打破儒教专政,努力走出“中世纪”的艰难抗争。

1、宦官的干政

宦官“干政”,可以说是最直接抗争!

宦官大多出自平民(除了少量处以宫刑的罪臣外),而不是儒教“修道士”。宦官并不是只会“低三下四”照顾主子的佣人,而是负责宫中事务,甚至掌管军队的内朝官员。他们的实际执政能力未必比只重道德的“修道士”差,比如造纸的蔡伦就是负责供应宫中物品的宦官。

东汉末年(178年),在宦官的支持下,汉灵帝设立了鸿都门学。这所学校,不学儒家经典,而是以辞、赋、书、画等文艺为主要内容,学生毕业后也可以当官。开办非“儒学”的学校,可以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儒教“专政”的根基。这也就是“党人”为什么如此痛恨宦官,非要把他们赶尽杀绝的原因了。

顺带一句,偏文学艺术的鸿都门学,出乎意料地激发了中国人的文艺天赋。这使得魏晋以后,文艺得以蓬勃发展,远超汉朝。

2、道教的革命

这时,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已有上百年,但一直水土不服。而中国本土的道家,受到了这个外来宗教的极大影响,发展形成了道教。184年,席卷全国的黄巾起义,就是道教对儒教专政的一次宗教革命!

有人说,不对啊,黄巾起义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农民起义!要知道,黄巾起义的原计划是“勾结”宦官,在京师洛阳起事,可见它的成员构成,绝不是只有农民那么单纯。而且,“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军的政治目标是要夺取天下,而不是“打土豪,分田地”而已。

在人类历史上,一个宗教的产生,是需要“天大”的机缘巧合的!你看全世界几千年,有影响力的宗教,屈指可数。而黄巾起义是道教第一次“登台亮相”,毫无疑问,它的宗教意义要远远大于农民起义。

三国时期,张鲁在汉中的“五斗米道”,就是用道教来统治天下的一次真实实践。这就是为什么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关中尚未平定,就急匆匆想越过关中,去攻打张鲁的一个背后原因。

黄巾军被平定了,张鲁被消灭了,但道教并没有灭绝,依然在民间流传。到南北朝时,道教进行宗教改革,放弃了夺取天下的政治诉求,与儒学融合,成为影响中国的一个大宗教。

3、法家的努力

公元189年,董卓进京,废立皇帝,各州郡起兵反对,从此群雄割据,天下混乱。最主要的原因,是新立的汉献帝的合法性存疑,得不到大家的承认。但也说明,对于袁绍、曹操这些“群雄”,已经敢于挑战“君臣”礼仪。儒教的“不可置疑”的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曹操的父亲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算是宦官身世。曹操的思想偏法家,在统一北方后,他曾多次提出要“唯才是举”,试图打破儒教“修道士”的垄断。

诸葛亮也是典型的法家思想,所以只能隐居隆中,得不到儒“修道士”的认可。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他恐怕永无出头之日。

曹操、诸葛亮虽然是一方的大Boss,都极力推崇法家,但依然无济于事,无法动摇儒教“专政”的根基。因为所有学校都只学儒学,天下没有批量生产”法家人才的机制!

4、玄学的叛逆

种种直接对儒教专政的抗争,全都失败了。但思想上的抗争,没有停下脚步。魏晋时流行玄学,玄学的主旨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深,意思是:不断地深入思考,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这种探索精神本身,便是对儒教的深深质疑。

正是在这种探索精神下,崇尚“自然”的道家受到重视,无神论也开始出现,谶纬之说越来越站不住脚。公元267年,晋武帝司马炎下令废除谶纬,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去神化运动兴起,孔子走下神坛。当然,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直到宋朝,欧阳修还提出要删去经书中的谶纬内容。但从此,谶纬之学衰落,许多相关的书籍被彻底禁绝,没能流传下来。

三国以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魏晋名士的放荡不羁了。他们身居高位,不好好工作,却嗜酒如命,还嗑药(五石散)、裸奔等等。这些明显不符合儒家礼仪的狂放行为,为何却在“修道士”中备受推崇呢?这是因为“僵化”的今文经学,无法提供值得奋斗的人生目标,便转而走向“叛逆”。西方的“修道士”也曾有过这种虚伪腐化的阶段。

魏晋名士还喜欢清谈。清谈不是简单的聊天,而是具有强烈宗教氛围的讨论和思辨。清谈有一定的仪式,有一定的讨论主题,大多是哲学问题。这就使得,世界观非常有深度的道家思想,常常成为清谈的主角。而既有深度,又逻辑严密的佛学思想,也在随后加入,成为另一个主角。

于是,在思想上,儒、释、道开始趋于融合。

5、科举的融合

曹操想“唯才是举”,但无济于事。他的儿子曹丕,改进察举制,提出了新的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也就是,派专门官员(中正),按出身、才能、道德把人才分为九品,据此进行升官职。这个制度原本是想给寒族一些机会,但在真正执行时,“上品无寒门”,反而大大加强了士族的地位。

士族位居高位,却没有政治理想支撑,一心热衷于“误国”的清谈。而寒族的人数庞大,负责具体事务,他们的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大。

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南迁到长江流域的东晋,偏安一隅。大量北方士族也随之南迁,他们与当地寒族的斗争非常激烈。到422年,出身寒族的刘裕废除东晋,自己称帝,标志着寒族经过100年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而北方的情况不同,由于少数民族的崛起(史称五胡乱华),展开了极其动荡不安的民族大融合。

这时,蔡伦的造纸体现了“四大发明”的伟大意义。由于纸非常便宜,广泛流行,读书的成本大大降低。普通平民也有条件进学校,接受教育了。平民、寒门、士族之间的区分也越来越不明显,不同阶层趋于融合。

同时,儒学在剥离了谶纬后,表现出良好的包容性,佛教、道教非常盛行,儒释道走向融合。

隋朝建立后,于605年正式设立了科举制度。在科举制度下,不管平民、寒门、士族都一视同仁,只要通过考试,都可以入朝为官。而考试的官方教材,也变成了儒释道融合后的经典。

这样,政府的官员来自所有中国人,政治理念也集合了中国人的智慧。政府也就成为代表全部中国人的政府,不再是少数贵族的专政。直到1000多年后,西方才参考科举制度,建立了现代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至此,中国用400年的代价,走出了儒教的“中世纪”,中华民族再次繁荣、伟大复兴!

汉唐间400年儒家思想发展史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