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文化出发,谈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英种子,落地生根,到了春天它们依旧是全般的蒲公英,而与自己

文化国度决裂的族民,除了形色外,已经什么都不是了。

二、农村的解体

留居原住地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从事农作;由于历年主政者对少数

族所实施的农业政策往往未曾深入考量各地民族传统的农作背景、

条件,更未曾考虑何种作物的栽植、农作知识技能最能衔接传统者,

因此长期以来,只见农政单位在各地实施不同的措施,常使得他们

血本无归,而推广的权责单位不必罪己,只要赶紧拟出下一回计画,那里顾得当地人心血耗尽后只能面对冻饿!

至于平地的商亨挟着优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理念进入少数民族的部落里,以租、买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利,进行较大规模的营利事业,譬如设立工厂、商店、旅馆、艺品店等,也许对当地能提供一些工作机会,但是其所衍生的影响或问题,诸如卫生、治安、环保之类甚繁,而最主要的原住民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农村遭受破坏,于是造成更多人口背井离乡,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至今除了少数拥有较健全供销系统的部落尚能获取合理的农作利润外,大多数的部落的农户,获利与否,全看居间包商的摆弄;而市场消息的缺乏,也使农户永远处于弱下的地位。而少数民数所住的地方鲜有广袤肥腴的土地,加上天候等因素的限制,又没有进步的知识技能,丰厚的资本,因此在收益上是远远不能相较于平地农民的。农村社会贫穷的现实,也是加速原住民社会解体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资源的不足

以目前而言,少数民族所接受的教育仍称不上是适切的。在课业的表现上,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子弟总是令人失望的;却在体能、歌舞的表现上较为优异;于是有许多人便拿这种表面的结果作为判断的依据,认为偏重思维的学习不适于他们的子弟,应该让他们针对「先天就擅长」的歌舞与体能训练多加用心(註二)。持这类偏见的人不乏教育的人士。可是把真相摊开来就会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偏僻的山区学校所能享有的教育资源,比起任何一个城市学生所享有的,真是少得可怜。

首先是师资水准的低落,其次是图书、教具的极度缺乏,以及能协助学校进行辅导教学的知识分子大多已出外谋职,留下的老弱,无识无于教育……等问题、现象夹杂,如果要让它们的子弟能在课业的表现上合于不明事情真相却已预先设定的标准之上,那是难上加难。许多人只见到他们的子弟在课业上的成就不如别人,漠视他们所处环境恶劣的现象,迳予不公允的认定,却不曾注意有许多的事实可以证明,如果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学习,他们子弟的成就是同样足以傲人的。

其次,不能抱持解决问题的态度去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主管教育的官员能够明瞭他们的子弟最需要的,也许不是降低录取标准、各类奖助等的优待作法,而是让他们在较完善的教育环境中,经由适切的学习过程,学习许多该学的知识技能,(承袭祖先的传统文化知能,也能撷取外来的知能),建立正确的观念,培养不卑不亢的自尊。却对母体文化的学习仍循过往的僵硬态度,无法全心全力办理,让所谓传统文化的表现和研习都沦落在一些以观光为名,商业为实的场所中。只在浮面的表象抓住片段以供研判,它的结果如何是不言可喻的。

四、族群凝聚力的丧失

大多数少数民族的青壮之士,为了谋求生活的改善,所有的心思早已作为充份依顺整体大环境脉动的准备,那里还有多余的心思去怀念山颠曾经飘扬的古歌;山村祭舞的行列也一年比一年短,大环境的变动,让他们最具活力的一群不得不转移他们生活的空间,对于本族事务所能致力的因此减少;原本凝聚的力量也逐渐分散,未受到周遭繁复观念或思想的影响,对所属族群问题的思辨也很快的失去自主而当守的观点,因此很大一部分的人在意识上虽已有某种程度的自觉,但是尚不能发而为行动的催化剂,可见的事实就是即使社会上发起颇有助于少数民族的事务或活动,而能踊跃参与的人并不多见;沈默而忍受,也是长期受挫造成的结果。不少已获致较高成就更具较高学历的成员,同样受到生存环境或所学及所从事领域的囿限,并不能凝聚成一股回馈家园的强大力量,仍如散沙而不能造成凝固、增强之力,这对少数民族社会而言,实在是一项莫大的损失。

五、传统社会的崩溃

由上可知,这些少数民族原赖以寄託其形体、精神生命的机体已呈纷乱失序的状态,再加上民族间关系不能釐清,导致伦常的颠倒错乱,辈属层次的暧昧,甚而乱伦悲剧的出现;由上下尊卑间当具慈爱谦恭的基本仪节,亦已背离昔日一体循行的作法。荣誉观念的消失或转变,譬如昔日以勇武、诚实、负责、牺牲诸德为共同惕励勉行的要规,而今日则因自身社会条件的贫乏及外来风气的影响,导致但求趋利避害,善用巧取之法,但重便佞之色、巧利之言,而鄙薄朴拙厚实、守信敢为的精神。对于传统生活技能、习俗的陌生,也让原住民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凭藉日益削减。

从民族文化出发,谈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