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孔融:让梨、父母无恩论

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多面孔融:让梨与父母无恩论

孔融让梨的最初记载于《世说新语》,说的是孔融年仅四岁时和兄弟们一起吃梨,对于普通孩子来说,都是认为拿越大的越好,但孔融却”辄引小者”,人们问他为什么拿小的,他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尽管年纪很小,孔融却懂得礼让兄长的道理,因此这个故事在后世广泛流传,成为了教育孩子的典范。

但是孔融这么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和同僚(祢衡)聊天时还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莫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大意是:父亲对于儿子来说,其实没有什么亲情,父亲的本意是为了欲望。母亲对于儿子来说就像瓶子,把瓶子里的东西倒出来一样,东西出来了,瓶子还有什么用处? 在那个极度重视孝道的社会,孔融这番话相当具有颠覆性,这也成为曹操杀掉孔融时所定罪名之一。

多面孔融:让梨与父母无恩论

孔融上面的父母无恩言论,被定罪为“不遵超仪”,也就是不遵循基本礼制礼仪(包括忠义孝道)。那孔融这种与名士行为所背驰的罪名是果有其事还是被故意抹黑呢?

首先,孔融本身也曾是“孝子”的标杆,父亲去世时曾一度因悲痛而无法站立。孝顺是世所皆知的美德,而汉朝更是有以此为基本的“察举制”,只要某人有孝顺之名,那么不管他有没有能力,都可以通过选拔被推举到朝中做官。于是在当时便出现了很多过度孝顺的“愚孝”事件,如“埋儿奉母”等荒唐事。所以在当时无论是出于真心孝顺,还是想要当官,人们大都非常孝顺。
但孔融对“愚孝”的行为极其厌恶。孔融在任职北海相时曾遇到一人在坟边哭泣自己的亡父,但其脸上却全无憔悴之色,出于对虚假、愚孝的厌恶,孔融竟一气之下竟杀了此人。所以,孔融所提出“父母无恩论”的说法本应出于驳斥“愚孝”而并非是提倡或宣扬不孝,正常的孝顺,孔融向来是很赞成的。

孔融有着刚直且高傲不羁的性格,这是当时很多名士身上都有的一种风范。孔融对看不惯的事物难以容忍,可以说孔融对讥刺嘲讽等手段的使用,也算得上是样样精通。

孔融过于心直口快,常有惊人言论。建安元年(196)时太傅马日磾出使山东,途中数次寻求袁术的帮助,结果后者不但夺走前者作为使者的符节,还硬要他留下给自己当军师。作为汉朝老臣,马日磾不堪受辱,当时就呕血身死。消息传回朝廷,人们都夸赞马日磾的忠心,但孔融却表示马日磾身为汉朝上公却取媚奸臣,不给他定罪就不错了,不必将其厚葬。

官渡之战曹操获胜后,其子曹丕迎娶了原本是袁熙妻子的甄宓,孔融见到这种行为又忍不了了,当即写信给曹操道:”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我们知道,武王讨伐纣王后并没有将妲己赐给自己的弟弟周公,这显然并非是单纯引经据典。实际上,这是孔融在讽刺曹操,认为他虽然代表朝廷四处征伐,实际上和袁绍是一路货色,都不利于汉王朝的复兴。

此后的十余年里,孔融就像是和曹操对上了一样,对于曹操发布的政令,他常常是毫不留情地对其中不足之处加以批判,曹操顾及自己爱才的名声所以一直忍耐,但孔融一再地向汉献帝提奏言论,导致曹操日渐担心他会阻碍自己的大业。建安十三年(208),面对孔融的我行我素和无情批判,忍无可忍的曹操终于选择了将其诛杀并弃市。

孔融一代大儒,罪名谤讪朝廷和不孝,全家被杀弃市。如此自命不凡的人,最后却连个给他收尸的都没有,实在是可悲。

多面孔融:让梨、父母无恩论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