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之役,宇文泰高欢高下立判!北周隋朝唐朝皇室祖先全部参战

沙苑之战,由于参战的三位将领的后人,分别建立了北周、大隋、大唐,因而在我国战争史上尤为亮眼。

北魏末年六镇起兵天下大乱,两位军阀就此崛起,宇文泰和高欢各自拥立北魏宗室扶持成立西魏和东魏,西魏虽然拥有八百里秦川沃土,可是渭河平原才3万平方公里远远不如拥有华北平原的高欢(华北平原30万平方公里),西魏国力远远不如东魏。

沙苑之役,宇文泰高欢高下立判!北周隋朝唐朝皇室祖先全部参战

537年东魏权臣高欢率领二十万大军想要一举灭掉西魏统一北方,高欢队伍庞大、阵容华丽,一路招降无数,很快高欢兵进许原,遥指长安,此时的西魏国刚刚闹了大饥荒,国力贫弱,剩余军队不满一万。

但掌权者宇文泰力排众议率领轻骑赶到渭河北岸的沙苑,列兵于渭曲,埋伏于芦苇之中,高欢轻敌冒进,进入了宇文泰的埋伏圈,结果导致了20万大军全军覆没,高欢仅仅率领数骑逃出。

沙苑之役,宇文泰高欢高下立判!北周隋朝唐朝皇室祖先全部参战最初,宇文泰在东魏大军压境时,亲率不满1万人,自恒农回师渭水南,征诸州兵迎战,还没有汇合,宇文泰就准备出战高欢。西魏诸将都说:“众寡不敌,我们应该坚壁固守。”宇文泰力排众议:“高欢刚过边境,我们就已经有这么多人投降了。等到高欢逼近长安,恐怕大势已去。我们现在就应该主动迎击高欢。”于是,宇文泰为阻止东魏军逼近长安,乘其远来新至,不待州兵齐集,即令部卒在渭水架设浮桥,携带三日粮秣,轻骑渡渭。

十月初一,进至沙苑,与东魏军仅距60里。这时,宇文泰一面派部将达奚武领数骑侦察,一面与诸将商议,决定在沙苑以东10里苇深土泞的渭曲设伏。

西魏军以赵贵居左、李弼居右,背水列阵,以待东魏军。
次日午后,东魏军果然进入伏击区,见西魏军少,未等列阵便争相进攻。

宇文泰乘东魏军轻敌不为行列,当即下令出击,李弼、赵贵伏兵顿起,李弼的铁骑从横向急击东魏主力,将高欢大军截为两段,在沙苑一举击溃东魏军队,临阵斩首6千,临阵降者2万人。西魏军追至河上,再次大破东魏军。前后两次共俘虏7万人,缴获铠仗18万件,高欢连夜跨骆驼逃往黄河西岸。骠骑大将军于谨领六军配合作战,李弼率铁骑横击,大破东魏军,歼8万人,余皆溃散。宇文泰挑选了2万人,其余5万人都被释放。命令将士每人在战场上植柳树一株,以示庆贺。
此战,西魏军判断准确,根据地形特点,从容设伏,获得了以少胜多的战果。

沙苑之役,宇文泰高欢高下立判!北周隋朝唐朝皇室祖先全部参战

实际上东魏主帅高欢亦是不世出的顶尖战略家,他第一时间发现了芦苇的战术价值,据史料记载,高欢询问诸将:我军不明敌情,先放火烧了芦苇如何?不用说,这把火一旦烧起来,宇文泰的队伍势必命丧火海。纵使逃出大火,西魏军阵势一乱,人数又少,东魏军趁势压上,西魏也是难逃大限。

然而关键时刻,高欢突然犯了选择困难症,他自恃以多打少定能取胜,又想生擒宇文泰以宣扬军威。把明摆着该怎么做的计策拿出来询问,其实也是在问自己,到底该用什么办法取胜才更得意呢? 高欢帐下头号妖星侯景,敏锐地揣摩到高欢的心思,身为大将,他也有点养寇自重的心思,如果这么容易便干翻西魏,有道是狡兔死走狗烹,以后自己岂不没了前程。因此侯景建议不要火攻,而以堂堂正正之师生擒活拿宇文泰。

结果就在将帅们的集体骚操作中,东魏军放弃火攻,大大咧咧掩杀过去。由于地势起伏不平,将军们无法通视战场,阵形刚一展开便有些凌乱。西魏军乘势杀出,以精锐骑兵直穿东魏军阵,采取以快打慢、以骑击步的战法,经过惨烈的厮杀,东魏军20万人的队伍被冲的星落云散,一时竟不知狂暴的西魏人到底有多少兵。多达7万的东魏士兵扔掉武器,向西魏人投降。

凭借这场以弱胜强的伏击战,宇文泰既巩固了建立不久的西魏政权,确立了东西魏割据的局面,同时也巩固了自己在西魏政权的主宰地位,为之后北周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宇文泰由此开创了关陇贵族集团,八大柱国十二将军。

沙苑之役,宇文泰高欢高下立判!北周隋朝唐朝皇室祖先全部参战

北周、隋朝、唐朝三个朝代的皇族祖先,全都参与了这场战斗。北周太祖宇文泰,时任西魏丞相兼柱国大将军;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之父杨忠,时任宇文泰禁卫军督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祖父李虎,时任骁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沙苑之战后东魏不再能随意侵入关中,东西魏的主战场转为河东(山西)和河南。

沙苑之役,宇文泰高欢高下立判!北周隋朝唐朝皇室祖先全部参战

沙苑之役,宇文泰高欢高下立判!北周隋朝唐朝皇室祖先全部参战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