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人种起源的吉尔吉斯人怎么成为了突厥民族( 04-05)
高加索人种起源的吉尔吉斯人怎么成为了突厥民族-民族史吉尔吉斯人是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属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又译为柯尔克孜人(中国境内的译作“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意为“山里的乌古斯人”,也有认为是“四十个部落”、“山里游牧人”、“赤红色”等含义。一提到吉尔吉斯人,我们大多会想到吉尔吉斯斯坦这个位于中亚天山腹地的小国。和大多数中亚国家一样,吉尔吉斯斯坦也是一个突厥语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但是也许你想象不到,在今天看起来存在感并不强的吉尔吉斯人却是所有所有突厥民族中历史最悠久的,甚至比突厥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还要早近千年。弹奏传统乐器库姆孜的吉尔吉斯人关于突厥人的起源,最早关于突厥人的历...
大清平叛:准噶尔疆域达700万平方公里,历时70余年终被大清灭亡( 03-08)
大清平叛:准噶尔疆域达700万平方公里,历时70余年终被大清灭亡-民族史朱元璋灭亡元朝以后,对于逃亡草原的“北元”政权一直耿耿于怀,多次不惜国力的派遣精兵强将远征草原,终于灭亡“北元”,使蒙古族再次成为一盘散沙。满清和蒙古相邻,满清与蒙古是天生的敌人,因此满清崛起以后先后多次与蒙古族林丹汗发生激战,终于在1635年被多尔衮灭亡,甚至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从此以后,漠南蒙古臣服于满清,皇太极也正式被蒙古族尊为“博格达彻辰汗”,这也被清朝皇帝视为荣耀,历代皇帝都以身兼“蒙古大汗”为荣。漠南蒙古族归顺满清以后,清朝历代皇帝采用规模远朝历代的“和亲”政策,死死的绑架漠南蒙古族,成为清朝北方边境线上的坚实屏障。这一时期,清朝皇帝也会迎...
准噶尔灭亡后,北疆民族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 02-19)
清代乃至上溯到明代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新疆的民族构成是“南回北准”——南疆维吾尔、北疆准噶尔蒙古人。(“回回”一词最早出现在北宋所著《梦溪笔谈》一书中,多数意见认为回回即回纥、回鹘的音转。顾炎武在《日知录》卷29吐蕃回纥条中说:“唐之回纥即今之回回是也。《唐书》回纥一名回鹘,《元史》有畏兀儿部,畏即回,兀即鹘也,其曰回回者,亦回鹘之转声也。”)如果说当时北疆一点维吾尔族都没有也不对,因为准噶尔人也要吃菜、也要吃面、也需要人来种地,但他们不种啊,怎么办?好办!到南疆抓一些人过来种呗。需要说明的是,在清政府将新疆重新纳入版图之前,南疆的维吾尔人一直是被北疆的准噶尔人统治的。这就抓了一些维吾尔人到伊犁来种地,为什么是伊犁?因为一是伊犁水土...
西域伊斯兰化:从喀喇汗王朝到叶尔羌汗国( 02-14)
西域伊斯兰化:从喀喇汗王朝到叶尔羌汗国-民族史本文所说西域,主要指中国新疆。唐时西域的佛国林立,与后世的新疆截然不同。这一转变产生于宋初至明代。这是西域文化的断层,也是新疆文化的重塑。文化的转变,归根结底是势力碰撞的结果。自从安史之乱后,唐朝势力退出西域,由此形成大国权势的真空,拉开文化重塑与民族融合的序幕。西域三十六国一、喀喇汗王朝:伊斯兰教传入使得新疆第一次伊斯兰化的是喀喇汗王朝。喀喇汗王朝的建立是西域格局改变的重要事件。自怛逻斯之战后,阿拉伯人停止了东进的脚步。伊斯兰教的再次东进,则是凭借喀喇汗来势凶猛的铁蹄。此前,西域的主要国家大多信仰佛教,兼有拜火教、景教等。面对伊斯兰教强劲的推进,于阗、...
清朝消灭准噶尔汗国的历史意义( 12-25)
清朝消灭准噶尔汗国的历史意义-民族史满清消灭准噶尔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方面遏止了沙俄在亚洲的扩张,保卫了西部和北部边疆,将新疆和西藏真正全面纳入统一王朝版图。另一方面终结了漠北蒙古的离心倾向,捍卫了满清做为蒙古大汗继任者的权威性,为牢牢掌控蒙古实行满蒙一体夯实基础。和准噶尔70年搏杀,清朝笑到最后。1755年,准噶尔因天花而内乱不止,乾隆皇帝趁势出兵,在1757年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随后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于1759年彻底平定天山南北。那么清朝消灭准噶尔汗国到底有哪些历史意义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平定西域,二是确立东亚霸权。清朝消灭整个汗国,绝不仅仅消除了西北部的心腹大患,更重新确立...
大清雍正惨败:噶尔丹策凌的和通脑儿大捷( 12-21)
大清雍正惨败:噶尔丹策凌的和通脑儿大捷-民族史噶尔丹策凌汗执政之后,为了准噶尔汗国的和平与稳定,希望不再与清朝兵戎相见,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可当时清朝皇帝雍正以噶尔丹策凌年少无治国经验,决定趁此机会讨伐准噶尔。公元1729年(雍正七年)3月雍正皇帝命领侍卫大臣三等公傅尔丹为靖边将军,出师北路,川陕总督三等公岳钟琪为大将军,出师西路,征讨准噶尔。公元1731年(雍正九年)春,噶尔丹策凌令库克辛祃木特和台基色布腾等以二千兵围困鲁克察克(今吐鲁番克沁)、哈喇和卓(今吐鲁番东),攻打和牵制两路清军,与此同时,令大小策凌敦多卜率兵三万,抓紧时间,准备攻打清军的主力——北路军。大小策凌敦多卜及多尔济丹巴等率军,渡...
准噶尔噶尔丹大败清军的乌尔会之战( 12-21)
准噶尔噶尔丹大败清军的乌尔会之战-民族史1812年俄罗斯卫国战争战场上,拿破仑大军遇到了卡尔梅克人的骑兵团,他们和俄罗斯军队并肩战斗,抗击入侵,骁勇无比,屡建奇功。令法军感到有意思的是,他们举的旗帜却和俄军不同,上面绘着一条龙——那是准噶尔时代的军旗……公元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兴兵南进,于六月十四日进抵漠南的乌珠穆沁左旗东北索约尔济山,兵锋遥指满都北京,大大动摇了清朝对漠南蒙古的统治。康熙帝决定打退噶尔丹的进犯,率兵亲征。与此同时,噶尔丹在索约尔山西麓之乌尔会河东岸的乌兰之地安营扎寨。噶尔丹派罕都率领两千余人的宣传队,分别为两队进入乌珠穆沁边境做宣传工作。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
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对西藏的远征( 12-21)
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对西藏的远征-民族史策妄阿拉布坦在位时发动了对西藏的远征,准噶尔部统治西藏达三年之久。这次远征的得手,西藏政教上层长期的内讧是重要原因。自从占据青藏地区的和硕特汗王固始汗死后,其子孙与西藏地方势力不和,藏内政局开始动荡。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固始汗之孙拉藏汗杀藏王第巴桑结嘉措,废黜六世达赖仓洋嘉措,另立意希嘉措为六世达赖,更引起西藏僧俗界的不满。拉萨三大寺僧人暗中与策妄阿拉布坦联络,密谋借准噶尔部的力量推翻拉藏汗的统治。策妄阿拉布坦早以控制喇嘛教格鲁派圣地西藏为宿愿。与三大寺僧人的联系建立后,他表面上与拉藏汗联姻结好,暗中做远征西藏的准备工作。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准噶尔后期对哈萨克汗国的征伐和战争影响( 12-21)
准噶尔后期对哈萨克汗国的征伐和战争影响-民族史哈萨克汗让基尔死后,其子头克继承汗位(1680—1718年)。头克对外力图保持与布哈拉等汗国的和睦友好关系,对内则采取一系列加强统治和扩大汗权的措施。著名的《头克法》(热蒂·扎尔加)即他在位时制定的封建法规。头克统治时期,哈萨克各部帐之间的政治联系得到加强,这有利于抵御外族的侵袭。但头克汗晚年,随着政治上的逐步解体,各部帐之间的联系开始松弛。十八世纪初期的哈萨克族已是按地域分为大、中、小三帐。巴尔喀什湖西北的一部称作中帐或中玉兹,清代史籍中称为左部,自称鄂尔图玉兹;巴尔喀什湖西南游牧的一部称为大帐或大玉兹,清代史籍中称作右部,自称乌卢玉;在大帐西北游牧的...
准噶尔灭亡察合台汗系的叶尔羌汗国( 12-21)
准噶尔灭亡察合台汗系的叶尔羌汗国-民族史明末清初,察合台后裔建立的叶尔羌汗国政权统治着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区。随着伊斯兰教在天山南路的传播和发展,当地的宗教势力十分强大。自中亚伊斯兰教苏菲派纳克什班第教团领袖玛哈图木·阿杂木和卓死后,其长子玛木特·额敏和幼子伊斯哈克·瓦里为争夺教权,各立派系,明争暗斗。伊斯哈克·瓦里和卓早在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就来到叶尔羌汗国传教,在当地有很大影响,其派系被称为“黑山派”或“黑山宗”。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玛木特·额敏和卓之子玛木特·玉素布和卓也进入叶尔羌汗国传教,与黑山派相对峙,这一派系被称为“白山派”或“白山宗”。黑山、白山二派为掌握世俗政权,分别支持叶尔羌汗王...
准噶尔反抗沙俄侵略( 12-21)
准噶尔反抗沙俄侵略-民族史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开始,沙俄哥萨克军在准噶尔部的传统游牧地上先后建立托木斯克,库茨涅茨克、叶尼塞斯克,克拉斯诺雅尔斯克等军事堡垒,并以武力为后盾,胁迫准噶尔部首领归服俄国。与此同时,准噶尔部为维护民族独立开始了反对沙俄兼并其牧地的斗争。这一斗争的前一阶段是在巴图尔珲台吉和僧格的领导下进行的,后一阶段则是以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为领导者。巴图尔珲台吉任准噶尔部首领时,叶尼塞河上游的吉尔吉斯人是准噶尔部的属民,他们向巴图尔珲台吉交纳贡赋。鄂毕河中游也是准噶尔部属民的牧地,在这里,准噶尔部首领曾与俄国人谈判,确定双方以鄂木河与鄂毕河上的黑角沿线为界...
近百年征战准噶尔汗国,开创满清1300万疆土( 10-27)
近百年征战准噶尔汗国,开创满清1300万疆土-民族史准噶尔在西域的四处征战,引来满清视线西顾。满清在1757年彻底击败准噶尔,疆域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清朝的扩张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统一了东北地区,东征朝鲜,西征漠南蒙古;第二阶段是从1644年入关,迅速击败了李自成、张献忠和弘光、永历等南明政权,平定三藩之乱和统一台湾;第三个阶段是从1689年和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和准噶尔发生了近100年的战争,最终将外蒙古、西藏、青海和新疆纳入了版图,进一步确立近世中国版图基础。满清和准噶尔之战,是一场雄壮的维护领土统一战争。本文就是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详细为您解说:一,葛尔丹之败:他...
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竞争的中国历史( 10-25)
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竞争的中国历史-民族史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竞争的中国历史北方民族历史与发展关系图注:本文笼统地把北方民族都归类游牧民族,其实东北的肃慎系从来就不属游牧生活方式(最北边也仅是养鹿,与草原上的牛马羊不同),而是渔猎、半渔猎半农耕或完全农耕。游牧民族对整个欧亚大陆都曾产生影响,但一些大型的游牧帝国主要出现在中国境内,比如匈奴,突厥等等。中国的游牧民族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西部的羌人、藏人;一类是北部的蒙古人、鲜卑人;一类是居于东北,渔猎、农耕和游牧混杂的满人、女真人、辽人等。历史上,羌人、藏人对中国的影响不大,仅仅出现在东汉和唐朝初期。北方蒙古帝国虽然军事力量强大,占领中国全境...
南回北准与今日新疆民族构成( 10-15)
南回北准与今日新疆民族构成-民族史关于新疆民族构成的一篇重要的文,新疆各民族人口的来历清清晰可见要说新疆的民族构成,就要简单追溯一下乾隆朝重新将新疆纳入版图时期的民族构成,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如果你看清代关于新疆的文字,会常见到这个词,即:“南回北准”。什么是“南回北准”?天山横亘新疆中部,基本将新疆一分为二(南疆面积更大些),天山以北称之为北疆,天山以南称之为南疆,如果再细点分,还有个东疆,即哈密和吐鲁番地区。南疆和北疆因为天山的影响,水文气候都有很大的差别,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地理环境的不同,必然就会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自然也就会有着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那么清代的南疆,主要...
明末清初蒙古各部在西藏的角逐( 02-22)
明末清初蒙古各部在西藏的角逐-民族史西藏地域辽阔,达到了120多万平方公里,明末清初,和硕特蒙古、喀尔喀蒙古、准噶尔蒙古、满清在西藏进行了多次角逐。和硕特蒙古、喀尔喀蒙古、准噶尔蒙古、满清在西藏进行了多次角逐起先,和硕特部在西藏建立了和硕特汗国。1634年,西藏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和罗桑却吉坚赞因受到噶举派政权藏巴汗、苯教土司顿月多吉、喀尔喀蒙古却图汗等势力的威胁,共同致信固始汗,请求其出兵救援。1636年,固始汗亲自赴拉萨与达赖商议出兵事宜,被授予“丹增却杰”(执教法王)的称号。之后,他又遣使表示归顺后金政权,以稳固后方。1637年,固始汗进入青海,灭却图汗,控制青海全境,1640年又发兵...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