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时的东北民族关系

1626年,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经历了皇权的争夺最终继位,进一步强化巩固八旗制度,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善待明廷降将,加强集权统治等政策。和明廷的战争在求和中得到和缓,一方面使内部矛盾得以解决,另一方面将兵鋒指向东北地区的周边民族,解决了来自西北方蒙古和北方黑龙江以北地区的民族后顾之忧,巩固了做为满清根据地的东北地区民族关系,以待与明廷更大的战略决战。

皇太极早期,漠南蒙古民族势力最强的为自称蒙古大汗的察哈尔的林丹汗。其他蒙古族各部均受林丹汗的控制和欺凌。皇太极对这些部落采取“恩威并用”的招抚政策,对帅部来归的赐予厚礼,授予官爵。对林丹汗亲征围剿,使林丹汗先逃至土默特,后又串至青海,1634年,林丹汗病死于青海的大草滩。最后,皇太极帅兵在河套地区消灭了林丹汗的残部,得元代传国玉玺而归。1636年,漠南蒙古民族十六部在盛京尊皇太极为可汗。在此基础上,皇太极积极联络漠北土谢图汗,札萨克汗,车臣汗三个部的喀尔喀蒙古,1638年,漠北蒙古民族三部“遣使来朝”,皇太极与其订立“白骆一,白马八”的岁贡盟约,与漠北蒙古民族建立了臣属关系。

黑龙江是女真民族的故乡,皇太极继位后更加重视黑龙江流域的经营。1631年黑龙江中游的虎尔哈托黑科等四首领来朝贡物。1634年,精奇里江索伦部巴尔达齐帅四十人来朝贡貂皮。在其影响下,外兴安岭以南索伦部多数都归附后金。1637年,黑龙江上游乌鲁苏城的索伦部首领博木博果尔帅八人来朝。于是,黑龙江上游南北两岸各城屯俱附之。此外,鄂嫩河,尼布楚一带的蒙古茂明安部,贝加尔湖以东的使鹿部皆先后归附。后博木博果尔叛乱,皇太极派萨木什喀,索海平叛,1641年,清军攻取齐洛台(今俄罗斯远东赤塔),俘获博木博果尔及其余部。收复和控制了贝加尔湖以东广大地区。至此,“自东部海滨(鄂霍次克海),迆西北海滨(贝加尔湖),其间使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厄鲁特部,以及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

皇太极征服了北方西部漠南漠北蒙古民族,正北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野人女真族和东方的朝鲜,解除了内外的后顾之忧,巩固了东北根据地民方向关系。皇太极又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与明廷领土的争夺上。扼制进关的咽喉—宁远久攻不下,他就另辟蹊径,从更西面的喜峰口,古北口迂回入关,从1629年到1636年的六七年间,先后几次对河北,山东以及等京畿周围等地区攻城略地,掠走数十万中原人口,如入无人之境。关外守将洪承畴,祖大寿相继投降,整个关外只有宁远一座孤城。1636年的五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定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七年之后,即1643年9月,皇太极突患脑充血死去。稳固的东北局势和民族关系,为之后清军入关奠定了基础。

皇太极时的东北民族关系 
  关于满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