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般

悦般,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国名,“般”的读音应为“盘”。因其地古称“洧盘”而得名。南北朝时期做为西部强国之一与高车、柔然、厌哒、北魏共同争夺西域[即新疆地区]。

悦般是北匈奴后裔建立的,东汉时期,北匈奴西迁康居,其部落老弱病残者留居于新疆焉耆以北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一带,后与乌孙人、高车人同化融合,自成一国,南北朝时, 国境拓宽至伊犁河流域。

悦般在与北魏与柔然争地的战争中,初与柔然交好,不久反目,征战不绝,并与北魏结盟,共同打击柔然,并于北魏保持着友好关系。其政治影响近似汉代乌孙。

悦般地图
悦般地图

《魏书·西域传》载天山腹地有乌孙与悦般两国。乌孙之名已见于《史记》,而悦般国名首见于《魏书》。《魏书·西域传》虽将乌孙与悦般分别记为两国,但却留下了许多疑点,详加推究,不得不使人怀疑悦般即是乌孙,两国实为一国,因为,赤谷城同为乌孙、悦般之都城。

柔然在五世纪上半叶入主漠北,继而攻打西域诸国。位于柔然西面的悦般曾经与柔然结好,并可能合作逐走乌孙。乌孙西迁后,两国瓜分乌孙的土地,悦般迁入乌孙故土,位于乌孙西北。后来柔然与悦般反目,屡次交战,时间在柔然大檀可汗(414年-429年)在位期间。北魏太武帝希望联合悦般夹击柔然,太廷三年(437年) 董琬、高明出使西域期间可能曾经会晤悦般王。太平真君九年(448年),悦般遗使北魏求援,希望东西合击柔然。柔然处可汗 吐贺真(444年-464年)因此丧失了鄯善、焉耆,其后的反攻却成功夺回焉耆,继而灭高昌 沮渠氏政权,以十分忠于柔然的 阚伯周为高昌王, 高昌成了柔然的傀儡政权。柔然没有停止侵扰悦般,悦般随后西迁欧洲,估计是被柔然迫走。

悦般后世发展,余太山先生认为悦般就是阿瓦尔人,关于阿瓦尔人,多数人认为是被突厥击溃的柔然,余太山先生认为阿瓦尔人是悦般。最有力的证据是,柔然在东,突厥在西,被突厥灭掉的柔然应该往东跑,怎么会越过突厥向西呢?在突厥以西的民族,最合适的候选只剩下悦般。

悦般族属起源,悦般是北魏时一个西域国家,最初在龟兹以北游牧,最早出现在《魏书》,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魏书》及取材自的《魏书》的《北史》载有少量悦般的资料,之后悦般再没有出现在任何史籍上。国内外学者对悦般的起源看法不一。日本学者松田寿男在《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提出悦般应是嚈哒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余太山在著作《嚈哒史研究》指出悦般可能属于北匈奴其中一个部落。亦有中国学者认为悦般是被嚈哒灭国后四处流徙的贵霜人。悦段被认为与黑汗王朝中的样磨有关。

根据《魏书·西域传·悦般传》的记载,悦般在西域活动的时间应该不长。有关悦般的记载始于北魏太武帝太廷三年(437年),董琬、高明出使西域,最后的记载在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前后大约12年。西方学者 E. H. Parker 分析悦般及阿瓦尔的族名,认为两者有所联系。哈萨克人认为大玉兹中的阿勒班是悦般后代,即悦般后代有哈萨克阿勒班、样磨、阿瓦尔等多种说法。

也有观点认为悦般国的人并没有西迁欧洲,而是分裂成了四个部分:处月( Chuyue;沙陀);处木昆(Chumuhun) ;处密(Chumi);处半( Chuban)。

对于 处月(沙陀)处木昆 处密,我们唐代的史料记载很多,而所谓的 处半( Chuban),我们的古籍上好像从来没有记载过。

处月分支,混合突骑施Turkuts,在准噶尔南部部,巴里坤湖Barkol以西形成了沙陀Shato部落。

悦般 
  关于阿尔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