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朝鲜战争的反思

  战火的确烧到了鸭绿江边,但是鸭绿江的那边,不是鸭绿江的这边。美国介入朝鲜战争时陆军只有约20个师,主要部署方向是欧洲,在这样的兵力和部署格局下,如果说美军准备入侵中国,纯属匪夷所思。美国当时既没有入侵中国的实际计划,也没有入侵中国的长远打算。意图进攻中国是重大的战略选择,如果属实会有很多迹象表现出来,而无论当时还是现在一点依据也看不到。中国的决策层作出出兵决策后,下发了一个《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其中有“(3)从北朝鲜缴获文件及其他方面证明,美国确有侵占朝鲜后进一步侵占我国东北的阴谋计划。(4)美国此种计划与以前日本对华侵略历史如出一辙,日本是第一步侵略朝鲜、台湾,第二步侵略东北,第三步侵略全中国。由于这一切,为了我国的安全,不能对美军侵朝置之不理。”这些臆造和想象的证据今天看来纯属子虚乌有。《指示》中还有“使人人对援朝表示积极有信心不怕困难,对美帝国主义表示不共戴天,使亲美恐美情绪与抗日运动中的亲日恐日情绪同样不能容身。”、“在报纸上应多发表反对美国扩大战争侵略朝鲜、台湾,反对亲美恐美”,就此开始了对美国的妖魔化,也开始了对民意的训导。随着毛泽东时代的结束,不计其数的“指示”已如过眼烟云,但这个添加了民族主义佐料的《指示》却始终在部分人群中发挥着作用。

  “抗美援朝伟大”论的拥趸者最喜欢说的一个理由是保住了北朝鲜,中国就有了一个“军事缓冲区”,并以成语唇亡齿寒佐证。其实这个“军事缓冲区”对中国意义不大,中国最能威慑入侵者的是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以及新政权的“人民战争”思想,二战时一百多万日军陷在中国战场动弹不得,这个前车之鉴其它军事大国怎能不忌惮?不要说1950年时美国的20个师,就说上世纪70年代苏军在西伯利亚部署的100万军队,又能把中国怎么样?

  至于“武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只能理解为侵占了传统意义上的,但当时处于分治状态的中国,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管辖效力没有到达台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是蒋介石政权(可称作原中华民国遗留政权)邀请的,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仍在蒋介石政权身上,从法理上讲,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不是武装侵占中国领土,而是干涉了中国内政。朝鲜战争和美国染指台湾是互为因果的,北朝鲜发动进攻标志着冷战升级为局部性热战,苏联拿朝鲜半岛作文章,美国自然就想到了拿台湾岛作文章,因为从军事角度看,在东亚,东方阵营在陆地上有优势,西方阵营则在海洋上有优势,台湾岛恰恰就是一个便于美国发挥军事优势的目标。美国如果想挽救蒋介石政权,三大战役时出兵更有利,中共部队到达长江北岸时出兵也还来得及,等到蒋介石政权流落到台湾岛上再救就晚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表面上是要挽救蒋介石政权,实质上则是美国因应冷战升级而采取的战略措施,从这一层面讲,新中国的决策层选择“一边倒”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接到准备参战的动员令,部队基层是不大情愿的,以前在本国为土地革命牺牲,为建立新中国牺牲,积极性很高,去外国为别的国家打仗就没有动力了。国内刚刚结束长期的战乱,人民也有厌战心理。最高领袖提出了一个很有鼓动力的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个口号后半句为虚,前半句也为虚。中国出兵时,美国飞机对鸭绿江对岸的目标肆意轰炸,却唯独不炸江上的桥梁,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在回忆录中对此予以提及。事实上美国严格遵循朝鲜战争是有限战争、局部战争的定位,把它作为美苏对抗的一场热身赛,美国并不希望有第三国参与这场比赛。中国出兵的标准是只准北朝鲜向南打,不准南方向北打,这哪里是“抗美援朝”,明明是“助朝打美”。

  虽然中国在北朝鲜发起进攻后就开始了军事调动,但101日的朝鲜战况与早先的预计已经大相径庭。“如果过了三八线,我们一定打过去。”所预计的局面是北朝鲜军队主力犹存,南方的军事力量占了上风,中国军队上前助一臂之力;101日的现实是北朝鲜军队的大部损失,中国军队赴朝作战就得担当主力的角色,如果中国军队作战失败被赶了回来,就可能召致美军的报复性进攻,这是中国领导层大多数人对出兵谨慎保守的原因。

  美国对朝鲜战争的一系列反应展现了它的战略实力和军事能力,对于和美军作战,“这场仗是不是能打?”说明最高领袖在军事上是没有把握的,彭德怀的“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可以同美国军队较量一下。”说明他认为有可能打赢,并不是肯定会赢。孙子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中国的军政领导人庙算很不明朗,怎么能急着出兵呢?孙子兵法又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中国的军政领导人是先打过去再说,走了后一条路。孙子兵法还云:“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中国参与朝鲜战争有好处吗?战争目标是什么呢?能达到这个目标吗?”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这一大多数人的意见是符合“非危不战”原则的,如果当时的决策层能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制定决策,中国与朝鲜战争无缘。

  五、战争目标定错及三八线的政治、军事含义

  第二次战役后,战线又回到了三八线附近,一些国家开始斡旋和谈。19501212日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开会,13个亚洲国家的代表团起草了《朝鲜和平方案》,主张:“立即停火;中美两国军队撤出朝鲜;美军撤离台湾海峡;南北朝鲜军队解除武装,由联合国成员国组成的少量部队和联合国朝鲜委员会留在朝鲜,完成选举后撤走。”该提案以51票对5(苏联、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通过。13国提案对中国是很有利的,其中有“美军撤离台湾海峡”这一促使最高领袖作出战争决策的政治目标。而且必须注意的是,联合国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支持这一提案,这一提案代表了大多数国家期望和平的意愿。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1951111日联合国“朝鲜问题三人委员会”在13国提案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朝鲜问题的五步方案:“1.立即实现停火;2.举行一次政治会议以安排恢复和平所应采取的进一步措施;3.外国军队分阶段撤出朝鲜,并采取措施以实现联合国关于在朝鲜建立统一政府的决议;4.在实现第三条步骤之前,制定出管理朝鲜和确保朝鲜和平与安全的临时性办法;5.由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国代表举行会议讨论远东问题,其中包括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1951113日,联大政治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五步方案。在今天看来,这一提案不论对北朝鲜还是对中国都相当有利,对北朝鲜而言,“外国军队分阶段撤出朝鲜”可以保障它的安全;相较于13国提案,五步方案更全面地考虑了中国的利益,“由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国代表举行会议讨论远东问题,其中包括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实质上是承认了中国为世界四巨头之一,这将使中国获得雅尔塔会议上中国不曾获得的地位.有了四巨头之一的政治地位,不仅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解决起来不在话下,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大开方便之门。

  对于五步方案美国表态赞同,117日中国政府却致电联合国:“先停战后谈判的原则,只便利于美国维持侵略和扩大侵略,决不能导致真正的和平,因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不能予以同意。”
中国的决策层主张先谈判后停战,实质上是想继续打下去,要战争不要和平。第三次战役后战线已经接近
37线,金日成在领土上已经占了不小的便宜,和平提案已经包括保障中国政治利益的最重要的两条──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此时是结束朝鲜战争的最佳时机,也是中国名利双收的最佳时机,为什么中国的决策层还要继续打下去呢?这就涉及中国出兵的战争目标了。

  中国出兵朝鲜的战争目标,很明确,就是把斯大林和金日成的冒险空想达成实现,统一朝鲜半岛。这一战争目标从宏观上看不符合当时美强苏弱的战略态势,从微观上看东方阵营谋划已久的第一梯队的攻势仅几个月就被西方阵营的武装力量打垮,仓促间把第二梯队开上去替补,能保住北朝鲜政权的存活就不错了,怎么能奢望把西方阵营的武装力量逐出朝鲜半岛呢?

  代表了众多中小国家意见的五步方案对中国十分有利,赞同五步方案就是与众多中小国家结成统一战线,而中国的决策层却把统一战线拱手让给了美国。拒绝五步方案使中国在法理上处于被动地位,在世界上失掉了大多数国家的理解和同情,中国的政治地位急速下降了。
这是中国在朝鲜战争中政治斗争的转折点,由主动彻底转为被动,中国政府不认真对待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五步方案是一个极大的政治错误。探究一下当时最高领袖的思想状态,可看出三点:一是意识形态至上,国家利益居其次
;二是在国际政治上只走大国路线,不走群众路线,只想着傍苏联,不愿搭理众多中小国家;三是既不懂军事,又迷信武力,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已经出现攻守之势开始易位的微妙变化,最高领袖却混然不觉。

  拒绝五步方案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130日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以44票对7票通过了美国所提的谴责中国为对朝鲜的侵略者的议案,这一方案的通过是东方阵营在联合国舞台上政治斗争的一次大失败,中国的国际声誉遭受了很大损失。518日第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美国所提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禁运的提案,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对中国禁运武器、弹药、战争用品、原子能材料、石油、具有战略价值的运输器材以及对制造武器、弹药和战争用品有用的物资。

  合理的战争目标是什么?很简单,就是恢复三八线,二次战役结束时这个目标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对中国而言战争的脚步应该到此为止。“有理有利有节”是一项很好的政治军事策略,如果在第二次战役后停止大规模军事行动,及时转入政治斗争轨道,可能出现边谈边打的局面,但打的规模会小得多,在不把朝鲜战争的政治主动权和军事主动权让与美国的情况下,中国志愿军的伤亡会小得多,笔者估计志愿军至多再伤亡几万就能结束战争。如果 中国以恢复三八线为出兵目标,就能取得军事和政治的双重胜利,付出的伤亡不到最后实际结局的四分之一,物质上的消耗也不大,尤其是在美苏对抗的战略格局中将获得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军内就出现对第二次战役后没有停下来表示遗憾的声音,近年来民间也出现很多这样的声音。确实是一个遗憾,但这个遗憾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武力统一朝鲜半岛是斯大林、毛泽东、金日成在战争爆发前的共识,当第三次战役结束,东方阵营的军队又一次越过了三八线,“统一朝鲜半岛”这一既定目标又一次在前面招手时,东方阵营的军队是停不下来的,如果停下来,发动这场战争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二战尾声时,美苏协议以朝鲜半岛上的北纬38°线作为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三八线的划定为美苏两国在远东和朝鲜半岛的冷战格局奠定了基础,三八线也成为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对垒的既定分界线。三八线表面上是美苏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实质上是美苏在东亚的战略平衡线。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错误就在于没有遵循节制原则,想再进一步,独占朝鲜半岛,在战略对抗中压苏联一头。如果它恢复三八线后止兵,在政治上、道义上收获已经很大了,军事上因为歼灭了北朝鲜军队的主力也很安全。中国介入朝鲜战争,把苏联失掉的这条战略平衡线恢复过来,已属难得,而要逾越这条线就超出了自身力量所能达到的范畴。

  第二次战役西线战事结束后,128日彭德怀致电最高领袖:“不能给以歼灭性打击,即使能够越过三八线或取得汉城,也不宜这样做”、“拟在三八线以北数十里停止,让敌占三八线,以便明年再战歼灭敌主力。”
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看到彭德怀的电报后,也认为部队亟需休整补充,况且在第一线兵力上,中国军队也不占绝对优势,因而建议推迟两个月发动下一次战役,最高领袖采纳了彭的建议。但
13国提案通过后,出于为武力统一朝鲜半岛作政治铺垫这一目的,1222日中国政府声明反对13国提案。最高领袖改变了原定的志愿军休整2个月的计划,决定打一场废除三八线的政治仗,1213日最高领袖给彭德怀发电:“目前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

  第二次战役是一场胜仗,但只是收复失地的胜仗,并没有消灭美军的有生力量。第一、二次战役后志愿军减员8万人,约占总兵力的五分之一,收复失地的同时后勤补给的距离也大大拉长,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进攻很不明智。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但在战争状态中军事上的得失又左右着政治的天平,不顾军事上的可行性硬让它为政治服务必然会带来相反的效果。12
19日彭德怀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致电最高领袖:“两次大胜后,速胜和盲目乐观情绪在各方面都有增长。”、“据我看,朝鲜战争仍是相当长期的,艰苦的。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战线缩短,兵力集中,纵深加强,对联合兵种作战有利。”、“得你13日复电后,现已遵示越‘三八线’作战。如无意外变故,打败仗是不会有的,但攻击受阻或胜利不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21日最高领袖致电彭德怀:“美、英正在利用三八线在人们中存在的旧印象,进行其政治宣传,并企图诱我停战,故我军此时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然后进行休整是必要的。”29日最高领袖发电催促彭德怀:“所谓三八线在人们脑子中存在的旧印象,经过这一仗,也就不存在了。”、“但如不打这一仗,从十二月初起整个冬季我军都在休整,没有动作,则必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甚多揣测,民主阵线各国亦必有些人不以为然,发生许多议论。”

  第二次战役基本上恢复了北朝鲜的领土,
不能不打的抗美援朝战争”的目标已经达到,发动第三次战役脱离了“抗美援朝”,回归到“不应该打的朝鲜战争”,成为“助朝打美”、“助苏压美”,其实质是为美苏争霸效力。1231日,第三次战役开始,中朝联军跨过三八线南进,朝鲜战争的主升浪开始掀起来,这是东方阵营在战略上发起的第二次挑战,是第二次不应该打了。第三次战役历时8天,期间没有大的战斗,基本上是志愿军向前推进,美军主动后撤,中朝联军拿下了汉城,打到37度线附近,但没消灭多少敌人。第三次战役表面上是志愿军节节挺进,美军步步后退,实际的军事态势则是志愿军愈显疲弱,美军则收缩积蓄力量,攻守之势的转化到达了一个临界点。

  第三次战役引来东方阵营的一片叫好,《人民日报》的社论激昂地高呼:“向大田前进,向大丘前进,向釜山前进,誓把美国侵略军赶下海去。”,“不应该打的朝鲜战争”的目标被宣传得尽人皆知。而实际上第三次战役在军事上并不实惠,在政治上则是一场败仗,它强化了盲目乐观心理,促使中国决策层拒绝了宝贵的五步方案。第三次战役的目的是在政治上得势,结果却是在政治上失势,
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决策层在战略上很不清醒,在政治上也很糊涂。孙子兵法云“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发动第三次战役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对中国来说都没有什么好处;孙子兵法又云“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发动第三次战役在政治上是愚蠢的,在军事上是勉强的,如果最高领袖按“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行事中国就能取得“不能不打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孙子兵法还云“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从单纯的军事角度看,第三次战役违反了这一古训。当初定下出兵朝鲜的决策时,领导层在军事上是没有绝对把握的,既然没有绝对把握,就应该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谨慎行事,第一、二次战役是摸着石头过河,而第三次战役是没摸石头就一脚踩了下去,结果踩进了旋涡深水区。

关于朝鲜战争的反思 
  关于朝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