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双方的伤亡情况( 12-03)
苏德战争双方的伤亡情况-民族史在苏联,它叫做卫国战争。在德国,它叫做东线战争。1941年6月22日到1945年5月9日,整整1418个日日夜夜,两个世界级工业强国以死相拼,从北极圈打到高加索山脉,从伏尔加河打到欧洲心脏地带的易北河,战线绵延几千公里。每场重大战役,双方都投入百万大军,坦克数千辆,火炮数万门。参战的士兵来自整个欧亚大陆数十个国家,平均每天都有数万官兵伤亡,一直打到一方的国土全部被占领,武装力量几乎全军覆灭。战争彻底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并且把胜利者打成了超级大国,曾经主宰半个地球的命运五十年。战争的双方对这场战争有着不同的称谓。在苏联,它叫做卫国战争。在德国,它...
二战苏德战争时日本为什么不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12-03)
二战苏德战争时日本为什么不配合德国进攻苏联-民族史日本早就筹备对苏作战,这也是关东军存在的最大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1年6月,苏德战争暴发,数百万德军入侵苏联!一路打到莫斯科,但是为什么日军不北进进攻苏联,配合德国一举打垮苏联呢?反而让苏军调动远东部队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重创德军,最终彻底扭转了二战苏德战场局势。简单说无非两点原因,一是日本高估了苏德战争期间苏联驻远东的军事实力,经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战役的教训,不敢轻举妄动,二是迫于英美对石油等战争资源的控制,日本必须南下,无力北顾苏联。1941年6月,在尚未完成征服英国的战略目标之前,希特勒急不可耐地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开始大举进攻苏联...
俄罗斯为什么没有吞并外蒙古( 11-30)
俄罗斯为什么没有吞并外蒙古-民族史占有有几种方式,一种是控制,一种是文化殖民,一种是影响力渗透,一种是吞并。吞并并非最好方式,有时是最蠢的方式。清政府灭亡后蒙古就掌握在俄国手里,俄国逐渐完全控制蒙古并策划其独立,一开始的确有吞并的想法,沙俄本是一个小公国,它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地跨欧亚的领土第一大国,与它强烈的领土扩张野心是密不可分的,它在鼎盛时期领土达两千多万平方公里,将嘴边的一小块肉咽下去,相信对俄国不是什么难事。在一九一二年的《日俄密约》里,俄国就跟日本一起瓜分在蒙古的利益,俄国借机瓜分了蒙古西部的各项权益和特权,而将蒙古东部暂时让给日本,日本对满洲更感兴趣,满洲也是日本的战略缓冲...
布达佩斯围城战( 11-27)
布达佩斯围城战-民族史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苏联终于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刻,掌握了苏德战争的主导地位。苏联向西推进,德国及其仆从国军队一败再败。匈牙利就是德国法西斯的仆从国,1941年,匈牙利霍尔蒂政府加入德意日轴心国,成为德国的盟友。苏联红军如滚动的铁轮,1944年10月29日,苏联红军开始进攻布达佩斯。一百多万军队被分成两个机动集团行进。计划是将布达佩斯和其他地区的德国及匈牙利军队分割开来,11月7日,苏军进入20英里外的布达佩斯老城郊区,可谓兵临城下。12月26日,苏军切断了连接布达佩斯和维也纳的公路,50万军队完成了对布达佩斯包围,受纳粹支持的“国家领导人”萨拉希·费伦茨...
喀秋莎和珲春张鼓峰( 11-26)
喀秋莎和珲春张鼓峰-民族史“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是世界范围流传度很广的苏联歌曲,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是俄罗斯很常见的女生名字叶卡捷琳娜(Екатерина)的爱称,这首著名的苏联歌曲就是描绘了一位叫喀秋莎的少女对离开家乡去保卫边疆的爱人的思念。这里所说保卫的边疆实际上位于中国珲春张鼓峰!张鼓峰事件,是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苏两国之间围绕着张鼓峰、沙草峰这两个高地进行的一场军事冲突,伪满军也卷入了这场冲突。张鼓峰事件后苏军趁机进占全部张鼓峰,将其划为“苏满(中)界山”,并将其在洋馆坪一带的控制区推进到图们江边,仅给中国居民留出一条通...
俄罗斯吞下又吐出的领土有哪些( 11-24)
俄罗斯吞下又吐出的领土有哪些-民族史俄罗斯拥有着17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占了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4%。但是俄罗斯的人口却只有1.4亿人,只有我国的十分之一,用“地广人稀”这句话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但是俄罗斯国土面积在最巅峰的时期还不是现在,俄国在沙皇统治期间国土面积达到了2500万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拿美国来说吧,美国如今的国土面积是937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从沙皇统治期间到现在俄国丢失了几乎一个世界大国的国土,那么俄国丢失的国土究竟到哪里去了呢?阿拉斯加:171万平方公里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东与加拿大接壤,1784年俄国人在三圣湾建立起了...
二战:进攻苏联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德国失败也是必然的结果( 11-22)
二战:进攻苏联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德国失败也是必然的结果-民族史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德国和苏联迟早有一战,希特勒进攻苏联,其实不过是为了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家都听说过巴巴罗萨计划,它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发生于1941年6月22日—1942年1月苏联及东欧地区。1941年6月22日,德国做出重大战略决议,在对英国作战的制空权,久久拿不下的局势下,决定不惜撕毁在1939年8月23日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东边的苏联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对于二战的欧洲战场,我们通常认为是德国在横扫一切,吞并各国。但在苏德战争爆发前或者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之前,欧洲战场上其实是有两位霸主。除了横扫...
珍宝岛保卫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11-20)
珍宝岛保卫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民族史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中苏界河的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偏中国一侧。1860年清朝和沙俄签署的《中俄北京条约》,中俄以乌苏里江为界。由于珍宝岛位于界河之上,归属在整个二十世纪一直没有定论,中国和俄国(苏联)都声称拥有该岛主权。中俄东段边界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由于珍宝岛、黑瞎子岛等岛位于界河之上,俄国、苏联都曾声称拥有珍宝岛等岛主权(中方认为,中俄边境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上,而该岛明显在主航道以西故归属中国)。1929年中东路事件,国民政府强令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特权而发生的中苏军事冲突,事件后苏联将黑瞎子岛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八月风暴行动之...
中东铁路和中东路事件( 11-20)
中东铁路和中东路事件-民族史中东路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原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日俄战争结束后称中东铁路,即中国东省部铁路之意。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是今日中国东北铁路交通主要干线。早在1891年2月,沙俄决定兴建西伯利亚铁路时,就想在未来铁路的某一站上修筑一条伸入中国境内的支线,以便“直接与人口稠密的中国内地各省通商”。甲午战争后,中国向日本赔款2亿2千万两白银(包括日本退还辽东半岛索款3千万两),清政府财政拮据。沙俄便乘人之危,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四厘借款合同》,提供贷款,以图控制中国。后来,俄...
外蒙古是如何独立的( 11-20)
外蒙古是如何独立的-民族史谁是外蒙古?蒙古各部或与满族统治者联姻,或被武力征服。清代将蒙古分为设官治理的内属蒙古和由札萨克世袭统治的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又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内札萨克蒙古归附清朝较早,多与皇室联姻,后成为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部分。外札萨克蒙古多为清军征伐准噶尔部期间内附或被迫投降,地位在内札萨克之下,而属于外札萨克的喀尔喀蒙古在康熙年间经“多伦会盟”归附清朝。清代后期的官方文书中出现了“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内蒙古”指内札萨克蒙古49旗,“外蒙古”指外札萨克蒙古86旗,有时则只指喀尔喀蒙古。外蒙古独立,指从宣统三年(1911年)12月1日哲布尊丹...
奥塞梯简史:奥塞梯为什么亲俄( 05-12)
奥塞梯简史:奥塞梯为什么亲俄-民族史从历史的角度看,由于16世纪以来俄国领土的迅速扩张,导致亚欧大陆的诸多地区形成了复杂的民族关系。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新生的苏维埃为解决民族问题,便在贯彻高度集权的同时,也在民族聚居区域推行相对的自治。按照苏联的设计蓝图,其境内较大的民族,可以组成“加盟共和国”,而较小的民族,则可以组成“自治共和国”等单位。诚然,由于民族众多,历史各异,所以不同的民族,对苏联和俄罗斯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居住在高加索地区的奥塞梯人,就属于维护苏联且比较亲俄的一支民族。奥塞梯人属于伊朗语族,由历史上叱诧南俄草原的萨尔马提亚人、阿兰人发展而来。中世纪时期,当伊斯兰教在北高加...
吉尔吉斯历史和现状( 04-05)
吉尔吉斯历史和现状-民族史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吉尔吉斯出现在中国文献记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201年,据《史记》所述,当时吉尔吉斯人被称为“鬲昆”或“隔昆”。《汉书·匈奴传》记载:坚昆分布在丁零以西、乌孙以东、乌揭以北,“东去单于庭七千里,南去车师五千里”。吉尔吉斯国旗印欧语系后裔 崇尚突厥文化吉尔吉斯人的始祖相信源自印欧语系的后裔,〈世界境域志〉与波斯地理学家葛尔迪齐提出吉尔吉斯人赤发,晢面,绿眼,身材高大。和印欧人较接近。中国的历史书也说吉尔吉斯人非狼种。后来,有部份部落迁徙至今日西伯利亚南部,并从6世纪至8世纪于叶尼塞河沿岸定居,成为突厥汗国的一份子。吉尔吉...
二战德国攻打苏联的时机正确吗?( 12-22)
二战德国攻打苏联的时机正确吗?-民族史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集结了190个师共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袭击,苏德战争(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德国和苏联迟早有一战,希特勒进攻苏联,其实不过是为了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二战的欧洲战场,我们通常认为是德国在横扫一切,吞并各国。但在苏德战争爆...
苏德瓜分波兰后,英法为什么只对德国宣战而不对苏联宣战?( 09-13)
苏德瓜分波兰后,英法为什么只对德国宣战而不对苏联宣战?-民族史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在16天后苏军越过波苏边境实施了对波兰的进攻,波兰在两面夹击下宣告灭亡。波兰被苏德瓜分,但英法却只对德国进行了宣战,完全无视了苏联,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第一:苏法同盟的破产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形成从1933年至1938年,随着德国的强势崛起,围绕着德国一大圈的欧洲各国开始感受到了战争的危险。在德国的西面,以法国为首的小协约国体系开始形成。而在德国的东面,领土超级庞大的苏联也担心日益壮大的德国会威胁到自己,从而采取尝试与法国组建同盟关系来压制德国。但显然,当时的法国面对苏联抛来的媚眼并不感冒,德国的扩张势在必行,不打西面...
二战德国对苏作战计划为什么叫“巴巴罗萨计划”( 05-10)
二战德国对苏作战计划为什么叫“巴巴罗萨计划”-民族史腓特烈一世的绰号是红胡子,巴巴罗萨(barbarossa)即为意大利语的红胡子,意思是这位入侵者残杀无辜,血染红了他的胡子...提起“巴巴罗萨”,想必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二战期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在横扫欧洲之后,将矛头指向了苏联,而统帅部制定的对苏作战方针就是“巴巴罗萨计划”。然而,这个名称并非是空穴来风,希特勒之所以用这个代称,其实是为了纪念德意志帝国史上的一位皇帝——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一世,德意志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国王,也是第一位受到罗马加冕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而“巴巴罗萨”这个外号则来源于他的红胡子。曾有传言是意大利人的鲜血染红了他的胡子,因...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