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和电报:科技在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中的重要意义( 07-05)
铁路和电报:科技在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中的重要意义-民族史1862年俾斯麦成为了普鲁士的首相,于是普鲁士开始了统一德意志地区的进程。仅仅隔了4年,普奥战争爆发。当时奥地利是德意志联盟中最大的王国,普奥之战实际上决定的就是未来由谁来统一德意志。当然,普奥之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为战争史带来了革新。在这场战争中,普鲁士动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科技,其中包括了铁路和电报,当然还有后膛枪。这些高科技有多重要?它是普鲁士击败奥地利的关键所在,我们看双方在交战之初实力是旗鼓相当的。双方都动员了约60万部队,加在一起参战人数超过了百万。要知道,在几十年前,欧洲大陆上的大型战役也就是十几万人参战。比如拿破仑一世吊打二...
欧洲为什么一直无法接纳俄罗斯?源于偏见、恐惧、歧视!( 04-27)
欧洲为什么一直无法接纳俄罗斯?源于偏见、恐惧、歧视!-民族史俄罗斯作为领土面积高达1700多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在欧洲的国家,为什么几百年来一直得不到欧洲国家的接纳?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俄罗斯人的长相跟欧洲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俄罗斯美女原因简单说就是:几百年来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充满了偏见、歧视、还有恐惧。1、历史遗留问题,俄罗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国”,离欧洲中心遥远。“莫斯科公国”是被蒙古人的金帐汗国所统治的,后来斯拉夫人赶走了蒙古人,才有了以后的发展。也就是说,很多欧洲人认为目前俄罗斯这个国家的老祖宗们,源于蒙古金帐汗国,根本就不属于欧洲;2、斯拉夫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在欧洲人的眼里...
为什么西方排斥俄罗斯( 03-02)
为什么西方排斥俄罗斯-民族史为什么欧洲人普遍不喜欢俄罗斯,俄罗斯为什么会成为欧洲文明的弃儿?现在全世界,特别是亚非拉都特别讨厌西方中心论,这个所谓的中心特指西欧和美国(美国是西欧文明的扩展)。但是讨厌也没有办法。现代文明肇始于西欧是事实,反感归反感,但是要尊重事实。在西欧为代表的主流欧洲文明中,俄罗斯处于边缘化地位,很多欧洲主流国家甚至和俄罗斯彼此仇视。这些国家为什么瞧不上俄罗斯呢?有人认为是人种问题,但这显然不是主要的矛盾,因为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都曾经是欧洲的野蛮人,他们差别不大。有人认为是苏联时期导致的意识形态对抗,但是早在苏联之前,西欧人就瞧不上俄罗斯,所以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蒙古人塑造了强大的俄罗斯( 12-25)
蒙古人塑造了强大的俄罗斯-民族史拔都西征以及建立的金帐汗国给俄罗斯打下深刻的蒙古印记,蒙古在俄罗斯人的历史和感情中的分量远远超过我国。蒙古人对俄罗斯人的影响,体现在政治、外交、军事等诸多方面。近世俄国的种子是在蒙古统治时期播种的,并塑造了近代俄罗斯文明,一种既不同于东方、也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文明。1.莫斯科公国作为包税商代理蒙古人征收贡赋1243年,蒙古人建立金帐汗国,统治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东欧地区,此后下令清查统治区内的户口和土地,作为直接征税和派役的依据,还任命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和万户长,建立了“八思哈”制度,形成了统治俄罗斯人的严密组织方式,这也影响了税收制度的演变。金帐汗国统...
布达佩斯围城战( 11-27)
布达佩斯围城战-民族史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苏联终于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刻,掌握了苏德战争的主导地位。苏联向西推进,德国及其仆从国军队一败再败。匈牙利就是德国法西斯的仆从国,1941年,匈牙利霍尔蒂政府加入德意日轴心国,成为德国的盟友。苏联红军如滚动的铁轮,1944年10月29日,苏联红军开始进攻布达佩斯。一百多万军队被分成两个机动集团行进。计划是将布达佩斯和其他地区的德国及匈牙利军队分割开来,11月7日,苏军进入20英里外的布达佩斯老城郊区,可谓兵临城下。12月26日,苏军切断了连接布达佩斯和维也纳的公路,50万军队完成了对布达佩斯包围,受纳粹支持的“国家领导人”萨拉希·费伦茨...
立陶宛和俄罗斯的恩怨( 11-25)
立陶宛和俄罗斯的恩怨-民族史立陶宛共和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语(立陶宛文:lietuviųkalba‎),隶属于印欧语系波罗的语族东波罗的支,有4百万立陶宛人使用。立陶宛语是现存的两种波罗的语族之一(另一种是拉脱维亚语)。研究发现原始的斯拉夫语和原始的波罗的语在语法和发音方面有很多类似的地位,所以许多学者认为斯拉夫人和波罗的人可能有着类似的起源,他们在早期的原始印欧人分化之后,曾经先分化成一个共同分支,之后才又分化成了两个不同的族群。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两个语族的接近...
从枪托看火绳枪在亚洲的传播,明朝和清朝中国太落后了( 11-17)
从枪托看火绳枪在亚洲的传播,明朝和清朝中国太落后了-民族史欧美学者认为火器的使用是一个军队从中古时代走向近代的标准。而在大航海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火器,毫无疑问就是作为早期枪械代表的——火绳枪。本文就从一个很小的武器部件-枪托,来一窥大航海时代,究竟是如何让军事技术,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快速传播,从中可以看到,明清时的中国,在文明世界里,火绳枪的发展最为落后!▲火绳枪是欧洲早期殖民扩张时代重要的利器和商品火绳枪最早诞生于15世纪。不过这期我们先不说火绳枪本身,究竟如何发展,而是从火绳枪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枪托,来梳理一下火绳枪这种武器的传播过程。枪托作为火器瞄准射击时,重要的支撑部件,早在火门枪时代就已经出现。在欧...
欧洲所说的鞑靼人和蒙古人什么关系( 10-10)
欧洲所说的鞑靼人和蒙古人什么关系-民族史“鞑靼”一词不同语境有四种含义:其一是对欧亚大陆北部所有突厥-蒙古系统的游牧民族的统称;其二是东蒙古诸部的统称;其三是对塔塔儿人的称谓;其四是对欧洲鞑靼民族的称谓。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国在元代以前史料中的鞑靼,以及蒙古人的起源。13-14世纪的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在他编撰的《史集》中解释说:蒙古一词也用于和蒙古人类似的其他民族。由于他们的强大,这些地区的其他部落也渐以他们的名称著称。11~12世纪在今天的蒙古草原上蒙古、塔塔儿、蔑儿乞、克烈、乃蛮五雄并立,还有其他一些相对小些的部落分布在这片草原。所谓鞑靼最初就是塔塔儿的另一种译名,他们和蒙古人本来是两个不同的部...
葡萄牙在东亚战胜穆斯林( 08-15)
葡萄牙在东亚战胜穆斯林-民族史1541年的一天,天没有亮,靠近福建宁德市的海面上突然传来了隆隆的炮声。在地平线上升起的微光下,十几艘木制帆船和武装渔船正在互相追逐。其中6艘欧式武装帆船和数艘武装渔船,一直被两艘武装渔船和两艘武装商船追着打。他们一方挂着葡萄牙国旗,另一方挂着象征着穆斯林的绿色旗帜。双方的火炮一直在互相轰击,战况异常激烈。葡萄牙人的炮弹异常精准,穆斯林人的炮弹大多打偏。一轮炮击之后,葡萄牙人的武装商船趁机冲向了穆斯林一方的旗舰,接着又是一轮火枪齐射。旗舰上的穆斯林战士还没有反应过来,便纷纷中弹倒地不起。剩余的穆斯林战士,只得钻进船舱中进行躲避。甲班上,穆斯林战士的哀嚎声...
哥萨克仇视犹太人的原因( 05-17)
哥萨克仇视犹太人的原因-民族史哥萨克人之所以仇视犹太人,坚决反对犹太人加入自己的群体中,这主要与双方的价值观迥异,以及犹太人在当时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犹太人很早就到东欧地区生活了,一些精明的犹太人从事商业活动,早早地就赚取了大量金钱,而且犹太人是以社团为形式生活,有自己的首领和家长,群体之间本就很团结,相互之间有互助,因此孜然一身无处可去的犹太人较少,走投无路要加入哥萨克的犹太人就更少了。在犹太人的文化中,他们一直强调读书做生意,非常重视教育,而哥萨克们则恰恰相反,哥萨克群体中能说会道的人不少,但是能玩动笔杆的人却很少,并且哥萨克们普遍不重视教育,他们更强调平等和粗野,尊奉丛林法则和原...
鸦片战争时英军眼里的中国火药( 02-15)
鸦片战争时英军眼里的中国火药-民族史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明朝国内的战事平定,火器的发展出现了停滞,而在同时期的欧洲,因为没有出现大一统政权,火器的发展则在战争中不断创新。以至于从16世纪开始,欧洲先进的火器与中国的火器对比后,明朝火器的缺陷一览无遗。火器的基础是火药,抛开原理,从威力来看,中国古代火药和西方近代的黑火药,完全是两个东西。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也是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一项重要发明,不过,尽管中国人首先发明火药,但在火药的应用领域却乏善可陈。火药是中国古代道士们炼制丹药的副产品。早在唐朝时期,孙思邈老神仙就有硫磺伏火法的原始火药的明确记载,这是世界历史上有关火药的...
萨米人(拉普人)的萨满文化( 12-16)
萨米人(拉普人)的萨满文化-民族史拉普人,也就是萨米人,是北欧民族,斯堪的纳维亚原住民,自称萨阿米人。主要分布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北极地区。和索菲亚·詹纳克一样,被誉为当代音乐采集之父的劳伦·让诺一度在萨米人的音乐中发现了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力量。这种神秘力量与天地万物相通,被称为萨满。在全球,萨满文化一直是个略带争议性的边缘话题。有人极力推崇,认为萨满是古老的自然哲学和原始宗教;有人则极力否定,他们援引萨满仪式中的招魂、跳神和昏迷为例,认为那是迷信和巫术。萨米人生活的区域是萨满文化的核心区域。萨米人信奉"万物有灵",觉得自然界中的一切自然现象都值得敬畏,而且深信自然神明的力量。在...
布里亚特:俄罗斯远东是欧洲人种吗( 12-14)
布里亚特:俄罗斯远东是欧洲人种吗-民族史俄罗斯拥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国家,横跨了整个亚欧大陆。以乌拉尔山脉为界,约有25%的国土位于欧洲,另有75%位于亚洲。虽然,俄罗斯的亚洲领土远远多于欧洲部分。但是,从人口上来看,欧洲部分超过了1.1亿,占到俄罗斯总人口的78%,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27人,是该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在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的亚洲部分,人口密度仅有每平方公里2.5人。特别是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人口就更加稀少了,只有每平方公里1.2人。远东地区主要生活着19个本土民族,按语言划分,可以分为突厥语系、爱斯基摩语系、楚科奇语系、通古斯语系等4个语系,以...
阿瓦尔人的历史( 12-04)
阿瓦尔人的历史-民族史前路茫茫,东方被击败的柔然人去往何处?展开世界地图:印欧各族所处的西部大草原和蒙古人所处的东部大草原,被绵延千里的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截然分开。分界线以西雨量充沛,牧草丰美,牛羊成群,而分界线以东则地势较高,气候干燥,只适合放牧马羊驼。正是这一地理环境上的不平衡,引起了持久的、影响深远的、由东向西的民族大迁徙。趁突厥南下进攻哒国之机,驻扎在亚欧大陆交界处的一个游牧部落--据说是柔然的阿瓦尔人,中原人一直称柔然为阿拔,突厥称柔然为阿帕尔,欧洲人称阿瓦尔为欧伯尔,意为蛇。显然,阿瓦尔是阿拔、阿帕尔、欧伯尔的其他音译形式。于公元6世纪下半叶沿着匈奴人多年前的足...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伐柔然( 12-04)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伐柔然-民族史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大军深入大漠三千里,大破柔然这一少数民族部落,俘虏部众三十余万,从此使强大的柔然走向衰落,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这也是继汉武帝之后,中原政权对草原部落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图: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唐国强饰)根据史料,柔然是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也有另一种说法,它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而欧洲的一些著作里,则称柔然为“阿瓦尔人”。而柔然人公认的始祖,则是鲜卑首领拓跋猗卢身边奴隶出身的一位骑卒,名叫木骨闾(鲜卑语秃头的意思),木骨闾犯了罪,逃亡到沙漠,聚集了数百名逃亡者,在沙漠中当起了沙匪。到其子车鹿会时,他们已...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