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国灭后的人口流向

立国700余年一贯穷兵黩武的高句丽,唐高宗时终于走到了尽头,被唐和新罗联合灭掉。本文探讨一下,高句丽国灭后,居民流向和归属问题。

高句丽国民不等同于高句丽族。高句丽国和历史上整个中国一样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政权,高句丽国统治着靺鞨,貊人、汉人等族,它们当时并末全部融入高句丽族,高句丽国亡后,又纷纷单见于史册。所以高句丽国的人口不等于高句丽族的人口。

我们查阅史籍,《旧唐书.高丽传》载,高句丽亡国时有69.7万户,其中应有大量非高句丽民族的人。《资治通鉴》卷196载:“贞观十五年,陈大德去高丽所见的汉人,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 从此处可推知汉人至少占三分之一,即20万余户。靺鞨各部以每部万户计,应近10万户。可推断知道,国灭时高句丽族人口最后最多达到30万户。

高句丽国亡国后,高句丽族最初有下面四个流向。

1.迁入中原,融入汉族

经查,《新唐书·高句丽传》“有诏班师,拔辽、盖二州之人以归。唐太宗迁6万户、三十万人入中原(不全为高句丽人)。

唐灭高句丽国后,史书《新唐书·高丽传》载:“总章二年,徒高丽三万于江准、山南:”“仪凤二年,授藏辽东都督、封朝鲜郡王,还辽东以安余民,先编侨内州者皆原遣,迁安东都护府于新城,藏与靺鞨谋反,未及发,召还放巩州、斯其人于河亩、陇右,弱篓者留安东。’等等:这些迁居中原的,总数约占高句丽族总数的四分之一,后均融入汉族之中。今天汉族的高、李、王、泉中还可找到高句丽人的后裔。

在河南府洛阳县有泉毖木墓地、高慈墓地均可证明其融入了汉族。

2.并入突厥,后迁于辽西,融入汉族

查证史料,旧唐书-高丽传,记载“自是高丽旧户在安东者渐寡少,分投突厥及靺鞨。”

史料《册府元龟》卷964载:“唐玄宗开元三年高丽、吐浑等诸善降附.天亡骄子,胡运其终、国有忠臣,汉封斯在。高丽王莫离支高文简、都督跃跌思太、叶浑大刺史慕容道奴—‘辽海贵族文简可封辽西郡王,食邑三干户,行左卫大将军外置同员,赐室一区,马四匹,物六百段。”

史料《册府元龟》卷974载:“开元七年正月乙未、封辽西郡王高文简妻阿史那氏为辽西郡夫人,文简东蓄酋长,率众归我、故有是宠.”此高丽何来,未明确记载,但新降于唐,从其妻及同降者为突厥的都督等看,此应为原入突厥的高句丽人、现又降于唐,置于辽西.后入汉族.

辽宁省鞍山高力房子的高氏族谱可证此部分人融入了汉族。

3.并入靺鞨,进入渤海,辽灭渤海后。辽迁至东蒙、辽宁、山东一带,融入汉族。

查史,《新唐书·渤海传》载“万岁通天.契月尽忠杀营州都督赵蝴反,有舍利乞乞促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余种东走,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因…—柞荣因高丽。靺鞨兵拒楷固。”《旧唐书·渤海传》:“高丽余烬稍稍归之.”从上三个流向可知,高句丽族直接、间接融入汉族的、定占总人口的大多数、故主要流向为汉人之说可成立。高句丽民族消亡(不再存在)的时间约在辽金时期,成为渤海的—部分。

至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汉人有八种.将渤海、契丹、女真等均列其中,表示他们己融合为一个民族只是暂存其族源的回忆而已,就是一个民族,汉族。

4.迁入新罗,进入今天的朝鲜族

查史,《通典》186载:“其后、余众不能自保,散投新罗,靺鞨.”无明确确人数。

史料《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六》乾:“高句丽贵臣渊净土(盖苏文弟)以城十二、户736、口3543来投。”《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十》载:“总章二年己巳二月、王之庶子安胜率四千余户投新罗、”两者相加户不足五千,口不过三万。

据朝鲜《三国史记》卷八载:“圣德王三十四年赐钡江以南地。”自此新罗占有高句丽大同江以南地.这里的剩余无几的高句丽人应进入新罗.但人数不多。

由上材料可知,高句丽族人入新罗的非常少,占高句丽族人数极少部分.根据今天韩国的姓氏中很少高句丽姓氏,也可看出融入者甚少。

总结,高句丽灭国后,高句丽族大部先后融入汉族(包括先融入靺鞨、突厥、契丹、女真等,后来再融入到汉族),一小部分迁入朝鲜半岛新罗政权,后世融入现代朝鲜族。

高句丽国灭后的人口流向 
  关于高句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