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姓氏( 04-21)
鲜卑姓氏-民族史鲜卑姓氏多已消失,在汉化过程中,大部份鲜卑人都改成了汉姓,鲜卑旧姓和所改汉姓,有对应关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华夏族世代繁衍,互通有无,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在华夏族中,有一支极特殊的民族——鲜卑,他们主动学习先进文明,积极汉化,最终为民族融合贡献了巨大力量。鲜卑,祖先是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公元4世纪时,西晋灭亡,鲜卑族南迁,陆续在北方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代、西秦、南凉及北魏等国。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北魏雄主孝文帝拓跋宏于493年迁都洛阳,随后进行全面汉化,禁用鲜卑语,改用汉姓。北魏皇室一半血统来自汉族,比如孝文帝的嫡祖母、祖母、母亲和妻子都是汉...
谈中国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04-07)
谈中国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绪 论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特色1.透过与周边民族的血统交融,汉民族本身不断地注入新血前进,虽在过程初期有所冲突,但大体上历史潮流的方向是民族融合2.融合的重点是文化而非血缘,突显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是「兼容并蓄」二、继秦汉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帝国:隋唐1.汉帝国与欧洲罗马帝国东西辉映,但结果不同A.罗马帝国因蛮族入侵而瓦解后,欧洲从此陷于分崩离析,未再统一过B.汉帝国的崩解,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分裂动盪,但胡汉民族融合却开启了隋唐统一的盛运2.以政治威望、军事武功、经济富裕、文化发达四美兼备的强大国力,深为亚洲各国欣羡仰望,中外关系互动不绝3.英国史学家威尔斯认为,在七、八、九三个...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融合和整合( 03-26)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特别对于华夏文明的承启和发展显示出其突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此时期由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使中原地区呈现出民族杂糅的局面,并形成各族之间交融的现象。再加之继秦汉以来儒家思想文化的地位相对低迷,同时又是在老庄学说之上形成的玄学及本土宗教——道教和外来宗教——佛教相互间冲突碰撞、借鉴交流并蓬勃发展的状况下,华夏文明在这种异族文化和外来宗教的冲击之下,显示出巨大的张力,特别是与各少数民族间文化交融方面。通过两者之间的冲突碰撞、交流、融合及整合,最终为隋唐的鼎盛奠定了文化基础乃至形成中国整个民族文化特质的重要一环。故此,史学工作者对此时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