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历史文化的发展浅述

三、古代

游牧民族的雅利安人约于西元前1500年自西北印度进入印度河流域,开始印度有史时代,称为吠陀时期(1500B.C.-500B.C.)。经由神话学、语言学及人种学而得知,雅利安人与欧洲雅利安人同种,在进入印度之前曾共住于波斯而称为伊朗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引进马匹并使用铁器,在印度河文明衰微之后进入印度,吠陀文明由此开始。他们似乎与非雅利安人既有争战也和平共存并学得农耕技术,逐渐定居并形成部落及村落。

吠陀是现存印度最古老文献,共有四部:《梨俱吠陀》(Rg-veda)、《沙磨吠陀》(Sama-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阿闼婆吠陀》(Artharva-veda)。吠陀主要是自然神信仰,属于神话时期,将自然现象神格化,并加以赞颂及祭祀。前三部内容一脉相承,主要根据梨俱吠陀而来,称为三吠陀,而阿闼婆吠陀不同于三吠陀,为萨满信仰,可能原为非雅利安人宗教信仰,内容上包括动植物及庶物信仰、重视母神及女神信仰、咒术等。吠陀赞歌之后有关祭祀仪轨部分的神学书称为梵书(Brahmanas),而梵书之后是森林书(Aranyakas),神学与哲学并存,内容是有关在森林举行祭祀及思惟宇宙及自我真理。森林书之后的哲学书,称为奥义书(Upanisads),内容探讨宇宙与人的自我本质及两者的同一本质关系,是印度哲学的根源,又因列于吠陀的最末,因此又称为「吠檀多」。这些典籍被认为是创造神梵天(Brahma)启示圣哲而经由口传流传至后世,极为神圣,因而被通称为天启经,以有别于圣哲的创作文献—圣传经。《梨俱吠陀》约成于西元前1300-1000年,称为吠陀前期,至于其他上述与吠陀有关文献大致归属于吠陀后期,约西元前1000-700年。

除了出现上述重要的口传文献之外,吠陀时期的大事为雅利安人部族之间互相争战,并与非雅利安人争战,甚至与他们混血,这着名的大战事约发生于西元前900年时的印度河流域的俱卢(Kuru)一带,它即是记载于后世的《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史诗。吠陀后期,印度已由部落社会演变到村镇社会,已由游牧进步到农耕,并已东向发展至印度河与恆河上游一带,并称之为中央地区,是当时印度文明中心所在。

吠陀后期以后进入佛教时期(500B.C.-A.D.300),印度文明进而发展至恆河中游一带,城市逐渐兴起,粗造的国家观念及制度逐渐形成,至佛陀(Buddha,
463 B.C.-383
B.C.)当时已形成所谓十六大国,主要分布于这两河一带。此时母系民主政制与父系君权政制同时并存,但两大强权摩揭陀(Magadha)与憍萨罗(Kosala)都属于君权政治,各自攻伐并吞併其他诸国,最终摩揭陀统一北印度,从此成为印度文明中心地,君权世袭的城邦国家观念就此开始延续至后世。

当时约当西元前五、六世纪,恆河流域诸新兴国家较偏离婆罗门中心的俱卢,社会及思想较为自由,因而产生不同于传统婆罗门的沙门(sramanas),如六师外道、佛陀。对婆罗门教展开反思并产生重大冲击,堪称为印度文化史上首次文艺復兴运动,但主要在于宗教及哲学方面。此时印度也进入史诗时代(400
B.C.-A.D.100),因深远影响印度文化的两大史诗在此时代编写完成。此时期又因婆罗门教与沙门思想彼此争鸣,婆罗门教方面主要有各种法经(dharma
sutras
)、法论(dharma
sastras
)的编纂,因而又称为经书时代(400
B.C.-A.D.200),不仅代表社会及法律及宗教规范的《摩奴法论》(Manava-dharma-sastra)的主要部分出现于此时,伟大的梵文语言学家巴尼尼(Panini,
350
B.C.)也处于当时。至于沙门思潮方面,则以佛教、耆那教、顺世外道(唯物派)、邪命外道为主。在佛教方面则由初期佛教所在地的恆河一带往外传播至印度其他各地,而进入部派佛教或小乘佛教时期。

此时期在政治上由摩揭陀发展而形成塞须那迦(Saisuna)王朝,之后由难陀(Nanda)王朝取而代之并统一恆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及部分印度河地区,为日后的印度奠定统一的政治版图。难陀王朝时的主要大事为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于西元前326年进入西北印度的旁遮普(Punjab),但因难陀王朝强势军力与西北印度诸土王联合而击退亚历山大帝,使他未能跨越印度河,另一方面,也因亚历山大帝长年四处征战,部将疲累而不欲再战,因而停战折返马其顿。但此次事件在政治上及文化上都未对印度文化有所影响。

此后进入孔雀(Maurya,
322B.C.-183B.C.)王朝时期,该王朝在难陀王朝的基础上统一北印度及西北印度,并跨越中印度德干(Deccan)高原至南印度,在阿育王(Asoka,
269B.C.-232B.C.)征服东印度卡陵迦(Kalinga)之后,终于统一全印度,是印度版图首次统一的王朝。阿育王推行和平仁爱的德政,他称之为「法」(dharma)政策,并在印度各地竖立石柱及石碑刻文以及选派正法官至各地宣扬正法,此外,在他推动之下,佛教展开第三次经典结集,自此佛教大藏经完备并以文字记载下来,而由传教师传播至各地。传教师宣教范围跨越印度而达到阿富汗、叙利亚、埃及、锡兰等地。阿育王的石柱及石碑刻文卡罗须提文(Kharoshthi)可能是目前已知印度最古文字。由于阿育王曾造访佛陀遗迹并于所竖立石柱上提及即位年代,据此因而得以推算出佛陀的生卒年代,意义重大。

西北印度犍陀罗(Gandhara)一带早在西元前510年时就曾为波斯大流士王(Darius)所佔领,之后由希腊亚历山大帝的部将塞流卡士(Seleucus)取而代之,据地为王,并曾派遣马格斯德聂斯(Megasthenes)
于302B.C.-298B.C.至孔雀王朝首都华氏城担任驻印度大使,他曾撰写使印游记,但该着作已散失不存。此外,婆罗门政治家考提梨耶(Kautilya)撰着《利论》(Artha
sastra
),不仅是研究孔雀王朝政经制度的宝贵史料,也成为现今印度政经思想的指导方针。婆罗门教圣典古奥义书约在西元前300年以前都已编纂完成,此后所编称为新奥义书,但少有哲学价值。不仅婆罗教体系六派哲学中的数论派(Sankhya)最早出现于此时期(约257B.C.),沙门体系的佛教、耆那教也获得很大发展。

孔雀王朝之后为外族入侵时期(200B.C.-A.D.300),孔雀王朝灭亡后,统一的印度陷入分裂,巺迦(Sunga,
183B.C.-A.D.71)王朝取代孔雀王朝,而甘华(Kanva,灭亡于100B.C.)王朝又取代巺伽王朝。此时期大事主要为希腊及中亚民族先后纷立于印度。驻留于西北印度的希腊后裔印度化而分别建立安息(Parthia,
200B.C.-A.D.50)及大夏(Bactria),
而后者更在150B.C.扩展进入旁遮普一带。此外,塞种也于90B.C入侵,而大月支族的贵霜也于西元一世纪左右入侵。这些外族都是由印度西北进入印度。其中塞种在西元78年建立塞种纪元,而塞种历法一直沿用至后世;贵霜王朝以迦腻色迦王(Kaniska,
A.D.78-101)最为着名,而佛教正是经由大月支而于西元68年传入中国。

这些外族在进入印度后,部分信仰印度教,但大多信仰佛教,对佛教发展甚有帮助,这可能是由于婆罗门教森严的种姓(varna)阶级制度及观念不易接纳外族,因此外族多数信仰主张种姓平等及具有宽容作风的佛教,例如大夏的弥兰陀王(Menander)曾与那先比丘讨论佛教思想,据说甚至因而信仰佛教;而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同时信仰印度教与佛教,据说曾举行第四次佛典结集,虽未必可信,但大概在他在位之时汇编集成一部重要的佛教论典。在早期印度文化史上,佛教在调和外族文化与印度文化上可说具有重要贡献。初期佛教至孔雀王朝阿育王时已发展成为部派佛教(the
Sects
Buddhism),并延续发展至此时外族入侵时期,其中有些部派因过于探究形上思想而形成保守的小乘佛教(Hinayana),而有些部派则因持不同见解及作风而改革并形成大乘佛教(Mahayana,
约西元一世纪),它们将佛教普及于全印度各地。

此时期文化蓬勃发展,佛教之外,罗门教的六派哲学学派大多成立于此时期,如后来成为印度文化哲学主流道统的弥曼沙派(Mimamsa,
200B.C.)、吠檀多派(Vedanta,
100B.C.)。婆罗门教吸收佛教及其他思想文化以及民俗信仰而产生新形式的婆罗门教,称为印度教,也出现于此时(180B.C.)。有关的重要典籍,如现今所见的《摩奴法论》已于西元100-200年成立。而两大史诗,如《摩诃婆罗多》主要部分完成于此时(200B.C.-A.D.200),而《罗摩耶那》(Ramayana)的最后编制也已完成(100B.C.)。《摩诃婆罗多》中有关神学及哲理的篇章称为《博伽梵歌》(Bhagavad-gita),它的原型也成立于此时(150B.C.),至西元后100年现存形式已经确立,至今仍被印度教徒视为印度教圣经。耆那教也获得很大发展,约于西元100年时因不同见解分裂为保守的裸身派(Digambara)与改革的白衣派(Svetambara)。此外,初期佛教的象徵物艺术风格,如法轮、菩提树、佛塔等,由于希腊人信仰佛教而开始首度以希腊风格雕刻人形佛像,因而产生盛行于西元二、三世纪时风格独具的犍陀罗艺术。

此外,似乎在孔雀王朝分裂之后,南印度诸国纷立发展,以沙达婆哈那(Satavahana,
32B.C.-A.D.320,就是案达罗)王朝为主,而大乘佛教似乎起源于案达罗,受到该王朝很大支持。再者,由阿利卡梅杜(Arikamedu,
A.D.20-50)遗迹出土而得知当时南印度已与罗马有贸易往来。

笈多王朝(Gupta,
320-540)结束纷乱的局面而统一全印度,进入古典黄金时期,文治武功皆盛,是印度史上第二个统一全印度的王朝。但因白匈奴分别于454年、495年两次入侵而造成该王朝衰亡。由于笈多王朝版图扩展至阿拉伯海而得以经由港口与罗马帝国进行贸易。此外,自西元之初,古印度文化已影响南亚及东南亚诸国,笈多王朝时印度人因航海经商已移居及殖民于东南亚,但多是文化殖民而少有政治殖民。

笈多王朝梵文普遍流行,大量梵文文献出现,尤其宗教、哲学与文学等方面,原本使用俗语的佛教也不再使用巴利文(Pali)而改用梵文。此时,印度教蓬勃发展,如有关神话及史蹟的各种富兰那(Puranas)已于西元400年时编成,而现存形式的两大史诗在四、五世纪时也已成立。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文学家迦梨陀沙(Kalidasa)的着名诗作如《云使》(Meghaduta)、《时令之环》(Ritu
Samhara
)与戏剧如《莎昆达罗》(Sakuntala)皆闻名遐迩而流传至今。而《五卷书》(Pancatantra)则是有关政治智慧的动物人语童话寓言故事,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西方寓言故事的伊索寓言被认为源自于此书。此时为大乘佛教最盛期,以中观派与唯识派思想为主,并以那烂陀寺(Nalanda,440年)为佛学重镇。西元400-411年,法显曾至印度及锡兰取经求法,古代中国佛教僧侣西天取经热潮就此展开。在艺术方面,则以阿姜他(Ajanta)石窟的佛教壁画艺术以及印度教寺庙建筑及雕刻艺术如婆罗摩(Bhumara)湿婆(Siva)庙等最为着称。

印度历史文化的发展浅述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