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吗?

你认为秦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吗?

答:我认为秦的统一是大势所趋,理由如下:

客观原因

自春秋以来诸侯年,人民都渴望統一和平。战国时代,在大规模的残酷的兼并战争中,农民遭受了被杀害、被掠夺和破产流亡的深重苦难。服役士兵需自备衣服和费用。当时就有人说过:经过一场大战,所有战死者的丧葬费和伤员的医药费,所有车马武器的损失,“十年之田而不偿也”(《战国策·齐策五》策士所造苏秦游说辞)。”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內矣”。而战国时期,诸侯致力于战争之中,人民不断地被抽调往战场,不仅影响生产,而且加速编户齐民经济的破产,所以人民一致要求中国統一。战争的灾害既如此严重,因而人民对诸侯割据的铲除非常关心,他们要求经济上政治上较好的国家能取得统一全中国的胜利。

 

国纷争时,外族亦乘机入侵,这对沿边国害甚大,故要一中央集家,以制止游牧部族的入侵。战国时代,秦、赵、燕三国以北已有强大的游牧部族,如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等,其中以匈奴最为强大。这些游牧部族的侵扰,对于边境地区农业的损害是很大的。因而这时已迫切需要加强边防。当时赵、燕等国的边防军,战斗力是比较强的。赵武灵王曾经“北破林胡、楼烦”;燕将秦开也曾“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史记·匈奴列传》)。但是,燕、赵等国往往把边防军投入兼并战争中,这样就削弱了边防的力量,给游牧部族以可乘的机会,在秦兼并六国时,匈奴已乘机向南移动,占领了河套一带的草原。这时就很需要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能够建成,以便集中力量,加强北方的边防,保卫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华夏族先进的生产事业。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统一的国家。战国末年由于商业和交通的发展,各个地区各个部族在经济上的依赖和联系己比较密切,已是“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篇》),这就需要全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商人亦渴望統一,因商人想更容易地在各国进行贸易。以上数项,均形成了統一的趋势。

 

当时的思想趋势。在战国末期,由于各国经济交通频繁而且发达,文化上亦出现了天下統一的渴望。而且,当時荀子所谓的”四海之內若一家”这种統一的需求,支配着当时的思想界。

主观原因

首先,秦本身拥有不少有利的条件,而这些优势是六国所沒有的。

第一,秦本身地西,因此家的战乱很少波及至秦,使秦得以休生息,培兵力再加上秦所在的关中之地,地势险要,有崤函之固,能关闭自守,故列国不能进攻;而又能关闭出兵,列国又不能防御;且关中之地,土壤肥沃《汉书·食货志》有谓:”关中之地占天下三份之一,人口十份之三,財富却十份之六。”再加上巴蜀的铜铁木材、戎狄之地出牛马,因此物资极为富庶,地理上占尽优势。而自秦惠王夺楚西部地,所据图为七国中最大,因此六国难以匹敌。

第二,秦之文化简朴,但这样却能更快速地适应变法,令秦在短時间內成为一个強国。

第三,勇悍因秦国接近西戎,民风本已具尚武精神。就当时的民间经济社会状况而言,愈东愈富庶,愈西愈贫穷,而民风則相反,愈东愈怯弱,愈西愈勇悍。因此,秦国国民与西戎杂处,所以三晋民风強悍,配合战马強劲,更是如虎添冀。

第四,充实经济基础。自商鞅变法开始,开阡陌,励耕织,并吞巴蜀,招三晋人民开荒,使国力更形充实,而秦在战争中亦不忘开发经济,如将战争中因犯罪而罚为奴隶的人赦免,允其到新的土地耕作,以补人力之不足,在战争中攻取了大城市后,亦把城中商贾及贵族驱逐,因其旨在夺取土地和农民。因此,随着战争之不断进行,秦之经济基础便越趋雄厚。

政治清明,行政效率高,全君主及其臣下及各官吏的合作无间。因此秦君主及其臣下也有很大的功劳。

另外秦能灭六国的还由于列国国势不稳。由于六国之不稳,使秦有机可乘,从而能较易消灭六国。

第一,国编户齐民之破产影响了各的生。杜正胜在《战乱中的编户齐民》中指出,由于春秋之封建解体,而七国的社会基础以编户齐民为主,所以他们承受了国家的赋税,成为了主要的经济支柱,然而六国一直陷于战乱之中,于是编户齐民并不能支持政府的开支及征发,而政府仍不断地压榨,于是造成山东地区的编户齐民经济上的破产,六国亦因而败亡。

第二,乱频仍政局甚定,而秦內政则较为安定。这无疑对秦之統一天下甚为有利。

第三,的政治为贵族垄断,而诸贵族亦不断堕落,不再复战国初期诸国之军事力量,遂逐一一被秦击破。

第四,国为了自保而贿赂,而六亦因利害突,而不能忠诚合作,北宋苏询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由此可见六国赂秦为六国破亡之因。

综上所述,秦统一中国是大势所趋,而且也只有秦能担负起这个使命。

秦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吗?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