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四次对尚武精神的打压( 03-01)
中国历史上四次对尚武精神的打压-民族史根据史料记载,第一次禁武发生在秦朝。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称为国家的朝代,因为秦始皇统一了天下,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达到了经济和文明的一致。在此之后,他为了维持住如今的和平局面,下达了禁武令,不仅限制人们学习武功,还禁止私自收藏兵器。对于家中原本有兵器的,秦始皇下令全部收上来,将它们熔炼,而对于原来的六国所拥有的兵器,他也下令全部熔化,重新铸成了十二个铜人,作为他战绩的象征。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历史上的第二次禁武发生在宋朝。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他原本就是将军出身,起兵造反后,黄袍加身成为了皇帝。也正是因为他是通过武力谋反才成为的皇帝,所以他...
秦朝先进的兵器:铜剑、弩、戈( 07-03)
秦朝先进的兵器:铜剑、弩、戈-民族史中国作为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大国,出土的历朝历代文物都非常之多。而这些古文物不仅仅是可以让我们去掀开历史的神秘面纱,了解那段历史的不为人知的往事,它们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更是让人难以置信,让人不敢相信它们诞生于千年之前。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而那些出土的兵马陶俑,更是直接让当年那支“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大秦军团再次走到了我们面前。而兵马俑出土的秦朝兵器,也让人能够明白,为什么这支秦军会战无不胜。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兵器,其中最令人着迷的,是一把秦青铜长剑。这把秦剑拥有柳叶状的剑身,长度达到了90厘米左右,远远长于平均50~65厘米...
越南——最像中国的国家,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 06-29)
越南——最像中国的国家,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民族史日本人、朝鲜人、蒙古人、越南人、泰国人,长相都和中国人差不多,但再考虑到文化风俗等精神层面,综合看来最像中国的,非越南莫属。当你走在越南首都河内的大街上,你会仿佛置身于九十年代的老北京。街边多是三四层的老建筑,无论是街铺、行人和摩托,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欢迎银联卡来越南”等宣传标语,以及小商贩流利的汉语,都会让你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也暗示着越南与我们曾有过不解的渊源。越南街头一、越南与中国在十个方面很像越南国土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其中75%的人口在农村,是一个有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为0.28万美元(我国是1.12万美元)。越...
汗血宝马何时引入?汗血马为什么在中国消失了?( 02-27)
汗血宝马何时引入?汗血马为什么在中国消失了?-民族史战马是古代军事战争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春秋时期,秦国骑兵已经成为独立建制的部队。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骑兵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张仪在游说诸侯的时候,就常常以骑兵多寡来论国力,说秦国“骑万匹”,燕国“骑六千匹”,魏国“骑五千匹”。张仪特别强调了“秦骑兵之精,尤为六国所不及,秦国战马探前跌后蹄间三寻腾者,不可胜数”。睡虎地秦简出土的《秦律杂抄》记载了秦国战马的征召标准:“蓦马五尺八寸以上”。秦国之所以战马精良,一方面与秦族善养马有关,另一方面则得益于秦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秦国疆域北接胡人和匈奴,西有戎狄,独特的地理位置是秦国获取和培育优良马匹的天然优势,也...
中国古代为什么落后?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后?( 05-07)
中国古代为什么落后?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后?-民族史公元1500年前后,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启对世界的探索进程的,而于此同时中国却走向了衰落,而造成这一切的直接原因,就是明朝开始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这样的政策一直持续到了清朝,导致了中国与世界失去了联系,一步步落后于西方。朱元璋称帝以后,认为海外贸易不过是进口些奢侈品,为了防范倭寇侵扰,朱元璋决定施行海禁。《明太祖实录》记载:“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片板不许下海”。朱元璋死后,继任的第十一任皇帝明世宗又下令:“不许制造双桅以上大船,并将一切违禁大船,尽数毁之”,这一禁令影响持续了3...
看地图学历史:春秋战国各阶段地图( 01-07)
看地图学历史:春秋战国各阶段地图-民族史《管子》有《地图》篇。开篇就写道:“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地图记录的信息,包括山川、地貌、植被、道路、聚落、田地等等。而地图绝不仅仅用于军事。《周礼》告诉我们,地图也直接服务于行政管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疆域变幻无常,将当时的地图资料和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对后来的学史人意义重大。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过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贵族政治不断走向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建立起来,过去和贵族政治相关的分封制、宗法制、世官制、礼乐制、井田制都走向了崩溃。而根据局势的变化,又将分为春秋(前771—前453)和战国(前453—前221...
秦始皇姓嬴,秦始皇不姓赵( 12-30)
秦始皇姓嬴,秦始皇不姓赵-民族史一直以来,秦始皇到底应该姓嬴还是姓赵?都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并因为这个问题,对秦始皇衍生出两种不同的叫法,一种称他为嬴政,一种称他为赵政,当然,东汉时期的班固还曾顽固的将秦始皇称为吕政,原因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无非认为秦始皇是秦相吕不韦的私生子而已。秦始皇当然,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个问题不在今天的讨论范畴,姑且放过不提,咱们今天单单讨论下秦始皇到底应该姓嬴还是姓赵?嬴政、赵政哪个称呼更合适?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姓嬴,也就是应该将之称呼为嬴政妥当一些,为什么这么说?两个原因。一:传统。上古关于姓氏,一直有“五世乃迁”的传统,什么意思,古人大多出...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身世谜团( 12-30)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身世谜团-民族史公子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长子,历史上对他的记载是姓赢,氏赵,名扶苏。也就是说扶苏既可以叫做赢扶苏也可以叫做赵扶苏,他和赵国的王族是一个祖先。在先秦时期,一般称呼男子只称呼氏而不直接称呼姓加名字。周天子认为秦国先祖护驾有功,给他赏赐了封地,就是现在的秦国。公子扶苏是不是怀有赵国王室的血脉呢?秦朝追根溯源据说还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后裔,他们有一个祖先叫皋陶,从唐尧时候开始就是士师官。皋陶对大禹治水有功,于是大禹就赐给他一个赢姓,掌管畜牧的工作。夏朝和商朝的时候,赢氏一族一直是诸侯的身份。可是商纣王的暴政让以西周为首的其他诸侯国发起了反叛起义,赢氏祖先没有选好队伍,...
秦始皇姓赵,秦始皇不姓嬴( 12-26)
秦始皇姓赵,秦始皇不姓嬴-民族史秦始皇姓赵,秦始皇不姓嬴!这要先从姓和氏的区别说起。古籍《通志》是这样论述姓氏之分的:先秦时期,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用以别婚姻,故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因为天下同姓是一家。咱们不妨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为例来说一说这个事情。大家一定还记得春秋时期那个因为和亲哥哥私通而臭名昭著的美女文姜吧,其实文姜并不是她真正的名字,而是后人对她的称呼,具体地说,文是她的谥号,姜是她的姓,当然也是她来自的齐国国君的姓。齐国的国君自然是男子,按照先秦风俗,虽然他们也以姜为姓,但他们的名字却应该是吕某...
“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起连续七代秦王奋发图强,终灭六国( 12-24)
“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起连续七代秦王奋发图强,终灭六国-民族史秦之所以能灭六国,千百年来已有无数人讨论,其中君王个人因素,也是成败的关键,秦国地处西陲,民风彪悍,历代君王代领秦人自强不息。一、秦孝公秦在孝公以前,历经几代动荡,国力被极大削弱,河西地区被魏所夺。孝公即位后重用商鞅,实行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力大增,百姓富裕。在马陵之战十万魏军精锐被歼,大将庞涓战死后,秦国抓住机会,夺回河西失地。魏国受到严重消弱。二、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时六国看不得秦国崛起,合纵攻秦,惠文王采纳谋士张仪的连横策略,瓦解了六国联盟,破掉了六国的合纵。尽管惠文王杀害了商鞅,但瑕不掩瑜。并且惠文王延续了商鞅的大部分变法措施,继孝公后,秦国...
从起源神话推断殷商、秦、扶余、高句丽同种同源( 09-21)
从起源神话推断殷商、秦、扶余、高句丽同种同源-民族史殷商、秦、扶余、高句丽是同种同源,这个观点有些惊人?高句丽墓先来看几个关于殷商秦扶余高句丽各民族起源的神话故事。殷商关于殷商一族的来源,史记是这样记载的:殷商人始祖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氏的女儿,后来成为帝喾次妃。有一天,简狄三个人一起去野外洗澡。天上的玄鸟飞过,掉下一个鸟蛋下来。简狄捡来,整个吃掉,于是就生出契。秦关于秦人的来源,史记是这样记载的:颛顼帝后裔女叫女脩。有一天女脩在织布时,天上的玄鸟飞过,掉下一个鸟蛋。女脩捡起来吞掉,于是就生下儿子大业。扶余国扶余国的来源,后汉书是这样记载的:北夷索离国王外出。回来的时候,国王发现自己的侍女已经有了身孕。...
秦朝蒙恬北击匈奴是为了攻打大月氏( 02-15)
秦朝蒙恬北击匈奴是为了攻打大月氏-民族史战国后期和始皇建立秦朝时,匈奴还不十分强大,始皇没必要派出三十万军队,所以,秦朝大军另有目的。历史上秦始皇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秦锐士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这是一段光辉壮举。但我们是否想过秦始皇命蒙恬北击匈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历史记载我们发现有些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或者蒙恬北击匈奴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这里说秦始皇得到一个亡秦者胡也的传闻,所以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胡人。而胡人只是当时对北方游牧民族...
秦朝短命的原因是灭六国太快( 04-25)
一提到秦始皇,大多数人都是由衷地佩服他,这位开国皇帝,仅仅花了10年的时间,一举灭掉了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结束了诸侯国长期割据,战火纷乱的局面。可遗憾的是,这个国家也只延续了15年就陨落了,还没“合久”就分了,本来始皇以为会传万世的秦朝,到了秦二世就亡国了。说到秦朝短命的原因,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暴政,繁重的徭役,抓捕壮丁修长城,修陵墓,铸造繁华的宫殿阿房宫,还焚书坑儒,让百姓苦不堪言,食不果腹,稍不小心还会丧失性命,死无全尸。这些百姓被逼无奈,觉得横竖都是死,不如拼一回,说不定还有生机,“伐无道,诛暴秦”,于是举国响应,秦陷入了危机。可是,我们忽略了一个细节,秦朝的故地并没有发生过农民起义。都是一样的制度,都...
秦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吗?( 03-30)
你认为秦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吗?答:我认为秦的统一是大势所趋,理由如下:客观原因自春秋以来诸侯相争,战事连年,人民都渴望統一和平。战国时代,在大规模的残酷的兼并战争中,农民遭受了被杀害、被掠夺和破产流亡的深重苦难。服役士兵需自备衣服和费用。当时就有人说过:经过一场大战,所有战死者的丧葬费和伤员的医药费,所有车马武器的损失,“十年之田而不偿也”(《战国策·齐策五》策士所造苏秦游说辞)。"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內矣"。而战国时期,诸侯致力于战争之中,人民不断地被抽调往战场,不仅影响生产,而且加速编户齐民经济的破产,所以人民一致要求中国統一。战争的灾害既如此严重,因而人民对诸侯割据的铲除非常关心,他们要求经济上政治上较好的国家能...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