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禹王碑”论证夏朝都城阳城在开封

(二)
“禹王碑”随中原文化而传承

我们认为:大禹治水的地区主要在河北东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西南部,以及淮河北部的大荒之地,即中原地区。但是,“禹王碑”却被普遍认为出自湖南衡山的岣嵝峰,这其中有着很深历史渊源。

据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
山经
中山经》记载:“东南五十里,曰衡山,上多寓木、豰、柞树,多黄垩,白垩。”又据西汉《战国策·魏策一》记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而禹放逐之。”其实,“中山”、“彭蠡”、“洞庭”、“文山”、“衡山”,以及“长沙”、“九嶷山”、“苍梧”等全是《山海经》“大荒”中的地名。由于夏、商、周文化断代,后人不知这些地名的具体方位在那里。到了战国以后,“洞庭湖”、“九嶷山”、“苍梧”和“长沙”等地名随着中原氏族的南迁和中原文化的传播,开始在江南湖广一带出现。于是,《山海经》“大荒”中的地名便顺理成章地被安置在了江南湖广地区。

但实际历史到底如何呢?

经考察,湖南“长沙”之名,为公元前206年项羽灭亡秦朝,分封诸侯国之后,由“临江”改名而来。说明战国之前,“长沙”并不在湖南之地。而“洞庭湖、“苍梧”、“衡山”等地名大致也出现于吴起在楚国变法,中原氏族及文化向江南大迁徙、大传播的时期。
公元292—372年,东晋长沙相罗含在湖南衡阳ᄃ最早的文学作品《湘中记》记载:“岣嵝山有玉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474年前,南北朝时期具有“南岳九仙”之一徐灵期在《南岳记》中记载:“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夏禹导山通渎,刻石名山之巅。”同一时期的南梁寻阳太守刘显(481—543年)在《粹玑录》中记载地更为详细:“萧齐高祖子铄封桂阳王,有山人成翳游衡岳,得禹碑,摹而献之。王宝之,爰采佳石翻刻,始见于世。”

这说明,通过战国和汉代中原文化大传播之后,湖南长沙衡山开始出现关于禹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玉牒”、或称“蝌蚪文字”、
“禹王碑”的传说和记载,但却无法见到当时并不存在的“禹王碑”实物。

“禹王碑”隐现之谜
北宋元丰二年(1079)之前,无数人访遍湖南长沙衡山,谁也没有见到“禹王碑”存在的实物依据。唐代散文家韩愈、文学家刘禹锡ᄃ均曾登上衡山,都因未见到禹碑的踪迹而大发感慨和深表惋惜。韩愈赋诗发牢骚说:“岣嵝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朴奇。蝌蚪拳身薤叶披,鸾飘凤泊ᄃ拿蛟螭。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我来咨嗟涕涟湎,千搜万索何处有?”
北宋淳化年间(990年—994年)出版的《淳化秘阁法帖》中,虽然有“夏禹书”的存在,同样没有“禹王碑”,即“岣嵝碑”的记载。北宋神宗年间(1067—1085),着名金石家欧阳修和赵明诚曾遍搜天下着名碑刻,也不见有“禹王碑””的记载。

这说明,“禹王碑”当时还没在衡山出现,也未被世人认可。
直到北宋元丰二年(1079)之后,才有居住在北宋开封的朝奉郎(文散官名)刘跂将“禹王碑”刻石在岣嵝山上的记载。据明代书法理论家丰坊《书诀
宋石刻》记载:刘跂“官终朝奉郎。临夏大帝玉册文变大,刻石在岣嵝山。”自此之后,衡山才开始出现“禹王碑”的实物。
此后,南宋ᄃ四川人何致、明代ᄃ长沙太守潘镒等人找到“禹王碑”“刻石”,以拓本的形式传播全国,进而名闻于世。云南ᄃ大理ᄃ、四川ᄃ北川ᄃ、江苏ᄃ南京ᄃ栖霞山ᄃ、河南ᄃ禹州ᄃ、陕西西安ᄃ碑林、浙江绍兴ᄃ、湖北武汉ᄃ均有“禹王碑”的翻刻。

据湖南方面史料记载:“禹王碑”碑文记述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是中国最古老的碑刻,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曾被称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可是,大禹治水到底在哪里呢?

二、“禹王碑”记述了大禹在开封一带治水的历史

明代,黄河南迁,开封历遭河水灾。为怀念治水功绩卓着的禹王,开封人根据他在“吹台”附近居住和治水的历史传说,于1523年,即正德嘉靖二年,在台上建了神龟形状的高台,还在高台上修筑禹王庙和大殿,铸造了高八尺的大禹铜像,企望大禹的神灵佑护开封免受黄河水害。神龟形状的“禹王台”建筑,取自于古代开封“神龟负图”于禹王之说。“禹王台”之名也由此得以传承。
神龟形状的“禹王台”上也有一通“禹王碑”,即《岣嵝碑》,和南岳衡山“镇山之宝”文字内容一样,共七十七字。

自明代起,不少学者都曾对“禹王碑”碑文进行解释,内容略有不同。近年河北唐山现代考古学者马贺山先生所作的释文是:

承帝冢然,翼辅雝卫。灾洚矢发,沮恒往行,三河飞涌。北过冀而奠,姒若忘鸟。宿岳麓庭,昶溢酉祈,水庐弗长,往求永定。华岳泰衡。崇楚事裒,劳余神禋,鬯曼吉徙。南渎衍昌。衣则食备,万邦皆宁,疆无漾漭。

释文的内容大致为:

通过“禹王碑”论证夏朝都城阳城在开封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