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的一系列事件牵制了安禄山,无疑也缓解了潼关的压力,因为安禄山本打算亲自率兵攻打潼关的,但河北有变,而且已经变到这个地步了,自己的家若是不保,自己也就危险了。于是安禄山率军回征,叛将蔡希德也带一万人马从河内攻向河北。
这时颜杲卿有一个失误,他派自己的儿子颜泉明与贾深、翟万德一起到长安,向朝廷进献李钦凑的头颅及何千年与高邈等人。这本来是没什么毛病,但这时出现了一个小人,把事情搞的乱七八糟。这个小人便是张通幽,他哭求颜杲卿说:”我哥哥张通儒是叛军将领,请让我与颜泉明一起入京,以救我全家的性命。”善良的颜杲卿没有任何戒备心理,受到了他的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到了太原,张通幽转而想依附太原尹王承业,这倒也没什么,可是他居然让王承业扣留了同行的这些人,连颜泉明也一起扣留住了,然后另作表书夸大自己的功劳而贬低颜杲卿,另派使者前去朝廷。糟糕的是,起兵才八天的颜杲卿,还没有作好必要的防守准备,而叛军在史思明和蔡希德的带领之下已经兵临城下,这时颜杲卿急忙向王承业求援。王承业在窃取了颜杲卿的功劳之后,以一种小人的心理盼望叛军能够攻陷常山,所以拥兵不救,可说是丧尽天良。于是瞬间常山成了孤城,尽管颜杲卿率兵昼夜苦战,以致箭尽粮绝,在初八之天终被叛军攻陷。在叛军血腥屠杀了一万余人之后,把抓住的颜杲卿、袁履谦等人送往洛阳。就在颜杲卿为常山苦苦守城的同时,王承业的使者已经到了长安,玄宗看了奏表之后非常高兴,任命王承业为羽林大将军,他部下加官进爵的竟达一百多人。颜杲卿则只被封为卫尉卿,而且任命还没有到达,常山城就已被叛军攻陷。对比一下,简直是两重天–写到这里十分的难过,一为颜杲卿,二为颜杲卿,三仍为颜杲卿。他太可怜了,他太忠诚了,他太正直而善良了,然而他却在地下,而得志的小人却在天上……
颜杲卿等人被押送到洛阳,安禄山历数自己提拔颜杲卿的过程,责备他:”我什么地方有负于你,而你竟然起兵反对我?”事实上安禄山确实待颜杲卿不薄,但颜杲卿与为董卓叹息的蔡邕不同,他不是意气用事的文人,而是一位忠烈之士。颜杲卿对安禄山怒目相视,大骂说:”汝本营州牧羊羯奴,天子擢汝为三道节度使,恩幸无比,何负于汝而反?”实在是妙问,以同样的逻辑诘问本来的诘问者,在单纯的辩论上,颜杲卿胜利了。颜杲卿自知不免,索性大骂个痛快:”我世为唐臣,禄位皆唐有,虽为汝所奏,岂从汝反邪!我为国讨贼,恨不斩汝,何谓反也?臊羯狗,何不速杀我!”安禄山十分恼怒,令人把颜杲卿捆绑在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肢解杀死。直到死,颜杲卿仍然骂不绝口。这一天,颜杲卿一家被安禄山杀死的有三十多人。他们死的也非常惨,颜杲卿的幼子颜诞、侄子颜诩,还有袁履谦,都是被先截断手足,然后”割脔”,这和后来极惨的剐刑已经很接近了。
颜杲卿死后,河北的形势又一下子逆转,原来投唐的郡县又转而投向了安禄山。但就在这一年的二月,颜杲卿曾盼望了许久的李光弼终于率军赶到,攻破了常山,俘虏了叛将安思义。在与史思明激战过后,李光弼取胜。李光弼将颜杲卿和袁履谦等人在狱中的妻女释放了出来,厚加给恤。后来幸运的活下来的颜泉明,终于得到自由,他求得其父与袁履谦等人的尸体,让烈士们入土为安。几年后,朝廷下诏追加卿杲卿为太子太保,并予以褒奖,也算是告慰了烈士们的在天之灵。也就是这时,颜杲卿的堂弟颜真卿,怀着满腔的悲愤,写下了名篇《祭侄文稿》: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谒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东。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及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这一篇的出名,更多的是因为颜真卿的书法,事实上这篇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是很有道理的,全篇读来有一股莫名的悲愤,”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想起叶圣陶先生五月卅一日在急雨中悲愤的写下:我满腔的愤怒。”中国人不会齐心呀!如果齐心,吓,怕什么!”比叶先生文中那”微笑的魔影,漂亮的魔影,惶恐的魔影”更加令人痛心的,是像王承业这样丑陋的魔影。但王承业最终也得到了报应,然而我对他没有一丝同情,他的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他在太原军政不修,所以朝廷派侍御史崔众剥夺了他的兵权,不久又派宦官杀了他。
颜杲卿死后,河北一带,颜真卿仍在坚守平原,当然他也有所发展。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名叫李萼,从清河来到平原,向颜真卿借兵,指明清河是平原的西邻,而且那里有很多辎重,人口也有十余万,其财物足可抵上三个平原,就是兵马也相当于两个平原郡,因此如果颜真卿能够控制这里,以平原、清河两郡为防御核心,”则余郡如四支,无不随所使矣”。颜真卿觉得自己这里的兵刚召集,没经过训练,而常、封二将没经练兵而兵败的教训就在眼前,颜真卿不敢大意。所以这些兵也只够拿来自保,没法顾得上邻郡。颜真卿想问李萼下一步计划,再做决定,李萼则似乎有些发怒,说”您决心没下,我怎敢鲁莽的说出下一步的计划呢!”这下倒真有些打动颜真卿,本来颜真卿是想借兵给他,但又担心借兵之后兵力分散,一事无成不说,更要命的是连自身都难保。住到馆舍的李萼没有灰心,写信给颜真卿,这回他从反面阐述一旦清河失守或者投靠叛军,那将成为平原西面的强敌,到时颜大人也就追悔莫及了。看后颜真卿大为震惊,立刻去见李萼,答应借兵六千。等把他送到边境与他握手而别的时候,颜真卿又询问李萼下一步计划,李萼便将自己的策略和盘托出。李萼的计划很系统,他先指出朝廷派来的军队被占据险要的叛军狙击,无法前进,所以当务之急,是先攻打魏郡,抓住叛军的太守袁知泰,仍换上原来的太守司马垂,并让他做西南主将,分兵攻打崞口帮助唐军过来,共同讨伐汲、邺两郡以北一直到幽陵的这些地方的叛军;平原则与清河联手率领其他郡县的兵将,向南兵进孟津,沿黄河占领战略要地,截断叛军的退路。李萼推测东征的唐军不少于二十万,河南地区忠于朝廷的军队也不少于十万,所以还是大有可用的。颜真卿只要上表朝廷请求东征的唐军固守,而不要轻易出战,这样用不了一个月,叛军必然会发生内乱。颜真卿不禁拍案叫好,于是会同清河及博平的军队,果然把魏郡兵杀的大败,一举收复了魏郡,军势大振。还有一件事比较感人,就是平卢游弈使刘客奴等人在杀掉安禄山任命的平卢节度使吕知诲后,联系颜真卿,主动提出要拿下范阳,颜真卿派人带着东西去支援,并且把自己当时唯一的儿子交给刘客奴作为人质。不过后来刘客奴被史思明击败,这一次努力又白费了。
但不管是平原还是常山,如果从大的方向来说,他们只能算做是”辅”,而唐军的主力,也就是与叛军正面交锋的军队才是”主”。如果大局上不能占据优势,那局部即使能够一时主动,但没有后续力量,没有外来的支援,也终将孤掌难鸣。假如能够有一部分唐军来支援常山的颜杲卿,那么当时常山未必会陷落;假如唐军能够打败安禄山主力,那么再有河北、河南等地的响应,局势应该向着有利于唐军的方向发展。但唐军主力无法击败叛军,一时间处于下风,所以在尹子奇、史思明的攻击之下,河北诸郡相继陷落,最后只有平原、清河及博平三郡坚持了下来。而到了潼关失守、玄宗出逃之后,颜真卿也终于守不住,只好带着人离开守了一年左右的平原,辗转江淮、荆襄,历经半年的时间,最后到达凤翔。
安史之乱中的颜氏一家,或死难,或顽强的抵抗叛军,还有的流离失所,但他们都十分忠于唐王朝。不知唐初的颜思鲁–也就是颜杲卿、颜真卿共同的五世祖–在天有灵,会为后人的悲惨遭遇而痛心呢,还是为他们的忠烈而高兴?也许他会含笑点头,但脸上却流淌着两行浊泪……
世上总是正反两方并存的,有烈士,就有叛徒,当然还有众多的居中者,这暂且不提。当东都洛阳陷落的时候,河南尹达奚珣投降了安禄山。这和颜杲卿出迎安禄山的时间相差不久。但与他同时被抓的,还有曾与他一起”绥辑将士,完缮城郭,遏其侵逼”的李憕、卢奕等人,但这些人都坚决不降,被安禄山杀掉了。在两唐书上,他们都是作为忠臣与颜杲卿一起进入忠臣传中,至于达奚珣,则没有独立的传记。达奚珣最后在肃宗将当初接受伪职的官员们六等定罪的时候,成为一个重罪典型,被斩首了。其实原来提出安禄山想把汉将换成蕃将是别有用心的就是达奚珣,而且他也确实和李憕等人一起守卫过东都,怎么看都不该是个投降的人。猜测一下,达奚珣的投降,会不会也和颜杲卿一样有着深意呢?之所以后来没有行事,是不惧怕被杀呢?这并不是想给达奚珣开脱,因为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也是很无奈的。但达奚珣连个开脱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担任了叛军的左相,就算不是主动,却也未见有多被动。不过达奚珣确是个胆小的人,有一次杨国忠不学无术的儿子参加考试,结果考了个不及格,达奚珣害怕杨国忠的权势,就让自己的儿子去询问杨国忠的意思,杨国忠一句”我子何患不富贵,乃令鼠辈相卖”吓的达奚珣赶忙把杨睻举为上第。然而胆小未必要泯灭良心,就算无法抗拒叛军的势力,也不该助纣为虐。在真正的烈士面前,王承业、达奚珣都不过跳梁小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