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前期“春秋”取自书名《春秋》,书名《春秋》指代历史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时段,这期间虽然政权多元,经常发生不同规模的兼并战役,但各国经济较为繁荣,且文化百花齐放,还出现了一大批流传千古的名人,譬如“孔子”。对于这个年代,不少人好奇它为何叫“春秋”?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么?

东周前期“春秋”取自书名《春秋》,书名《春秋》指代历史

实际上“春秋”是相对“战国”而言的。不论“春秋”还是“战国”都发生在东周末年。在这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虽然诸侯相互称霸,但周天子仍是象征性的共主。而整个东周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周平王四十九年,即鲁隐公元年(前772)至周敬王三十九年,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第二阶段则从周敬王四十年(前480)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这两个阶段有着很大的差别,譬如前一阶段的政治大体上还维持着分封制度,诸侯们尚有打着“尊王攘夷”的霸主;经济也仍以农业为主,土地皆为贵族所有;而军事则盛行车战,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大都不过一天,死伤有限,俘虏还可赎回。但到了后一阶段,周天子的存在感所剩无几,工商业蓬勃发展,土地所有权逐渐转至平民,战争规模、伤亡极具扩增,甚至出现大国被灭的现象。

东周前期“春秋”取自书名《春秋》,书名《春秋》指代历史

总得来说,前一阶段比后一阶段更为温和。而古人认为一年四季中“夏”过于炎热,“冬”过于寒冷,唯有“春”与“秋”最为适中。而且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有利于播种与祭祀。其中祭祀先祖、神灵是礼法的表现,这与分封制密不可分。秋天金风送爽、硕果累累,有利于收割和战争。其中战争虽死伤有限,但发生频率还是很高的,一些小国不免会被收割。可以说“春”、“秋”两季的意蕴与东周前一阶段的政治“尊王攘夷”、经济“”春耕秋收”与军事“”战役四起”的特点相吻合,所以用“春秋”指代该阶段十分贴切。

-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何叫“春秋”?-第3图

另外“春秋”的取名还与孔子有关,当年孔子修订了一本关于鲁国重大事件的编年体史书。这本书共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它们讲述了鲁国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历经十二代君主,共计二百四十四年的兴衰。由于该书每记载一个新的季节,皆要叙述“春、夏、秋、冬”四季,而古时历法先有春秋,后分冬夏二时,故而鲁国史官将这部国史取名为《春秋》。

东周前期“春秋”取自书名《春秋》,书名《春秋》指代历史

又因为《春秋》所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半期大致相当,而且《春秋》并非只记载鲁国历史,它还收集其他诸侯国的礼仪是非,甚至会记录各诸侯国之间的书信往来。譬如晋叔向与郑国子产关于铸刑书的书信,就详细地描写了齐国史官因为保持真实记录而被杀掉的事件。由此可见,《春秋》一书对东周前期的整体形势有所概括,所以后人就将东周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东周前期“春秋”取自书名《春秋》,书名《春秋》指代历史

补充一下,《春秋》这本书,为什么会起名为春秋
《春秋》这本书当然记录了鲁国夏冬的历史了,它之所以起名为《春秋》而不是《夏冬》有如下原因
1.春秋两季是诸侯朝觐和会盟的 时节,发生的事比较多
因为在周朝,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
这两个季节没有严寒,没有酷暑,天气不冷不热,也正适合诸侯驱车去朝觐周天子。
这样的天气,他们在路上也不会太受罪。
春季去朝觐,各诸候国可以把过去一年,自己国土所发生的事做一个总结,也算是我们现在的一个述职报告了。
而在秋季,丰收时节,各诸侯国也可以备些礼物,带上自己国土的特产为周天子献礼。
周天子呢,在这个时期就会听一听各诸侯国在自己国土职守的情况,也会根据他们提出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或者是再分配一些任务,交待给各诸侯去做。当然在这个时期,周天子也能顺便了解了各诸侯国的衷心程度,让自己心里有数。
而且在这段时间呢,各诸侯国之间的使者也会相互往来,趁着好时节,去拜访拜访邻国,交流交流情感。
有时候几个诸侯国还要时不时地搞个会盟什么的,一起交流交流政治走向,治国之方什么的。
这样看来,很多重要的政治活动都是发生在春和秋这两个季节的。
所以春季和秋季在书中着笔就会占很大的比重,所以会以《春秋》命名。
2.农耕为主的古代,春种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
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当然都发生在春秋两个季节了,春种与秋收。
春天正是农忙的时候,各国呢也都不会想着去发动什么战争,先把农耕搞好,这才是首要的。
地都种不好,而去想别的,那这个国家就麻烦大了。
所以呢,在这时候国家的君王为了保证本国今年有个好收成,保证百姓们都能丰衣足食,他也要很忙。
他们忙什么?当然是要把他们治理国家的能力发挥出来呀。
他需要协调国内的资源,处理好农业与各方面的关系,以确保国家有个好收成。
所以呢,许多和农业有关的具有影响的政令都会在这一时期发布。
许多有效的农业方面的改革,也会在这一时期进行。所以呢,春季发生的大事就会比较多,当然记录的也就多了。
3、秋季是粮食丰收和各国酝酿战争的最佳时期,所以记录的事情比较多
秋季是个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算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所以也要记录下来。
而有的国家呢,总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想骚扰或侵占别的诸侯国。
这个时期由于可以保证粮食的供应,也就具备了发动战争的条件。
而农民在这个时候秋收完毕,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农活了,所以也具备了征调入伍的条件。
因而在这个时期发生战争的事件特别多,因为季节刚好,不冷不热。粮食也备足,不担心后方无粮草供给。那在这一时期记载的战争事件也会比较多。
所以《春秋》主要记载的都是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的事件。
一年中春种秋收,以春秋做为一个最重要的交替,也就把春秋也做为一年的代称了。
因此《春秋》就取名为春秋了,从字面上来看也就是指代历史,指代光阴。

请关注上面公众号“察古观今”,更方便地搜索各方面资讯

东周前期“春秋”取自书名《春秋》,书名《春秋》指代历史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