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和可汗都是皇帝吗

单于、大汗、皇帝,这三个称号是不同时期不同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称号的变化代表着其文化和历史的不同。

首先看一下单于。单于是什么时候出现没有明确记载,因为最初是匈奴人称呼自己的首领为单于的,而匈奴又没有自己的文字,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在匈奴语中,单于的意思是广大之貌,听起来还是比较霸气的。匈奴自从出现到灭亡,首领的称呼基本上一直都是单于。甚至到匈奴分裂的为北匈奴、南匈奴、东匈奴的时候,他们首领的称呼依然没有变化。西晋时期,趁着八王之乱,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刘渊趁机起兵造反,建立汉赵。不过他当时称呼是皇帝,并不是匈奴。自此之后,匈奴的首领很少称为单于了。

除了匈奴,匈奴周边的少数民族当时很多人也以单于称呼自己的首领。毕竟匈奴强大的时候,整个草原地区都是其势力范围。匈奴的周边存在很多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都臣服于匈奴,也受匈奴的影响。比如乌丸、鲜卑、林胡等的首领最初也都叫单于。

这就是单于称呼的大致状况。看完之后能发现,单于的称呼是北方游牧最开始对自己首领的称呼。在西晋之后,这个称呼基本上就消失不用了。即使再用,也并不是称呼少数民族的首领,更像是一直官职。后来的王朝对前来投靠的少数民族,有时候也赐予他们单于的称呼。

其次看一下大汗。大汗也称为可汗、合罕、汗王、汗,意思和国王差不多。大汗的称呼最初来源于鲜卑族,起初并不叫可汗,而是叫可寒。匈奴经过汉朝的不断进攻开始分裂,实力逐渐下降,后来其他少数民族开始崛起,这里面就有鲜卑族。匈奴实力下降之后,鲜卑族不断进攻匈奴,开始占领草原。东汉末年的时候,鲜卑族首领檀石槐在弹汗山建立王庭,称霸整个草原,周边的少数民族都开始臣服于鲜卑。自此之后,草原变成了鲜卑人的天下。虽然檀石槐去世后,鲜卑族继续分裂,不过仍旧是草原霸主。因此,鲜卑族的各种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影响非常大。

前面说过,鲜卑族首领最初也称为单于,是学习匈奴的。当时的可汗只是对鲜卑族某个部落首领的称呼,并不是对整个鲜卑族首领的称呼。不过在鲜卑族强大之后,开始发展自己的文化,于是就摒弃了单于称呼,开始用可汗称呼自己的首领。当然,单于的另一个意思是天之子,和我国封建政权的天子是一个意思,而大汗是国王。这样看的话,级别还是有所不同的。

鲜卑族强大之后,大汗的称呼也被其他少数民族接受。后来的柔然、突厥、回鹘、吐谷浑、黠戛斯、蒙古、满族等都接受了大汗这个称呼,他们都用这个称呼称呼自己的首领。大汗的称呼不仅在我国有,在亚洲、东欧很多地方首领都用这个称呼。这足以说明我国游牧民族的影响之大。

由于鲜卑族称霸草原的时间比匈奴晚,所以大汗这个称呼使用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清朝的建立者满族最初也是用大汗称呼自己的首领。努尔哈赤始终都是大汗,皇太极最初也是大汗,在1636年改称为皇帝。不过皇太极虽然不称呼自己为大汗了,但大汗的称号并没有消失。之后清朝统治者对外藩蒙古的少数王公也称呼为汗,这相当于一种官职。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汗和后期的单于是一个意思,都是作为赏赐使用的。可以说大汗的使用时间比单于要久。

最后看一下皇帝。皇帝这个称呼我们就不陌生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创立的。皇帝制度从创立之初,历代最高统治者都是用这个称呼,一直到清朝灭亡。不过皇帝最初是中原王朝使用的,少数民族并不用这个称呼。第一个称最自己为皇帝的少数民族首领是汉赵的建立者刘渊。在说单于这个称呼的时候提到了这个人。之后,少数民族也开始用皇帝称呼自己的首领。不过少数民族并不都是用皇帝称呼自己首领的,也有的继续使用大汗的称呼。

其实称呼自己的首领为皇帝的民族,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受汉文化影响比较多。比如刘渊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从小就是学习儒家经典,对汉文化比较了解。他掌管的匈奴和西汉时期的匈奴完全不是一回事,此时的匈奴已经接受了大量的汉文化,汉化程度比较高。正因如此,刘渊才能称帝,而不是单于或者大汗。除了匈奴,后面的鲜卑、羯、羌、契丹、蒙古、满族都是这样的。他们入主中原之后,开始接受汉文化,对汉文化认可之后,才改变自己的称呼,由单于或者大汗改成皇帝。和单于、大汗相比,皇帝用的还是比较久的。一直用到满清灭亡。

这就是单于、大汗、皇帝之间的区别。不管是哪一种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可以说是文化的不同,才导致称呼的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光是看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就能发现这个民族的大致时间,以及受汉文化影响程度。

单于和可汗都是皇帝吗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