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

巫蛊(wū gǔ)是古代信仰民俗,是用以加害仇敌的巫术。起源于远古,包括诅咒、射偶人(偶人厌胜)和毒蛊等。诅咒在原始社会已很盛行,古人认为以言语诅咒能使仇敌个人或敌国受到祸害。

战国晚期及汉代,巫术之风盛行,逐步由下层流行至上层。战国后期著名的邹衍就是一位大巫。武帝时的大儒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书中也有五行及祈雨巫术。可见其时巫风浸润之广。

汉代宫中一些妃子宫女为了争宠,也爱用各种巫蛊之术诅咒他人,比如射偶人(就是我们熟知的扎小人),是用木、土或纸做成仇家偶像,上面写上被诅咒者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等,暗藏于某处,每日诅咒之,或用箭射之,用针刺之,认为如此就可使仇人走霉运甚至得病身亡。

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

武帝元光年间,皇后陈阿娇(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阿娇)失宠,曾使用巫蛊之术诅咒其情敌卫子夫。武帝觉知后将她废黜,女巫楚服及宫人牵连被诛者三百余人。

等汉武帝到了晚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经常精神恍惚,迷信的汉武帝认为这是有人暗中诅咒他,因此对巫蛊一类的妖术愈发反感,立法规定如果某人饲养的蛊虫已经成形并且致人死亡那这个人要处以极刑,家人流放三千里。

汉武帝再没有了年轻时的英明神武,只剩下暮年的刚愎自用和耳不聪目不明。于是一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借此大做文章陷害无辜,江充就是其中之一,他仗着汉武帝的宠爱狐假虎威,坏事做尽。

太子刘据看不惯江充胡作非为的样子,心怀鬼胎的江充知道太子即位后自己不会有好结果。便借着汉武帝疑神疑鬼的性格,不断地向汉武帝吹风说,您的身体每况愈下都是因为宫中存在巫蛊之气。汉武帝果然相信了,他就下令岸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一干小人协助江充在宫中一起调查此事。

江充假装先搜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然后带人闯入太子宫四处搜寻。虽然一无所获,但他心中早已拿定陷害太子的主意。他预先准备了桐木人偶,说是在太子东宫挖出来的,四处扬言要上告远在甘泉宫避暑的汉武帝。

太子刘据听闻后倍感冤屈,他非常希望能和自己的父亲汉武帝当面澄清事情的原委,太子少傅石德却阻止了他,并建议他先控制江充等人。刘据深以为然,抓住江充后经审问以谋反罪被斩首示众,韩说拒捕被杀,章赣、苏文却侥幸逃脱。

正是这两个逃脱的小人,到甘泉宫诬告太子谋反,昏聩黩武的汉武帝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前去捉拿太子。太子刘据见有人逃脱告密,自知祸事将至,于是面见母后卫子夫痛陈事情原委,卫子夫护儿心切,同意刘据调用皇后的中厩车架,取武库兵器,调长乐宫卫队。一时间京城形势一片混乱,数日内战造成死伤数万人,太子最终兵败。

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

刘据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仓皇逃出城外,躲在湖县的一个平民家里,汉武帝下令收回皇后玺绶,卫子夫自知无以解释自己的行为,以死明志,在宫中上吊自尽。

震怒之下的汉武帝吓得满朝文武不敢上前为太子申冤,唯独一位贤明老者令狐茂,听闻此事上书汉武帝,语重心长地说,我听说父慈母爱,孩子就会孝顺,父子不和,家事就要丧亡。这次的事,太子并非不孝,而是做父亲的失察。太子有冤,却不能向您辩白;不申辩,又会被乱臣所害。太子左右为难,愤懑之下杀江充,后来危难之时为求自保子盗父兵,也是情有可原,请您明察。

汉武帝闻此劝说,幡然悔悟,于是下令不得伤害太子。但是一切为时已晚,太子躲藏的地点已经被当地县官发现,官兵围住太子藏身之地,刘据估计自己难以逃脱,便自缢而亡。可怜两个小儿汉武帝的皇孙也在这场悲剧中死去。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巫蛊之祸上演的竟是一出父子相残的惨剧。太子已死的消息传来,汉武帝痛苦不堪,这次由巫蛊引发的祸乱使他失去了一位结发半生的妻子,一位仁厚孝顺的儿子,还有两个年幼的皇孙。

不久,朝臣田千秋直言进谏,请汉武帝重新调查刘据参与巫蛊之事,还太子清白。原来这一切真是江充的诡计,想想自己逝去的亲人,都是自己听信谗言的后果。汉武帝豁然醒悟,立即将直言进谏的田千秋连升九级,提拔为大鸿胪。而对于那些诬陷太子刘据的人,他下令将江充全家满门抄斩,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将逼死太子的人也全部灭族。汉武帝对太子的冤死始终无法释怀,于是建造了一座叫思子宫的宫殿,又在湖县民居那里搭建取名为归来望思之台的纪念高台,世人莫不为之感慨动容。

公元前87年,一代霸主汉武帝在悔恨与悲痛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70岁。生命的最后时刻,汉武帝于公元前89年下了一道自我反省罪过的诏书,也是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轮台罪己诏。虽然汉武帝晚年过失极大,但其博大的胸襟和对自己的反思,在那个年代依旧是值得尊敬和难能可贵的品质。

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